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迂回溝通:有效溝通的謀略與案例
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序言 溝通宜曲不宜直
成事在溝通,溝通貴迂回。懂得迂回溝通的人,說話委婉含蓄,講究的是點到為止,這樣的人在人際交往與商業談判中往往左右逢源,如魚得水;不懂迂回溝通的人,說話往往不經大腦,口無遮攔,直截了當,這樣的人注定處處碰壁,寸步難行。
不妨先看一則故事:
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曼莎小姐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份在一家高級珠寶店當售貨員的工作。在圣誕節的前一天,店里來了一位30歲左右的男顧客,他雖然穿著很整齊干凈,看上去很有修養,但很明顯,這也是一個遭受失業打擊的不幸的人。
此時店里只有曼莎一個人,其他幾個售貨員剛剛出去。
曼莎和男子打招呼時,男子不自然地笑了一下,目光從曼莎的臉上慌忙躲閃開,仿佛在說:你不用理我,我只是來看看。
這時電話鈴響了,曼莎忙去接電話,但一不小心,她將擺在柜臺上的盤子碰翻了,盤中有6枚精美絕倫的金戒指掉在了地上。曼莎慌忙彎腰去揀。可她揀回了5枚以后,卻怎么也找不到第6枚。當她抬起頭時,看到那位男子正向門口走去,頓時,她明白了那第6枚戒指在哪里。
當男子的手將要觸及門把手時,曼莎柔聲叫道:“等一下,先生。”
那男子轉過身來,兩個人相視無言,足足有一分鐘。曼莎的心在狂跳不止,心想,他要是粗魯我該怎么辦?他會不會……
“什么事?”男子終于開口。
曼莎極力控制住心跳,鼓足勇氣,說:“先生,今天是我第一次上班,你知道,現在找份工作多么不容易,您能不能……”
男子用極不自然的眼光長久地審視著她,好一陣子,一絲微笑在他臉上浮現出來。曼莎終于也平靜下來,她也微笑著看他,兩人就像老朋友見面似的那樣親切自然。
“是的,的確如此。”男子的臉上的肌肉顫動了一下,回答:“但是我能肯定,你在這里會干下去,而且會很出色。”
停了一下,男子向她走去,并把手伸給她:“我可以為你祝福嗎?”
曼莎忙不迭地點頭。兩人緊緊地握完手后,男子就轉身緩緩地走出了店門。
曼莎小姐目送著他的身影在門外消失,轉身走回柜臺,把手中的第六枚戒指放回原處。
通常而言,在遇到盜竊時,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報警或大聲喊人抓住偷盜者,但上文中的曼莎并沒有這么做。理解、寬容,以人心打動人心,用迂回戰術與偷盜者進行溝通,聰明善良的曼莎小姐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
不難想像,如果曼莎小姐當時驚慌失措地報警或者大吵大嚷,結果就不會如此完美了——那個男子可能會因偷盜而被抓進監獄,曼莎則很有可能會因沒有保護好這些首飾而被辭退。與其兩敗俱傷,還不如用迂回溝通的方式,以寬容和理解來解決這個問題。不僅男子沒有被抓,曼莎小姐也沒有丟掉工作,而且兩人心中還都有一絲絲人情的溫暖。經濟雖然蕭條,但是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卻被拉近了。很多時候,迂回溝通能將看似不可避免的兩敗俱傷的局面扭轉為雙贏的格局。
在生活中,很多尷尬的事情會不期而至,如果采用直接溝通的解決方式,不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還會使問題更加復雜,甚至造成難以預料的后果。這個時候,不妨使用迂回溝通的方式,巧妙地旁敲側擊,含蓄地向對方點明,就會起到良好的效果,這樣做既能解決問題,又可以為對方保住顏面。
在人際交往和商業談判中,迂回溝通戰術是最有效、最人性化的溝通方式,是一條通向目標的捷徑,是現實中人們邁向成功的最短距離。有些話不能直言,就得拐彎抹角地去講;有些人不易接近,就少不了逢山開道、遇水搭橋;搞不清對方的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就要投石問路、摸清底細;有時候為了使對方減輕敵意或放松警惕,我們就得繞繞彎子、兜兜圈子,用“王顧左右而言他”的迂回戰術將其套牢。惟其如此,才能確保事情向我們想像中的方向順利發展。
本書共分九章,第一章介紹迂回溝通的重要性,后八章分別從產品營銷、商業談判、求人辦事、職場關系(上司、同事、下屬)、自我營銷、技能訓練等方面對迂回溝通進行立體闡述,全方位、多層次地展示了迂回溝通的獨特魅力,每一位商務人士都能夠從中找到自己的適用部分。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本書注重實戰而不偏重理論,可操作性極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