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壽命問題
- 工業大循環
- 遠航的舵手
- 2135字
- 2023-10-26 06:56:37
太空研發基地的穩步發展,和正常化運轉以后,陳曉峰基本上不怎么關注了。
思源集團太大了,加上思源航建的人員和各子公司等一系列的人員加起來,估計得有八萬人以上了。陳曉峰反正不知道多少人了,上次看到的數據都七萬多了。
從公司成立到今天,快十年過去了。陳曉峰當年夸下海口,十年計劃要上太空的目標估計是沒辦法完成了。
雖然沒人在意這個事情,但是陳曉峰心里是有個時間表的。沒成功就是沒成功,這誰也糊弄不了了。
他本人現在40多歲了,除了感嘆生命的短暫外,最多的就是害怕人類的星際航行的目標,無法在自己這一代完成。
所以一種強烈的危機感,縈繞陳曉峰的心間,久久無法散去。估計隨著自己生命的老化,會越來越嚴重。
于是,不管出于什么樣的目的他都必須想辦法延長壽命,而且是健康有活力的壽命。這樣他才能繼續奮斗下去。
如果這種不傷害健康的延長壽命的技術,能夠普及開來的話,對于太空探索也是非常有利的。
于是,陳曉峰認真的詢問小智這個問題。
“小智,請問,遠古文明的人,平均壽命能達到多少歲?”
“你終于開始討論這個問題了?我還以為你不想提升自己的壽命呢。他們的生命挺悠長的,每個個體差不多能活800年左右吧。”小智開玩笑的說。
“這么久的壽命,太不可思議了。那他們又是怎么控制人口呢?”陳曉峰好奇的問。
“他們可是卵生動物,一般在合適的生育年齡受精產下自己的卵,而且所有的卵一開始都是沒有性別的。控制不同的溫度孵化,就能得到不同比例的男女。
每一枚卵在產下后,統一交給國家保管,個人是不能私自撫育下一代的。這些卵一般能在冷藏庫中冷藏上千年的時間。直到需要的時候孵化他們。所以他們的人群結構非常穩定,不會出現老齡化問題,也不會出現青黃不接的問題。”
“我的天吶!難怪他們能把文明發展到那么高的地步,原來是基因優勢呀!”陳曉峰驚嘆的說。
“是的,這些遠古人類,非常適合宇宙生存,所以當年他們才自認為是宇宙之子。不過他們也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太容易傷感。也就是你們人類所說的喜歡悲天憫人。”小智無語的描述他們。
“這難道不好嗎?”陳曉峰疑惑的說。
“這種性格,而且是整體這種性格很煩人的。在宇宙中很多有生命的星球他們都不敢降落,生怕破壞對方的生命系統。只能小心翼翼的用最小的飛船去探索地面。有時候甚至沒有回來的能源被迫困在星球上,還要靠其他人去營救。
這么做的結果就是,當誤了探索的大量時間。你看我一個人工智能都受不了,這得多麻煩。”小智非常頭疼的說。
“那還真是麻煩的性格。好了不說這些了,我現在問問你有沒有延長壽命的技術?”陳曉峰不想繼續聊天了,直奔主題的說。
“有。”
“真的有嗎?能延長多久?”陳曉峰激動的說。
“你可知道,那些遠古文明的人,都不愿意活那么久,特別是在經歷宇宙探索后那種孤獨感,讓他們許多人都產生了負面情緒。曾經有段歷史記載了他們整個社會,提前結束生命的比例高的嚇人。后來已經影響到了文明的根基,才不得不立法杜絕提前結束生命這種個人行為,”小智說到這,一種悲傷的情緒表入出來。
陳曉峰趕緊安慰他,同時轉移了話題問道:“那,生命延長的技術為什么又會有人研究呢?”
“那是因為,社會結構已經嚴重老齡化了,幼年個體因為都是同一批次,還沒成長起來,不得不為現存的成年個體進行壽命延長來獲得文明的延續。”小智解釋道。
“原來如此,也就是說,遠古文明的人幼年期是不是特別長。”陳曉峰繼續問。
“對,他們的幼年期得150歲才能成年,接受父輩們崗位。”小智答道。
“好吧,通過這個技術,人類能延長多少壽命?”
“這個要看具體情況而定,我必須將你們人類的所有堿基對進行邏輯建模,通過生命發展程序的運行才能獲得相關數據。”小智建議道。
“那行吧,需要什么儀器設備,我們自己研發生產,然后馬上應用。還是由你設計吧,我擔心由我們自己研發怕是來不及了”陳曉峰說。
“行,我馬上把圖紙和技術文件發給你。”
“好的。”
一個月后,陳曉峰采集了自己的細胞,讓檢測儀器讀取自己的基因,整整一天后,所有數據都發送給了小智。
幾天時間的程序運行后,小智告訴陳曉峰,“根據生命程序的運算結果計算,你的正常壽命應該在120歲左右,而通過延長壽命技術,你的壽命可達300歲,而且這種技術可以重復三次,每次可以延壽200歲也就是說,你可以保持這個狀態活個600歲以上完全沒問題。”小智高興的說。
“真的嗎?那可太好了,這樣我就放心了,在我這一代能完成地球文明的遷移,就已經心滿意足了。多余的壽命有沒有都無所謂了。”陳曉峰覺得能解決眼下的問題就已經非常不錯了。至于未來繼不繼續活著他都沒太多想法。
“要不要開啟生命延長技術研究?”小智問道。
“開啟吧,名字就叫人類生命基因研究項目。”
“好的,我把最關鍵的研究方向,寫進大綱,等工程師接到這個項目后,估計一年多到兩年能夠出成果。”
“行,進按你的設計來安排。我負責的原子核改造項目差不多要結束了。過幾天要去物理實驗場,對這一年多來堅守的結果做一個現場驗證。”陳曉峰期待的說。
“要不要開發人工智能機器人,來代替危險的實驗工作?”小智好心提醒道。
“對呀!我怎么沒想到呢?我們條件這么好,居然不開發機器人。哎!太失敗了,你看我都研究到狗身上去了。”陳曉峰醍醐灌頂的埋怨自己。
“這個自能機器人項目馬上發出去,到時候內部的程序你得好好把把關。”陳曉峰繼續囑咐道。
“這個沒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