- 術語俄漢對照匯覽 更新時間:2025-03-28 16:14:44
- 參考文獻
- 結束語
- §5 學習簡單句句式變換的重要性
- §4 學習逆向轉換的重要性
- §3 學習描寫述謂的重要性
- §2 學習形式簡單語義復雜的句子解碼和生成的方法
- §1 將解釋機制引入我國俄語教學的重要性
- 第34章 句子的解釋機制與我國俄語教學實踐
- §8 同義轉換
- §7 逆向同義句式變換
- §6 引進描寫述謂的同義句式變換
- §5 句子成分及語句的交際預期
- §4 句子的解釋機制及其聚合體
- §3 句子的實義切分機制與語言教學實踐
- §2 實義切分機制及其聚合體
- §1 句子的交際聚合體概述
- 第33章 交際機制
- §5 補充配置條件的句法因素
- §4 補充配置條件的詞法因素
- §3 補充配置條件的詞匯因素
- §2 深層語法的形式機制—補充配置條件
- §1 支配范疇
- 第32章 形式機制
- §4 蘊涵機制
- §3 語法結合機制
- §2 配價機制
- §1 語義協調律
- 第31章 語義機制
- 第七篇 語言機制
- §5 語篇理論與語言教學實踐
- §4 科學語篇組成部分的功能特點
- §3 生成科學語篇的類型
- §2 成品科學語篇的結構類型
- §1 書面科學語篇的基本分類
- 第30章 科學語體中的語篇
- §3 語篇與實義切分的相互關系
- §2 語篇的類型
- §1 語篇的歸屬、概念及特征
- 第29章 功能交際語法視域下的語篇
- 第六篇 語篇
- §5 句子所指、語義和形式平面結構成素的對比
- §4 句子成分的重新劃分及其新定義
- §3 詞形在句子中的位置
- §2 句子的述謂基礎:述謂性和述謂化
- §1 功能交際語法中句子成分的新觀念
- 第28章 句子的形式結構及句子成分
- §7 句子的內容層面及其語言教學實踐
- §6 主觀評述及其表達手段
- §5 信源說明及其表達手段
- §4 所指角色和語義結構中偽角色的對應關系
- §3 句子的語義平面及與其他平面的關系
- §2 句子的交際平面
- §1 句子的所指平面及其結構要素
- 第27章 句子內容層面的構成
- §5 模型句理論與我國俄語教學實踐
- §4 模型句的分析方法及形式標志
- §3 模型句的概念及其體系構成
- §2 句子的邏輯類型及其語言教學實踐
- §1 句子的邏輯類型
- 第26章 句子的語義建構
- §4 句子的句法聚合體與語言教學實踐
- §3 句子的句法場
- §2 句子聚合體的構成
- §1 句子聚合體系統產生的基礎
- 第25章 句子的聚合體系統
- §6 句子成分的詞序與實義切分的相互關系
- §5 實義切分與不同層面句子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
- §4 語調、詞序與實義切分的相互關系
- §3 實義切分和語調的基本概念
- §2 俄語詞序的特點
- §1 句子線性語調結構的概念
- 第24章 句子的線性語調結構
- §3 語句的四個平面及其結構
- §2 形義對稱結構及形義非對稱結構
- §1 功能交際語法對句子的理解
- 第23章 句子和語句的基本特點
- §6 詞組在俄語教學實踐中的意義
- §5 詞組的體系和聚合體
- §4 多結構詞組
- §3 描寫詞組的類型體系
- §2 詞組在功能交際語法中的分類
- §1 詞組的傳統觀念
- 第22章 詞組及其類型
- §4 把句素和名詞短語引入我國俄語教學的意義
- §3 名詞短語的結構
- §2 名詞短語的物質構成
- §1 名詞短語的概念
- 第21章 名詞短語
- §5 名詞句素的位置潛能
- §4 句素位概述
- §3 句素的類型及其功能
- §2 句素的概念
- §1 句法中詞的形式及其句法聚合體
- 第20章 詞的句法形式—句素
- 第五篇 功能交際語法的形式結構及單位
- §2 所指角色在俄語教學中的作用
- §1 類型情景概念在俄語教學中的作用
- 第19章 類型情景和所指角色在俄語教學中的作用
- §8 疏狀成分
- §7 情景元角色
- §6 工具類角色
- §5 與事類角色
- §4 受事類角色
- §3 主事類角色
- §2 述體角色
- §1 所指角色的類型
- 第18章 所指角色
