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一個美麗的山村

在閩西北有一條母親河,叫作汀江,它發源于長汀,流經上杭,到廣東的潮州改名韓江,流至汕頭,在南奧島的目光下,進入南海。

在上杭城的西北角,有一個寨子,叫做湖洋,國道205線從此通過,形成了一個集鎮,湖洋鄉政府就設在這里。

在崇山峻嶺中有一條溪流,從武平縣六甲水庫流出,山間蜿蜒流淌,最后歸入汀江。

經過這條溪流千年的沖刷,沖出了一個長十里,寬五里的山谷,兩岸水田成片,養育了在這里辛勤耕作的近千戶客家居民。

這里雖然封閉,但是人丁興旺,自成集市,被稱為寨背集,歸湖洋鄉管轄,是湖洋鄉下邊的一個村——寨背村。

那條無名的溪流把山谷分成南北兩塊,南面有一個山口,通到205國道,稱作通橋。這個唯一的通道,把山溝和外部溝連起來。

在溪流的北面,有一道山梁,原名后龍山。后來,谷里來了先生,見這里的山水厚德載物,便將其改名為厚龍山。

厚龍山下,十里長坪中,有五個自然小屯一字排開,中間的那個屯有三個建筑群,住著上百戶居民,因背靠厚龍山,面臨溪水,取名厚洋屯。

厚洋屯的上百戶居民都姓湯,建有湯氏祠堂,有族譜為證,到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這個家族已經在此居住了24代,幾經興衰,現在只剩下了三支血脈。

在三支血脈中,居中的一支是第21世祖文陞的后代。

文陞有五個兒子,老大義旺、老二升旺、老三茂旺、老四揚旺、老五姜旺。

溪對面山巒起伏,也居住著五個小屯,住在四個坳里,中間的小屯是平地,也是谷里一個大姓家族,姓陳。

先扔下陳氏家族不說,單說湯氏家族。文陞的五子中老大老二無丁,五兒子外出參加了革命,三兒子茂旺香火最旺,生了五個兒子:

長子慶城、次子慶遠、三子慶洲、四子慶錦、五子慶谷。這五個兒子成了厚洋屯的中間力量。

客家人雖為漢族,但是為了躲避戰亂,幾經遷徙,留下了獨有的客家文化。其中有一條是以丁相傳,無丁繼嗣。

就是說客家人只要生了男孩,就為一脈,這一脈如若無子,就從兄弟的子嗣中過繼,以保根深葉茂。

那么茂旺有五子,就將二子慶遠、四子慶錦過繼給了大哥義旺、二哥升旺。

老四揚旺有兩子,長子慶裕、次子慶東,因老五在外參加革命,前途未卜,就將次子慶東過繼給了弟弟姜旺。

要過繼,一般都是在人死后,確認無丁后才進行,要經過程序的:要在祠堂開香案,由族人統領在全族人面前,上香告訴祖先后,再由族中識文斷字之人寫入族譜,才被族人們承認。

那么義旺和升旺無丁也罷,為何去世那么早呢?這就要插述一段以往的故事了。

溪對面的陳氏家族是后到寨背的,祖先原是江浙富商,有族人在朝為官,惹下滅族之禍,有一支逃到這里避難。

陳家有積蓄,買下了溪南的一些薄田,歷經幾世,逐漸發達起田,開始覬覦溪北的沃土良田了。

文陞雖叫文陞,但是目不識丁,家族久居深山,亦無識文斷字之人。陳家以田畝對換,以多換少為誘餌,買通私塾先生,在契約上做弊,欺他不識字,讓他上了當,把溪北30畝良田拱手送給了陳家。

