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了幾年。
地球上所有的工業區都在有條不紊的生產太空飛船的零部件。但是糧食生產和民用品商品的有過去的產能早就足夠了。
而人類第一艘星際飛船,大秦號建造的完成度達到了90%,預估還需一年時間就能完工。
這還是得益于思源集團研發出載人機甲在外太空參與勞動和建造機器人無休無止的工作才取得了如此快的建造速度。
如果靠以前穿著宇航服來建造,估計得一百年時間才能建好。
除了這艘星際飛船外,兩年前分別在火星附近,木星附近和金星附近又開辟了十幾個星際飛船建造場,目前有8艘星際飛船建造完成度只有35%左右,其他飛船才剛剛開始。如果全部完成估計還得6年時間。
可喜的是,蒼龍號飛船建造速度非常快。幾乎每年就有十幾艘建造出來。目前已經有幾十艘蒼龍號飛船停在太空中調試。
隨著思源航建公司造船經驗越來越豐富,加上工程師們的用心設計,地球的外太空中建立起了蒼龍號飛船流水線造船廠,如今正在調試。一旦完成調試,這條流水線的造船能力飛船恐怖。一年就能造出幾十艘蒼龍號太空飛船。
而那些體型更小的蛟龍號太空飛船,建造速度就更快了。目前的生產能力是每年數百艘。而且都是流水線生產模式,要不是資源跟不上,生產速度還會更快。
……
最近幾年,全人類都暫時減少了生育,原因很簡單,那就是思源集團所開發的醫療倉的全面普及。
這種醫療倉不僅讓所有人健健康康,還讓許多老人也返老還童了。就比如地球村一號飛船上的那些老人,一個個全部返回了中年狀態。目前他們都成了重要的勞動力。
話說地球村1號飛船,目前在哪呢?
目前地球村1號飛船正停靠在土星環附近。而且在這有段時間了,目的也是為了對土星以及它大大小小的衛星進行資源勘察。
由于土星衛星數量眾多,所以地球村1號飛船在這停靠時間比較長。而且他們確實發現了許多資源,比如有些小太空碎片全部都是冰。而普通巖石之中也存在很多植物需要的微量元素,用于制造海綿礦物肥非常合適。能夠大量減少從地球上采集資源。
地球村1號飛船,探索的下一站是天王星,它是氣態行星,呈藍綠色,大氣主要成分是氫、氦和甲烷,其中含有大約83%的氫、15%的氦和2%的甲烷。
這顆行星最大的資源就是核聚變材料氫元素。而且比起引力巨大的木星和土星來說,開采它上面的資源明顯風險低的多。
木星和土星也在開采,目前已經有無人采氫飛船,在開啟反重力裝置后潛入這兩顆星球,吸取足夠的資源后返回地球貯存起來或者濃縮提純有用成份直接給其他飛船加注燃料。
只不過,這種開采方式也有失敗的概率。到目前為止已經有十幾艘采氫飛船,被突然刮起的高速颶風弄失蹤了。有的可能被颶風撕裂解體了,有的可能被濃密的大氣干擾了信號而指揮不了,最終永遠的沉寂在星球之中等等。
所以,對于大氣環境好太多的天王星來說,還是比較容易開采氫元素的。
地球現在怎么樣了呢?會不會因為大量工廠的存在,導致環境變得非常惡劣呢?
與想象中不同,地球現在的環境越變越好了。整個地球上雖然工業規模擴大了很多倍,但是思源集團提供的各種先進的技術和優質的能源,完全避開了使用化石能源。
金屬礦石的冶煉也是通過氫氣還原法,避免了碳元素的泛濫。另外電力能源近乎免費的低廉,讓電加熱成了普及。另外,農業生產方面無論是從耕地總面積還是單產量都是歷史上的數倍。
畜牧業就別說了,幾乎屬于放生模式了。因為思源集團提供的良好牧草,在絕大多數改良后的沙漠中種植起來。這些沙漠現在都是一片片高低起伏的草地。雖然整片大沙漠還是有大型飛行器定期降雨。
這些沙漠在思源集團研發的土壤粘合劑作用下,不但能保持土壤粘性,還具有優良的保水性。所以,一年中也就夏季降兩次雨就足夠了。
所以,現在整個地球上耕地面積,和畜牧面積大了十幾倍,完全不缺糧食和肉類。這樣的條件下,自然生態環境好的不得了。江河湖海中的魚,成群結隊的游來游去。
森林中的野生動物也完全恢復了自然水平。有些動物滅絕了,但是他所在的生態層級很快被其他物種替代,從新構建了新的生態平衡。
人類的社會結構變化最大,因為人類壽命極大的延長了。很多人開始推遲結婚生育,這也是思源集團那份計劃書里所提倡的。因為現在所有人的生活條件變好了,如果生育率太高會導致將來太空飛船的運載能力不夠用。
思源集團的員工人數已經發展到了數千萬人口的規模。從世界范圍來計算都已經達到了每兩百人就有一個是思源集團員工。
但是其中大部分都是華國人,沒辦法,其他國家的年輕人華國語太差了,沒法獲得足夠多其他國家人數。不過也還是招收到了兩百多萬其他國家的年輕人進入思源集團。
這些人都會成為工程師,將來按照比例分配在各類太空飛船上。因為他們是飛船中的技術繼承者和技術開發者。如果哪一艘飛船因為特殊原因脫離了大部隊,那么這些人就是人類技術的種子。有他們在,飛船上的人類才有機會發展科技自力更生,讓人類族群蒙更好的延續下去。
至于全地球的語言學習現在也必須一致,而且十年后所有國家或者飛船之間的溝通必須使用華國的語言和文字。很多外國人不理解,認為這是文化殖民。事實上這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最有利于人類的最佳選擇。
原因很簡單,華國文字的字意穩定,字體結構穩定,而且能夠通過半個字體就能推測出全字,而且一詞知全意,這點對于通信來說這就很重要了,這能夠節省很多數據量……
這也是許多科學家共同商討出來的結果,當然思源集團的工程師所做貢獻最大,因為他們做了很多實驗和研究才得出了這個結論。雖然有些外國人還不太服這個結論,但是地球上絕大多數人都在努力學習華國語言文字,也在用華國語言進行交流進步。
所以那些少部分人的語言空間越來越小了。估計用不了多久,他們就找不到那些小語種交流了。
……
無論是地球上還是外太空都向著人類有利的一面發展,可是太陽內部開始出現了異動。
月球上的幾個太陽活動觀測站,均觀測到太陽體積似乎變大了一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