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勤工儉學
- 丹心向陽行
- 巨人責
- 908字
- 2023-03-22 00:01:33
鄉鎮里的生活很簡樸:精神文明糧食雖然匱乏,但物資上還是富足的。只要勤動手,山上的野果野草;水里撈不盡的游魚;田里種的粗糧,都能解決基本的溫飽。只是這里的人們最害怕生病,大病小病都是靠神婆來醫治,科學尚未普及至這里。
周一的升旗儀式結束后,老校長站在國旗下,動情地號召我們:“同學們,我們即將開展'勤工儉學'活動,祖國號召老師與同學們共同動手種菜種糧食,收獲以后就能解決我們的午餐難題。”在校長的生動演講下,全體學生的激情都調動了起來,每天的稀飯咸菜湯如何能填飽肚子呢?
上課了,班主任黎老師開始布置偉大的歷史使命:“同學們,我們班的學生年齡較小,因此本班的勤工儉學方向是每個人一個星期拿一把掃把;每周有兩節勤工儉學課,老師們會帶你們上山去采集各種物產,比如蘑菇之類。統一上交學校,由學校進行出售,獲得的錢或換取的物資用來改善伙食。”
黎老師的話音剛落,班里熱烈的掌聲響起來,不,學校里各個教室都響起了歡快的掌聲,上山就是最大的快樂。我心想:“那只山老虎的手掌鐵定拍得最響亮,老師是要放虎歸山那!”
周二和周四下午,老師們帶著全校學生來到學校后山,大都是拿著空書包,只有小部分是拿著家里編的竹籃去找蘑菇、野果及野菜,以及一些只是時節才有的食材。
好幾次,趙虎和幾個高年級的同學(那會并沒有學長學姐的名詞,更何況鄉下)居然打到兔子,以致于趙虎那張憨臉上常常露出武松打虎歸來自豪感。
平日里空暇時間較少,每天放學后我都要做家務、寫作業及預習;只能周末上山多找掃把草,或者挖點蘑菇、竹筍。每當這個時候,我和趙育紅都感受到了趙虎的用處,幾乎我倆都是玩的性質。
還有時間,我們就去老屋,給爺爺打下手,砍竹子學編竹籃;順帶著喂雞鴨。又或者找幾根木頭、板子,讓趙虎的父親做小板凳。
勤工儉學于我而言沒有太多的技能加成,大多數時候我都是拿本書在旁邊看著看著就入了迷;趙育紅則是和我有一搭沒一搭地聊天;只有趙虎真真正正學到了很多門手藝,甚至連進山辨方向、布陷阱之類的技能都學會了。
人生是一場場歷練,而生活就是最好的老師,看到的、聽到的都是一門門學問,如何去篩選學習,往往左右了自己的一生。
荊棘叢中金蛋藏,
百蜜樹梢蜂巢掛。
丹心俏影在我胸,
千山萬里向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