- §4 類型情景與功能語義范疇(意義體系)的關系
- §3 類型情景與句子的關系
- §2 類型情景與命題的關系
- §1 類型情景的概念
- 第17章 類型情景
- 第四篇 內容觀念的言語體現層
- §5 功能語義范疇(意義體系)在俄語教學中的作用
- §4 意義體系的整體特點
- §3 名詞和副詞時間功能語義范疇(意義體系)
- §2 名詞方位功能語義范疇(意義體系)—客觀空間定位范疇
- §1 功能語義場框架下的語義體系化原則
- 第16章 功能語義范疇(意義體系)
- §7 功能語義場理論對我國俄語教學的啟示
- §6 數量功能語義場分析
- §5 Всеволодова對功能語義場理論的重新考量
- §4 功能語義場的結構類型
- §3 Бондарко對功能語義場的分類
- §2 功能語義場—概念范疇的民族體現
- §1 概念(邏輯)范疇和觀念
- 第15章 概念范疇及功能語義場
- 第三篇 語言的內容實體及其語言單位
- §3 漢語數量語義范疇中的量詞與俄語的對應形式
- §2 詞的功能語義類別組合的基礎
- §1 詞的功能語義類別的概念
- 第14章 詞的功能語義類別
- §3 表示客觀特征的副詞
- §2 情態副詞的分類
- §1 副詞語義分類的新嘗試
- 第13章 副詞的語義類別
- §5 形容詞的述體類型劃分
- §4 漢語偏正詞組與俄語形名詞組的語義差別
- §3 形名詞組中名詞和形容詞的語義級差
- §2 形名詞組中情景參項之間的關系類型
- §1 形容詞意義體系
- 第12章 形容詞的語義類別
- §3 代動詞
- §2 實體動詞
- §1 建構動詞
- 第11章 動詞的語義類別
- §7 證同名詞和述體名詞
- §6 專有名詞和普通名詞
- §5 名詞語義類別的句法潛能
- §4 事件名詞和特征名詞
- §3 事物名詞
- §2 表人和表動物名詞
- §1 名詞語義類別的分類
- 第10章 名詞的語義類別
- §7 對詞的語義分類的重新解讀
- §6 類別詞和類屬詞
- §5 描寫說明詞
- §4 關系說明詞
- §3 建構詞的類型
- §2 功能標記詞的分類和變異詞的類型
- §1 形義對稱詞和形義非對稱詞
- 第9章 詞的句法分類
- §2 俄語詞類的結構體系
- §1 應用語言模型對詞類的重新定義及其分類原則
- 第8章 詞類范疇和詞的范疇類別
- §5 詞匯的句法分類原則
- §4 詞匯與語境的關系
- §3 詞匯層面的語言世界圖景
- §2 詞在句子中的功能體現
- §1 詞匯在功能交際句法中的地位
- 第7章 詞匯在句法中的功能
- 第二篇 句法中的詞匯
- §5 關于“場”的分類
- §4 關于“觀念”的分類
- §3 關于“三位一體”學說
- §2 對術語理解和使用的不同
- §1 所屬語言模式的不同
- 第6章 科學院派和大學派功能語法的主要差異
- §4 對實現言語建構的語言機制的認識
- §3 對語言內容層面單位的認識
- §2 對語言表達層面單位的認識
- §1 對語言基本特征的認識
- 第5章 俄語功能交際語法的方法論基礎
- §3 俄語功能交際語法對我國俄語教學的啟示
- §2 Всеволодова對應用型功能交際語法的定位
- §1 俄語功能交際語法的理論框架
- 第4章 俄語功能交際語法理念概述
- §3 Всеволодова的學術生涯及成就簡介
- §2 Золотова的學術成就及其交際語法思想概述
- §1 Бондарко的功能語法理論及其發展狀況
- 第3章 當代俄羅斯功能語法的主要學派
- §4 俄語功能語法與西方功能主義的區別
- §3 俄語功能語法的界定
- §2 俄羅斯功能思想的典型代表人物
- §1 俄語功能語言學產生的理論基礎
- 第2章 俄語功能語言學的發展歷史及特點
- §3 俄語功能交際語法對“功能”的理解
- §2 功能主義的實質和發展脈絡
- §1 當代語言學對“功能”的界定
- 第1章 關于功能和功能主義
- 第一篇 俄語功能交際語法的相關理論概覽
- §4 本書的結構和主要內容
- §3 本書對“語法”的理解和研究方法
- §2 本書的主要特色
- §1 本書的研究動機、意義和目的
- 緒論
- 代序
- 文前
- 版權信息
- 封面
- 封面
- 版權信息
- 文前
- 代序
