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11評論

第1章 前言

《傳習錄》是中國明代哲學家、宋明道學中心學一派的代表人物王陽明的語錄和論學書信。“傳習”出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

王陽明(1472年~1529年),幼名云,后改名守仁,字伯安,號陽明,謚文成,世稱陽明先生。漢族,浙江承宣布政使司紹興府余姚縣(今浙江省余姚市)人。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學家、書法家、哲學家和軍事家。陽明先生是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釋、道三教,而且能夠統軍征戰,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全能大儒。其學術思想在中國、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國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遠的影響,因此,王陽明和孔子、孟子、朱熹并稱為孔、孟、朱、王。

王陽明的學說在朱學衰頹之際,倡導“心即是理”“知行合一”,把儒家的內圣之道發展到了極致。其思想沖破了數百年來中國思想界為程朱理學所壟斷的沉悶局面,風靡晚明,啟迪近代,即使到了現代社會,它仍然歷久彌新,閃現著美妙的光芒。這正是經典與眾不同的魅力所在。

陽明學不僅影響了中國,而且享譽海外。在日本,陽明學被一大批幕府末期的思想家所接受,推動了日本的明治維新運動。在朝鮮,陽明學也暗中流傳,并影響了不少思想家。在經濟騰飛期的韓國,陽明學被奉為精神的范本。后來,其影響又逐漸深入到東南亞諸國、北美洲和歐洲。可見其思想的價值和魅力。

《傳習錄》不但全面闡述了王陽明學說的主要哲學思想,也體現了他辯證的授課方法,以及生動活潑、善于用譬、常帶機鋒的語言藝術。它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及心學發展的重要資料,同時也是一部儒家簡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學著作,堪稱王門之圣書,心學之經典。

《傳習錄》是在王陽明生前及死后陸續編錄和刊行的,分為上、中、下三卷,載于《王文成公全書》,為一至三卷,亦有單行本。上卷是王守仁講學的語錄,內容包括他早期講學時主要討論的“格物論”“心即理”,以及有關經學本質與心性問題。中卷主要是王守仁寫給時人及門生的七封信,實際上是七封論學書,此外還有訓蒙、教約等。在卷中最有影響的是《答顧東橋書》(又名《答人論學書》)和《訓蒙大意示教讀劉伯頌等》,著重闡述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理論。下卷一部分是講學語錄,另一部分是《朱子晚年定論》。《朱子晚年定論》包括王守仁寫的序和由他輯錄的朱熹遺文中三十四條“大悟舊說之非”的自責文字,旨在讓朱熹作自我批評與自我否定,證明朱熹晚年確有“返本求真”的“心學”傾向。卷下收錄的王守仁講學語錄主要是討論“良知”與“致良知”。

本書對《傳習錄》原典進行了全面而細致的解讀,不僅涵蓋了原書的理論框架及譯文翻譯,而且,在剔抉其精義奧妙,探索其學術源流、文化背景的同時,在后面的“解讀”中對原文進行了辨析,能讓讀者在閱讀的同時收獲更多人生的智慧。

品牌:金石海納
上架時間:2017-04-06 17:04:49
出版社:臺海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金石海納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米林县| 区。| 东兰县| 宜阳县| 沙雅县| 响水县| 赣州市| 含山县| 海宁市| 星子县| 齐齐哈尔市| 中江县| 晋宁县| 新河县| 深圳市| 获嘉县| 镇巴县| 辛集市| 华宁县| 辰溪县| 新郑市| 莒南县| 莱州市| 温泉县| 汤原县| 平乐县| 探索| 山东省| 古蔺县| 肥城市| 松桃| 颍上县| 海城市| 承德县| 嘉峪关市| 华亭县| 呼伦贝尔市| 慈利县| 阿勒泰市| 乡宁县| 翁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