面對陳家的巧取豪奪,文陞一方面組織族人,與之械斗,保衛家園;一方面讓四個兒子合力供老五讀書,亡羊補牢。

老五姜旺1902年生人,時年己10歲,正值辛亥革命成功,民國成立之時,他被送進了上杭縣國立小學讀書。

他讀完小學,又去了龍巖讀中學,讀完中學,又去了長汀讀師范。在長汀,他接觸了革命人士,返回上杭參加了農運活動。

1930年,他在寨背組織了農民暴動,把陳家族長趕到了廣東梅州,將其霸占的土地分給了佃戶,成立了寨背鄉蘇維埃政權。

起義成功后,他被組織派到了武平搞土地革命,大哥當了農會主席,二哥當了赤衛隊長。

1935年,紅軍北上抗日,陳家族長帶著還鄉團回來了,義旺、升旺掩護村民逃亡,一個被俘,一個犧牲。在陳氏祠堂前,義旺被砍了頭,文陞當場氣絕身亡。

荗旺和揚旺攜帶家族跑到了潮州,姜旺妻子途中流產身亡,姜旺組織暴動時改名喚周,不知去往何處。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在廣東被日本人占領之時,茂旺、揚旺逃回了寨背。

寨背真是躲避戰亂的好地方。不僅寨背,整個福建,除臺灣和廈門外,都沒被日本人占領過。

陳家族人血洗完寨背后,就搬到上杭縣城去住了。留下了管祠堂和田畝的管家,見湯家二兄弟落魄而歸,正愁村民逃離過半,田畝大片荒蕪,便收了他們當佃戶。

寨背這個小山村美就美在了山上。四面有十多座山頭,山與山連成嶺,嶺與嶺形成坳,每個坳里都有自然村落。

這里山上的土是紅砂土,粘性很大,刨開山坡,用山土夯造房屋,可以造起二層土樓。

這里位于北緯24度,在離北回歸線很近,如果不是四面環山,冬天便沒有冷天頭。即使有冷天頭,也不過月把時日,氣溫沒有低于5攝氏度的時候。

這里山上有樹,有竹,也有灌木叢,四季都有山花開放,尤其是春季,滿山杜鵑,紅成一片一片的,香氣彌漫了整個山谷。

寨背這個小山村美就美在了水上。那條無名的小溪,寬不到30米,水深卻有兩米多,河水叮咚流淌,清沏見底。

溪水兩岸,每隔一里,有一個大水車,水車邊上,是人們用石頭鋪砌的平臺,供婦女們淘米、洗菜、槌衣、洗足。

十里溪流,水車組成了一條龍形,每當灌溉時節,水花飛濺,水霧漫布,長虹拱起,就象龍舞一般。

寨背這個小山村美就美在了田上。溪水兩岸,溝渠成網,阡陌成方。每當耙地之時,正耙的池田里水牛彎犁在動,耙過的池田水面如鏡;每當插秧之時,正插秧的池田歡聲笑語,插完秧的池田一片碧綠;每當收割的季節,正在收割的池田里人們揮汗如雨,沒收割的池田一片金黃。

寨背這個小山村美就美在了墟上??图胰税鸭蟹Q為墟,把趕集叫上墟。

這里的墟上有一個手工作坊,用從溪底清出的淤泥,燒制一種陶器——甕。

就因為這個甕,使這里成了集市,每逢三、六、九,這個不到200米的小街上,總有上千人做貿易,人頭攢動,象過節一樣。

時光推至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的一天,厚洋屯文陞家族中,老五湯喚周的繼子湯慶東家發生了一件大事……

版權:起點中文網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岳阳县| 福鼎市| 桦南县| 磐石市| 许昌市| 和顺县| 镇平县| 元阳县| 清徐县| 池州市| 泌阳县| 三台县| 高清| 乐安县| 盐源县| 富民县| 澄城县| 墨脱县| 克什克腾旗| 蓬溪县| 永清县| 长丰县| 静海县| 左贡县| 香格里拉县| 晋中市| 乌兰县| 广州市| 金门县| 微博| 武汉市| 龙胜| 武宣县| 如东县| 双流县| 沙田区| 明星| 广宁县| 罗江县| 阿鲁科尔沁旗| 清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