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本書的結構和主要內容
本書由緒論、正文七篇(共34章)、結束語、參考文獻和術語俄漢對照匯覽組成。
緒論主要論述了本書的研究動機、意義和目的,闡明了本書的主要特色、對“語法”的理解和研究方法,概述了本書的結構和主要內容。
第一篇“俄語功能交際語法的相關理論概覽”(1—6章),介紹了功能、功能語法和功能主義的概念;概述了西方功能主義的主要流派及其與俄語功能語法的相異之處;簡述了俄羅斯功能語法主要學派的代表人物、學術思想及其不同的功能觀;重點介紹了弗謝沃洛多娃的功能交際語法的方法論基礎、重要的學術理念及其在俄語功能交際語法方面的創新和特殊貢獻;論述了俄語功能交際語法理論對我國俄語教學的啟示。
第二篇“句法中的詞匯”(7—14章),介紹了俄語詞匯在句法中的功能、詞類范疇和詞的范疇類別、詞的句法分類;描述了名詞、動詞、形容詞和副詞語義類別的劃分和詞的功能語義類別。
第三篇“語言的內容實體及其語言單位”(15—16章),闡述了功能語義場和功能語義范疇(即意義體系)的主要內容及其對我國俄語教學的啟示和作用。
第四篇“內容觀念的言語體現層”(17—19章),講述了語言內容實體的言語體現,即類型情景和所指角色的概念及其相關內容,論述了這兩個概念在俄語教學實踐中的作用。
第五篇“功能交際語法的形式結構及單位”(20—28章),描述了功能交際語法的主要形式單位(句素、名詞短語、詞組、形義對稱和非對稱結構、同構和非同構結構、句子和語句)的概念和相關內容;論述了把句素和名詞短語引入我國俄語教學的意義;重點介紹了句子的四個平面及其結構、句子的線性語調結構、句子的聚合體系統、句子的語義建構以及句子成分的新觀念。
第六篇“語篇”(29—30章),主要介紹了語篇作為功能交際語法研究對象的相關內容,包括語篇的歸屬、概念及其特征,語篇的類型,語篇與實義切分的相互關系,分析了科學語體中的語篇,包括書面科學語篇的基本分類、成品和生成科學語篇的類型以及科學語篇組成部分的功能特點,指出了語篇理論在俄語教學實踐中的意義和作用。
第七篇“語言機制”(31—34章),闡述了句子語言機制的類型及其內容,重點分析了語義機制(包括語義協調律、配價機制、語法結合機制、蘊涵機制)、形式機制(包括支配范疇和各種補充配置條件)、交際機制(包括實義切分機制和解釋機制)的主要內容以及掌握這些語言機制的重要性。
俄語功能交際語法在我國的研究歷史并不長,在學術領域和俄語教學中都還未得到應有的研究和推廣,希望本書能夠為此獻出綿薄之力。
鑒于俄語功能交際語法理論內容龐雜,本人的學術水平、研究能力、精力和時間都極其有限,書中表達不當和錯誤之處在所難免,切望專家、學者和同仁不吝賜教,批評斧正。
衷心感謝我的博士導師弗謝沃洛多娃教授為俄語功能交際語法研究做出的巨大貢獻,感謝她對我的培養,為我在俄語功能交際語法研究的道路上堅持不懈地走下來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相信她在天有靈,一定會為她所創立的俄語功能交際語法理論在中國被推介、引用和發展而感到無比欣慰!
感謝我的丈夫和女兒對我所從事的科研工作一直以來的支持和鼓勵,感謝親人、朋友和同事們在生活、身體和精神健康等各方面給予我的莫大關心和鞭策!
特別鳴謝北京大學出版社的張冰編審和李哲編輯對本書出版所付出的努力,若沒有他們的大力支持和辛苦付出,便不可能有本書的面世!
感謝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提供的科研資助!
感謝北京外國語大學為本書出版提供的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