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一個黑球
“這些人太不講究了,什么東西都往河里扔,水壩上都飄滿了塑料袋和塑料瓶,還有各種白色泡沫”陳曉峰抱怨著,邊劃著小舟,邊撿拾這些垃圾……
陳曉峰是一個環保主義者,但他沒有像別的環保人士那樣,到處呼吁保護環境,愛護大自然。而是親力親為的辦了一個廢品回收站,高價收購各類廢品,整理之后賣給資源回收公司。這樣垃圾就能變成資源進行再利用了。而這個過程不但能賺到錢,還可以在一定范圍內,實現環保的目的。
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各類工業產品不斷的更新迭代,工業產品里使用的成分,也變得多樣化,結構也復雜化了。這樣就讓垃圾回收分類的工作,變得異常困難。
這些工業產品雖然使用完后,變成了垃圾,但是在生產過程中是消耗了能源的。每一件產品的產生都對應著一份能量的損耗且不可逆。
目前,全世界范圍內能對復雜產品的垃圾回收率并不高。而且大多數回收僅限于有價值的各類貴金屬和或者可復用度高的合金、塑料、玻璃等等。而一些輔助性材料,用料少的材料,幾乎得不到有效回收。
現在多數價值低的固體垃圾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填埋,雖然做了底部防滲透處理,但不可避免的會污染地下水和周邊土壤。
……
一想到這些,陳曉峰就憂心忡忡。他在廢品行業干了10年了,從一個985化工專業的大學畢業生磨練成了一名普通的廢品回收站的老板,這個艱辛的過程只有他自己才能體會到。
一開始全家人都不理解他,認為他瘋了,不去好好找份工作成家立業,去干收廢品的活。他撒謊說收廢品賺錢,比上班工作自由。后來也確實證明他收廢品賺了些錢,而且不比上班工資低,但是家人們內心還是有些堵得慌。每當別人問起自己的孩子在干嘛時都不知道怎么回答,畢竟一個名牌大學生去干收破爛的事這本身就是一種諷刺。沒辦法,陳曉峰意志堅定根本改變不了。
很快小舟上的塑料瓶什么的都已經滿了,于是陳曉峰無奈的調轉船頭,回到岸上把幾大袋子的貨放到岸上又返回去打撈。一連幾趟差不多弄完了才放手回去。栓好小舟,把他的戰利品全部弄上他的專車(一臺小四輪),就風塵仆仆的回到廢品回收站。
回收站門口一個全身漆黑的人,坐在門口的凳子上,手里提著個蛇皮袋看起來還有點沉,一邊抽著煙一邊跟陳曉峰打招呼。
“哎!你可來了,我帶了一個東西,準備賣了,你看看值多少錢?”那人興奮的說,同時把煙也掐掉了。
陳曉峰沒有發話而是來到他面前打開蛇皮袋看了看。里面一個同樣漆黑的大圓球,上面還粘上一層煤粉,看著就不舒服。
“從哪弄來的,我可說好啊,偷來的或者不法渠道弄過來的東西我可不收,這是規矩。”陳曉峰義正言辭的說。
“瞧你說的,我雖然是一煤礦工人,但也知道做人的底線,那種事情咱可不干。”那人激動的說。
“那就好,你這個東西從哪來的呢?干什么用的呀!”陳曉峰緩了緩口氣說道。
“我昨天在礦井底下挖煤,挖到的,一開始我以為是個石頭沒在意,后來它滾出來了,我一看這么圓就好奇的想拿起來看,但是費了好大勁才拿起來,太沉了。后來研究了半天也沒看出什么來,于是我就想把他帶你這來,賣點錢算了,反正比鐵重,你看著給吧。”那人回答道。
“好吧,那就按鋼的價格算吧,我來稱一下。”陳曉峰一邊說一邊去提蛇皮袋。
第一次居然沒提起來,又試了一下,才勉強提起來放在秤上。看著上面的讀數,居然有68kg。
“真不可思議,這么個小東西居然密度這么大,到底是什么材質做的,比黃金的密度還大。”陳曉峰心里嘀咕道。
“怎么樣,我沒說錯吧,這玩意太重了。”那人又說話了。
“68公斤,給你800,算鋁的價格吧,我也不知道這是什么東西,萬一下家不收我就賠了。”陳曉峰不確定的說著。
“好,反正我也搞不懂,賺個辛苦錢就行”那人干的說。
“現金還是微信?”陳曉峰說。
“微信吧,我們挖煤太臟了,錢到手上后也沒人收。”那人自嘲的說。
“好”
……
送走那個煤礦工人,陳曉峰沒有急著看那個黑球,而是把今天車上的貨給整理好。這一整理就花了他一個多小時。此時天也差不多黑了,于是陳曉峰開始做飯吃。陳曉峰原來有個女朋友,也跟他處了好幾年,由于他們的人生理想相差太大就分手了。后來,陳曉峰也沒再處對象了,家里安排了多次相親,都被他的職業給攪黃了,后來也就懶得去相親什么的了。其實他有個奇怪的想法,如果他遇到一個在廢品行業打拼的女孩,一定會追求并結婚。可惜這么多年來還沒遇到過這么勇敢的女孩。于是這一拖就是七八年的青春,不過他也淡忘了,這也沒什么放不下的。
吃完飯就是晚上8點多鐘了,這時他才想起來今天收上來的黑球還沒去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