- 緒論
- §1 本書的研究動機、意義和目的
- §2 本書的主要特色
- §3 本書對“語法”的理解和研究方法
- §4 本書的結構和主要內容
- 第一篇 俄語功能交際語法的相關理論概覽
- 第1章 關于功能和功能主義
- §1 當代語言學對“功能”的界定
- §2 功能主義的實質和發展脈絡
- §3 俄語功能交際語法對“功能”的理解
- 第2章 俄語功能語言學的發展歷史及特點
- §1 俄語功能語言學產生的理論基礎
- §2 俄羅斯功能思想的典型代表人物
- §3 俄語功能語法的界定
- §4 俄語功能語法與西方功能主義的區別
- 第3章 當代俄羅斯功能語法的主要學派
- §1 Бондарко的功能語法理論及其發展狀況
- §2 Золотова的學術成就及其交際語法思想概述
- §3 Всеволодова的學術生涯及成就簡介
- 第4章 俄語功能交際語法理念概述
- §1 俄語功能交際語法的理論框架
- §2 Всеволодова對應用型功能交際語法的定位
- §3 俄語功能交際語法對我國俄語教學的啟示
- 第5章 俄語功能交際語法的方法論基礎
- §1 對語言基本特征的認識
- §2 對語言表達層面單位的認識
- §3 對語言內容層面單位的認識
- §4 對實現言語建構的語言機制的認識
- 第6章 科學院派和大學派功能語法的主要差異
- §1 所屬語言模式的不同
- §2 對術語理解和使用的不同
- §3 關于“三位一體”學說
- §4 關于“觀念”的分類
- §5 關于“場”的分類
- 第二篇 句法中的詞匯
- 第7章 詞匯在句法中的功能
- §1 詞匯在功能交際句法中的地位
- §2 詞在句子中的功能體現
- §3 詞匯層面的語言世界圖景
- §4 詞匯與語境的關系
- §5 詞匯的句法分類原則
- 第8章 詞類范疇和詞的范疇類別
- §1 應用語言模型對詞類的重新定義及其分類原則
- §2 俄語詞類的結構體系
- 第9章 詞的句法分類
- §1 形義對稱詞和形義非對稱詞
- §2 功能標記詞的分類和變異詞的類型
- §3 建構詞的類型
- §4 關系說明詞
- §5 描寫說明詞
- §6 類別詞和類屬詞
- §7 對詞的語義分類的重新解讀
- 第10章 名詞的語義類別
- §1 名詞語義類別的分類
- §2 表人和表動物名詞
- §3 事物名詞
- §4 事件名詞和特征名詞
- §5 名詞語義類別的句法潛能
- §6 專有名詞和普通名詞
- §7 證同名詞和述體名詞
- 第11章 動詞的語義類別
- §1 建構動詞
- §2 實體動詞
- §3 代動詞
- 第12章 形容詞的語義類別
- §1 形容詞意義體系
- §2 形名詞組中情景參項之間的關系類型
- §3 形名詞組中名詞和形容詞的語義級差
- §4 漢語偏正詞組與俄語形名詞組的語義差別
- §5 形容詞的述體類型劃分
- 第13章 副詞的語義類別
- §1 副詞語義分類的新嘗試
- §2 情態副詞的分類
- §3 表示客觀特征的副詞
- 第14章 詞的功能語義類別
- §1 詞的功能語義類別的概念
- §2 詞的功能語義類別組合的基礎
- §3 漢語數量語義范疇中的量詞與俄語的對應形式
- 第三篇 語言的內容實體及其語言單位
- 第15章 概念范疇及功能語義場
- §1 概念(邏輯)范疇和觀念
- §2 功能語義場—概念范疇的民族體現
- §3 Бондарко對功能語義場的分類
- §4 功能語義場的結構類型
- §5 Всеволодова對功能語義場理論的重新考量
- §6 數量功能語義場分析
- §7 功能語義場理論對我國俄語教學的啟示
- 第16章 功能語義范疇(意義體系)
- §1 功能語義場框架下的語義體系化原則
- §2 名詞方位功能語義范疇(意義體系)—客觀空間定位范疇
- §3 名詞和副詞時間功能語義范疇(意義體系)
- §4 意義體系的整體特點
- §5 功能語義范疇(意義體系)在俄語教學中的作用
- 第四篇 內容觀念的言語體現層
- 第17章 類型情景
- §1 類型情景的概念
- §2 類型情景與命題的關系
- §3 類型情景與句子的關系
- §4 類型情景與功能語義范疇(意義體系)的關系
- 第18章 所指角色
- §1 所指角色的類型
- §2 述體角色
- §3 主事類角色
