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語功能交際語法
- 郭淑芬
- 1724字
- 2025-03-28 16:13:46
緒論
§1 本書的研究動機、意義和目的
弗謝沃洛多娃(М.В. Всеволодова1)是莫斯科大學語文系的著名教授、語文學博士,是本人1995—1999年間在莫大攻讀博士時的導師。在讀博期間我有幸上了她的“功能交際句法理論”課,在她的指導下完成了博士論文并通過了答辯。2000年她的教材《功能交際句法理論—應用語言學模型片段》問世,經過對該書的不斷學習和深入研究,我發現這是一部系統龐雜,涵蓋語法、語義和語用多學科,包括形式、內容、交際和語言機制多層面的整合語法理論體系,其中有很多理論概念和研究方法我國俄語學界還沒有涉獵,值得進一步深入探索和鉆研,并在可能的情況下將該語法引入我國俄語教學以及俄漢語對比研究中。于是,本人在2011年9月就該課題成功申請到國家社科基金項目, 2018年6月順利結項。本書就是該項目的主要研究成果。
弗謝沃洛多娃一生致力于俄語功能交際語法理論研究和對外俄語教學實踐,耄耋之年依然筆耕不輟,于2016年對原教材進行了修訂,補充了很多新的內容,本書也在原成果基礎上做了部分補充和修正。
2020年是全世界經歷疫情之年,新冠病毒奪走了很多人的生命。2月份我最摯愛的導師也因病離世,謹以此書獻上我的哀思和懷念,以紀念她為俄語語言學和對外俄語教學做出的巨大貢獻。希望她的俄語功能交際語法研究能夠后繼有人,得到進一步發展和推廣,唯愿本書能夠為我國俄語科研和教學事業貢獻綿薄之力。
當今語言學的研究角度在發生不斷變化,從原來更多關注語言的形式結構轉向對語言的功能、使用規則和規律的研究。俄語語法研究也呈現出多視角和多維度的態勢,其中引起學者極大關注的方向是研究活的語言的功能主義研究方法,即在傳統形式語法的基礎上,形成了與“從形式到意義”相反的“從意義到形式再到功能”的新的研究方法。功能語法作為描寫語言語法結構的特殊方式,作為語法學發展的新趨勢,近幾十年來在俄羅斯發展很快,相繼誕生了理論派和實踐派兩大研究陣營以及多個俄語功能語法學派。
隨著俄羅斯對外俄語教學和我國俄語教學的不斷發展,從前不可或缺的傳統描寫語法已無法滿足時代需求,如今俄語語法研究和教學不只需要采用“從形式到意義”描寫方法的傳統語法,即謝爾巴(Л.В. Щерба)所說的“消極語法”(讀者或聽者的語法),更需要采用“從意義到形式”描寫方法(即從功能、意義、交際目的和意圖到語言已有的手段和形式標志)的功能語法,也就是“積極語法”(說者或寫者的語法)。
眾所周知,語言的形式和功能是緊密相聯系的兩個方面,傳統語法更重視形式方面,總是先給出某個語法形式,然后再找到該形式的使用方法,即了解其功能,就像解數學題的方法,先給出某個公式,再用這個公式去解題。然而這并不符合人和自然存在的實際情形。人首先是先遇到某個情景,然后才決定應該如何解決問題,即找到其解決方法。于是語言的功能越來越受到研究者的關注。
俄語功能語法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發展,先后出現了邦達爾科(А.В. Бондарко)、佐洛托娃(Г.А. Золотова)和弗謝沃洛多娃(М.В. Всеволодова)等多位功能語法學家,有六卷本《功能語法理論》(Бондарко等 1987—1996)、《現代俄語功能句法概要》(Золотова 1973)、《俄語句法的交際層面》(Золотова 1982)、《功能交際句法理論》(Всеволодова 2000)等學術著作相繼問世。但到目前為止,我國還沒有完整的介紹俄語功能交際語法理論與實踐的專著和將該語法引進我國俄語教學的教材。正是這一背景促使我把Всеволодова的功能交際語法理論作為本書的研究對象。鑒于該功能交際語法理論的最大特點是把語法理論與對外俄語教學實踐相結合,本書嘗試把該理論引入我國俄語教學,為之提供一些教學建議和策略,同時倡導借助該語法的相關理論指導漢語語法研究,并進行俄漢語相關語法課題的功能對比研究。
本書的目的是為我國俄語學界提供一部不同于傳統語法的完整系統的俄語功能交際語法專著,同時也希望能為俄語語言學方向的研究生提供一本教材及參考書。
1 本書只對第一次出現的俄文名字寫名字和父稱的第一個字母,再次出現時則省略,只寫姓氏的俄文。鑒于書中涉及的俄文名字太多,限于篇幅我們只對較常見的名字在第一次出現時譯成漢語,其他恕不逐一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