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俄語功能交際語法的相關理論概覽
第1章 關于功能和功能主義
§1 當代語言學對“功能”的界定
功能(function,функция)一詞源于古拉丁語詞根(functio),原本有兩個意思:功能;函數,函數關系。文獻中的“功能”有多種涵義,基本意思有“職能、功用、用途、使用、作用、意義、目的”等(胡壯麟 1996),不同的學者使用的涵義有所不同?;趯Α肮δ堋钡牟煌斫猓诠δ苷Z言學中產生了各種不同的流派和思想體系。語言學中的“功能”是指語言成素(結構、成素分類等)或整個語言系統完成某種功能或起作用的能力。對語言功能的理解首先是在人類交際中語言所起的作用(使用,用途)。根據傳統的分類,語言最重要的基礎功能是交際功能(即指語言作為一個人向另一個人傳達信息的交際手段)、認知功能(即表達意識活動、存儲和處理信息的手段)、表情功能(即感情和情感表達的手段)、元語言功能(即用語言本身的術語來描寫和研究語言的手段)。
當代語言學對“功能”術語有兩個基本解釋:狹義的指獨立的語言單位在語句中完成自己使命的作用;廣義的指語句本身完成交際行為的能力(Левицкий 2010: 34)。 研究語言和言語的功能是功能學派的中心課題。其實,20世紀前50年的普通語言學理論在不同程度上都是“功能的”:最典型的是布拉格功能主義,然后是倫敦功能主義,其后是荷蘭功能主義。日內瓦學派的典型代表是巴利(Ш.Балли),他曾對法國語言學家泰尼耶爾(Л.Теньер)和馬丁內(А.Мартине)等都有過較大影響,他們屬于溫和的功能主義,比較現實地看待語言事實的功能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