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我來自大山
80年代,許許多多的人祖祖輩輩都沒有看過大山的盡頭有什么,路一直都有,父母打小就告訴我,鎮中間那條路往外邊一直走,就能到達縣城。我撇撇嘴,縣城有大山么;有拐棗么;有泥鰍和河蝦么?無論我問了多少次,父母的回答都是同樣的一句話:“你長大以后自己去找答案吧!我們沒有離開過這片大山,以后你再告訴我們山的那邊是什么吧?”
鎮子叫蓮塘鎮,大概都是客家人在此定居吧,鎮子邊上有個很大的水塘,里邊種著蓮藕,但沒有人去打理,我和小伙伴們經常在塘里摸魚和小蝦,自然而然地每個孩子的屁股和手都時常被長輩們喂板子或竹條。我聽說山上還有瑤族的,偶爾在路上會看見穿著很漂亮衣裳、戴著明晃晃的銀飾的姑娘走,不知去哪兒?她們的衣裳像是粗麻布織成,上面織著五顏六色的圖案,頭上也纏著頭巾,腳上著厚厚的棉布鞋子;不像我們永遠都是在集市上買的那幾件衣服,動不動就是一模一樣,并排站著遮住臉也許連父母都未必能分清楚呢!
1987年9月,我記不清究竟是哪一天,清晨天空微微亮,母親拍打著我的被子,用客家話大聲地喊:“阿妹,立馬起床去上學啦!”我揉了揉迷糊的雙眼,一個骨碌翻身起床,穿上爺爺新買的帆布鞋,在灶臺邊的水龍頭上地用比我臉還大的葫蘆瓢盛水來刷牙、再簡單地用水潑在臉上就算洗過臉。洗漱后,我背上嶄新的書包——其實就是母親用給我們做衣服的布縫制的布袋,我悄悄地放在枕頭下壓著睡了好幾天。
母親將我送到教室門口就離開了,教室里人并不多,家里愿意送來上學的孩子很少;大部分都是在家里玩耍。我隨意找了一張椅子坐下,書包塞進課桌里面,木色的桌面散發著淡淡的板材香味;與我家里燒火做飯的朽木完全不同,它們總是在墻根下彌漫著略微刺鼻的腐味。
不知坐了多久,有一位雙手托著壘疊整齊的書本的女生從前門走了進來,然后把書本放在講臺上面。她長著鵝蛋形的臉,臉上掛著淡淡的微笑,一雙眼睛大又圓,頂著細長的睫毛;頭發微微卷著,輕輕地搭在肩上;身上穿著一件我從沒見過的款式的衣服,修身長裙,上面綴著幾只蝴蝶;腳上穿著一雙白色的皮鞋,我只見過在學校里當老師的表姐穿過呢。或許被她發現我在偷偷打量她,她輕輕轉了一下天鵝般修長的脖子看了看我,我害羞地趴在桌子上。
她輕聲開口道:“各位同學,早上好,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你們從這天開始都是一年級的小學生啦,歡迎你們來到學校!首先我做個自我介紹,我姓黃,大肚黃,名丹琳。”說完,黃老師從面前的粉筆盒中拿出一根白色的粉筆,轉身在黑板上寫下三個字“黃丹琳”,一筆一劃可好看啦。
然后黃老師讓我們挨個說名字和來自哪里,我一直在想:“我就來自這里,呃,蓮塘么,還是狗耳山?”終于輪到我,我怯怯地站了起來:“老師,我叫吳晶,來自……”正猶豫間,我想起來爺爺奶奶常和我說的話“我們都是大山的人,這座大山是我們一生從未離開過的地方!”我壯起膽,接著說:“我來自大山,家在那個方向。”接著我用手指了指家的方向,黃老師順著我的手指看過去,笑著對我說:“原來你來自一座美麗的大山呀,改天我去你家看看,好么?”我輕輕地回答:“好啊,我留個大鵝蛋給您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