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周五,我拉上趙育紅一起約黃老師周末來我家作客,老師滿口答應(yīng)了,對我們說:“我一直聽人說起客家圍屋卻從末見過,這回可要認(rèn)真看看客家人的家是什么模樣喲!我周六去你家吧,只是不知道該怎么去呢?”
我想了想,這倒是個難題,天天走的路卻不知道如何表達(dá),為難地說:“黃老師,您不是我們這兒的,我不知道如何描述。不如明天早上我來接您去吧?”黃老師看了看我,溫柔地說道:“不行,你一個人我不放心,你們兩個姑娘我也擔(dān)心。這樣吧,放學(xué)后我送你們回家,晚上我在你家住一晚?”
我們倆互相對了一眼,高興地蹦了起來,互相擁抱了一下,紛紛點(diǎn)頭說好。
很快一天又過去了,終于到了放學(xué)的時(shí)間,我和趙育紅到了校門外,再等黃老師出來。趙虎奇怪地問:“你們不走在干嘛?”趙育紅對她哥說:“黃老師去吳晶家里做客,我今晚也在那兒住,你回去告訴爸媽。”趙虎隨口嗯了一聲,火燒屁股般地往家的方向趕。我倆看著他那憨樣,估計(jì)是害怕見到老師吧,忍不住笑出聲來。
過了一會兒,黃老師終于出來了,她換了一身粉紅色的長袖,穿著一雙白色的運(yùn)動鞋子,鞋子邊上還帶個圖標(biāo),鞋子兩面的圖標(biāo)是紅色的像一個寫的十分潦草的“√”;鞋子后面是個兩顆星星的圖標(biāo)。黃老師看見我們傻傻的看著她,開心的問:“老師穿的好不好看?”
我們倆對視一眼,異口同聲地回答:“非常好看!”
我們領(lǐng)著黃老師,自然不會走山道而是走大路回家。說是大路,也不過是兩三人寬罷了,牛車基本上是可以通過。一路上,隨處可見的牛糞,有干的、也有新鮮的,看得黃老師是直皺眉。
我們挺不好意思地對黃老師說:“老師,我們這兒是經(jīng)常看見的啦,像趙虎走路整天東張西望的,也不大看腳下;要不是他妹妹常提醒的話,不知道要踩幾次牛糞呢!“許是黃老師也覺得那個畫面挺滑稽的,我們仨都笑了起來,那一刻感覺山花和野草也都笑彎了腰。
當(dāng)我們到家的時(shí)候,由于沒有提前告知家里大人有關(guān)黃老師來作客,這會兒爸媽還在田地或者果園里干活呢。我們放下書包,領(lǐng)著黃老師去老屋看圍屋。
我們來到了老屋,奶奶正坐在門口邊,一張矮小的木凳,光著腳,彎著腰在編竹籃。我老遠(yuǎn)就開始喊:“奶奶,老師來我們家里作客啦!”奶奶聽見我的聲音,輕輕抬頭,笑的臉上的皺紋都舒展開來。
奶奶放下手里的活兒,站了起來,招呼我們進(jìn)屋。我對奶奶說:“奶奶,這是我們的黃老師,教語文課,她想看看我們客家圍屋是什么樣子的?我?guī)奶庌D(zhuǎn)轉(zhuǎn)。”奶奶連聲應(yīng)好。
圍屋的結(jié)構(gòu)并不復(fù)雜,并非全部圓形,但是基本上依地勢而建,外圍老師屋子,兩扇大木門,中間一個天井。由于野獸較多,并且本地山多且高,飲用水不方便;成年人住大門兩邊,老幼則住里面,既易于防范危險(xiǎn),中間天井又能保證雨季的降雨匯至集水井里,解決飲用水難題。
黃老師參觀了以后,頗感有趣。隨后我們與爺爺奶奶一起回家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