- §4 受事類角色
- §5 與事類角色
- §6 工具類角色
- §7 情景元角色
- §8 疏狀成分
- 第19章 類型情景和所指角色在俄語教學中的作用
- §1 類型情景概念在俄語教學中的作用
- §2 所指角色在俄語教學中的作用
- 第五篇 功能交際語法的形式結構及單位
- 第20章 詞的句法形式—句素
- §1 句法中詞的形式及其句法聚合體
- §2 句素的概念
- §3 句素的類型及其功能
- §4 句素位概述
- §5 名詞句素的位置潛能
- 第21章 名詞短語
- §1 名詞短語的概念
- §2 名詞短語的物質構成
- §3 名詞短語的結構
- §4 把句素和名詞短語引入我國俄語教學的意義
- 第22章 詞組及其類型
- §1 詞組的傳統觀念
- §2 詞組在功能交際語法中的分類
- §3 描寫詞組的類型體系
- §4 多結構詞組
- §5 詞組的體系和聚合體
- §6 詞組在俄語教學實踐中的意義
- 第23章 句子和語句的基本特點
- §1 功能交際語法對句子的理解
- §2 形義對稱結構及形義非對稱結構
- §3 語句的四個平面及其結構
- 第24章 句子的線性語調結構
- §1 句子線性語調結構的概念
- §2 俄語詞序的特點
- §3 實義切分和語調的基本概念
- §4 語調、詞序與實義切分的相互關系
- §5 實義切分與不同層面句子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
- §6 句子成分的詞序與實義切分的相互關系
- 第25章 句子的聚合體系統
- §1 句子聚合體系統產生的基礎
- §2 句子聚合體的構成
- §3 句子的句法場
- §4 句子的句法聚合體與語言教學實踐
- 第26章 句子的語義建構
- §1 句子的邏輯類型
- §2 句子的邏輯類型及其語言教學實踐
- §3 模型句的概念及其體系構成
- §4 模型句的分析方法及形式標志
- §5 模型句理論與我國俄語教學實踐
- 第27章 句子內容層面的構成
- §1 句子的所指平面及其結構要素
- §2 句子的交際平面
- §3 句子的語義平面及與其他平面的關系
- §4 所指角色和語義結構中偽角色的對應關系
- §5 信源說明及其表達手段
- §6 主觀評述及其表達手段
- §7 句子的內容層面及其語言教學實踐
- 第28章 句子的形式結構及句子成分
- §1 功能交際語法中句子成分的新觀念
- §2 句子的述謂基礎:述謂性和述謂化
- §3 詞形在句子中的位置
- §4 句子成分的重新劃分及其新定義
- §5 句子所指、語義和形式平面結構成素的對比
- 第六篇 語篇
- 第29章 功能交際語法視域下的語篇
- §1 語篇的歸屬、概念及特征
- §2 語篇的類型
- §3 語篇與實義切分的相互關系
- 第30章 科學語體中的語篇
- §1 書面科學語篇的基本分類
- §2 成品科學語篇的結構類型
- §3 生成科學語篇的類型
- §4 科學語篇組成部分的功能特點
- §5 語篇理論與語言教學實踐
- 第七篇 語言機制
- 第31章 語義機制
- §1 語義協調律
- §2 配價機制
- §3 語法結合機制
- §4 蘊涵機制
- 第32章 形式機制
- §1 支配范疇
- §2 深層語法的形式機制—補充配置條件
- §3 補充配置條件的詞匯因素
- §4 補充配置條件的詞法因素
- §5 補充配置條件的句法因素
- 第33章 交際機制
- §1 句子的交際聚合體概述
- §2 實義切分機制及其聚合體
- §3 句子的實義切分機制與語言教學實踐
- §4 句子的解釋機制及其聚合體
- §5 句子成分及語句的交際預期
- §6 引進描寫述謂的同義句式變換
- §7 逆向同義句式變換
- §8 同義轉換
- 第34章 句子的解釋機制與我國俄語教學實踐
- §1 將解釋機制引入我國俄語教學的重要性
- §2 學習形式簡單語義復雜的句子解碼和生成的方法
- §3 學習描寫述謂的重要性
- §4 學習逆向轉換的重要性
- §5 學習簡單句句式變換的重要性
- 結束語
- 參考文獻
- 術語俄漢對照匯覽 更新時間:2025-03-28 16:1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