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人之下:左道道主
最新章節(jié)
書友吧 1評論第1章 一個人的門派
公元2010年4月1日,燕京,柳條胡同七號。
小巷胡同內的昏暗房間中,一位身材矮小的枯瘦老者正盤膝蜷縮在床上。
“徒兒啊,你確定要接過我白骨宗的衣缽嗎?”
沖著跪伏在床前的少年,老者低垂著頭。
嗓音像是兩片生銹的刀片在互相摩擦。
“師父,徒兒愿意!”
老者此時宛若一具披著人皮的骷髏,褪色的灰白色布袍空蕩蕩垂落,甚至能清晰可辨的看清底下的每一根肋骨。
伸出枯枝般的手指按在少年的天靈,掌心傳來刺骨寒意,像寒冬里生銹的鐵砧。
“仁肇啊,當年我用一千塊換回你時...”
老人的身體伴隨著呼吸的喘息起伏,喉嚨里滾出砂礫摩擦般的笑聲。
“就想著你娃娃顱骨生得周正,定能承住白骨宗。”
“呵呵,那么從今日起你白仁肇,便是我繼我白元德之后的第二十四任掌門了!”
話音未落,白仁肇突然感覺顱骨內側開始發(fā)癢。
竟是顱骨陡然生長刺破頭皮,鮮血直流,于頭頂綻出一朵似虛似實的蓮花骨刺!
“莫慌,這是觀想法種!”
白元德指尖泛出玉色,整條右臂早已褪去皮肉化作森森白骨。這是六年前雨夜里甲申余孽圍攻張懷義之戰(zhàn)時留下的舊傷。
“徒兒一定不負師父與歷代祖師重托,必將宗門發(fā)揚光大!”
白仁肇睜著布滿紅色血絲的眼睛,重重地把頭磕在地上,做出了承諾。
“發(fā)揚光大嗎?那倒也不必,畢竟你爺爺我啊,便是被這四個字困住了一輩子。”
白元德此時的喘息聲逐漸急促起來,似乎每說出一個字都要消耗掉大量的氣力。
“而如今到了你這一輩,沒有什么比你平安喜樂更加重要的。”
稱呼的變化代表著身份的轉變,但對于這份新的囑托,白仁肇并沒有回答。
自從撞了大運來到這個世界已經十六年了。
白仁肇是在自己八歲的時候才覺醒了宿慧,得知自己竟然穿越到了一人之下的世界中。
這世的身份,可以算得上孤兒,是被白元德花費一千塊買下的。
當時正處于特殊的時期,白仁肇作為意料之外的產物,本來差點被親生父母直接溺死。
但被正巧四方游歷尋覓傳人的白元德所遇到,發(fā)現(xiàn)前身剛好是個修行白骨法脈的好苗子。
便索性花費了一千塊買下,并隨了自己的姓白,取名仁肇。
因此,在白仁肇覺醒了宿慧后,也依然愿意認下這位有個養(yǎng)育活命之恩爺爺作為此世唯一的親人。
而之所以沒有答應白元德最后的囑托,反而是因為白仁肇太過了解自己的爺爺。
傳承發(fā)揚宗門,是他堅持了一輩子的執(zhí)念,又怎么可能放棄。
果不其然,沒多久,看到白仁肇沒有回話,白元德又再次輕聲開口:
“不過.....不過,終究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如果可以的話,還是把它繼續(xù)傳下去吧。”
這一次白仁肇彎下了腰,額頭碰撞在水泥地面上發(fā)出沉悶的響聲。
“孫兒記住了。”
未曾等到白元德的回答,白仁肇也久久的沒有抬頭。
......
在處理完爺爺白元德的后事之后,白仁肇才正式開始修行起白骨宗的法門,試圖讓先天一炁形成周天從而成為異人。
雖然聽起來好像有些奇怪,明明已經成為了一個異人門派掌門的白仁肇竟然還是個普通人。
但這是由于白骨宗所傳承的道脈法門的特殊性決定的。
白骨宗是典型的左道門派,起源于南北朝時期,在五代十國得到發(fā)展。
最終在南宋時期,一位從全真教逐出的棄徒,總結了諸多流派的功法,并結合劍道與尸解仙理論創(chuàng)立了白骨法脈。
此人便是白骨宗的開派祖師“白骨真人”。
核心理論便是“以骨為刃,生死無界”——通過觀想肉身白骨,參悟生死無常,可以將骨骼煉化為劍,化腐朽為神奇,化死氣為生機,逆轉陰陽。
而基于此等理論。
白骨宗的傳人選擇和筑基方法可謂是與世俗大相徑庭。
白骨宗的筑基練炁法是一種名為血骨筑基,在異人界屬于臭名昭著的血祭法。
因為在祖師“白骨真人”看來。
想要快速參悟生死之間的變化,沒有什么比殺更快了。
一劍斬去,無論結果如何,生死轉換都在剎那之間。
所以白骨宗的門人想要練炁,那就自己去殺!
還是凡人階段就殺凡人,成了異人就殺異人。
殺一個人,自身的資質就被洗煉一次,殺到體內先天一炁周天貫通,成就冰肌玉骨,自然就筑基成功了。
而在這種情況下,反而是資質越差甚至干脆是凡人的傳人能有更多的洗煉機會,未來的成就反而越高。
在古代,白骨宗的法門可謂是在左道里威名赫赫。
無數(shù)道心堅定,卻被資質拖累視為廢物的異人都在起步覺醒階段得到過白骨法門的幫助。
當然,這里面絕大多數(shù)人可能還沒等殺道筑基,覺醒先天一炁,就倒在了被尋仇的路上。
但這在白骨真人看來并不是自己法脈的問題。
你殺了人沒有覺醒先天一炁,那說明你資質好。殺的很多也沒有覺醒,那更多說明你的資質大好特好。
直到死了也沒覺醒是你能力不足,沒殺夠數(shù)量,與我的法門又有什么關系。
不過兵荒馬亂的時候,白骨法脈可以興盛。
而到了太平盛世自然也會被打壓,尤其是到了近現(xiàn)代。
你敢試試殺道筑基,那國家就敢給你試試什么叫軍隊的鐵拳。
為了法脈的延續(xù),白仁肇的爺爺白元德,作為上一任宗主,耗費了一生的時間,才終于改良了法門。
將血祭筑基的對象,從單純的人,替換成為了三牲六畜。
但是已經為時已晚了,在民國時期,白骨法脈就已經式微。師爺“玉骨真人”只收下了上任宗主白元德一個弟子后就死于戰(zhàn)亂。
待到白元德能夠承擔起傳承法脈重任的時候。
天下早已經沒有了白骨宗發(fā)展的土壤。
白元德看透了世道的發(fā)展,只收下了白仁肇這一個衣缽傳人后,便將所有余生都投入到改良功法來順應時代中去。
因此,此時的白仁肇,不僅是白骨宗的掌門。
也是白骨道脈唯一的門徒了。
“同志,麻煩通報一下,左道白仁肇,想拜訪一下趙董事長。”
清明的煙雨里,白仁肇打著傘,抬頭看了看那高達十八層的摩天大樓后,對著門前警惕的保安溫聲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