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就是有激情,這不,短短幾天的培訓,這批剛畢業的大學生就嚷嚷著要動手制造設備了。
制造設備的零部件和圖紙早就準備好了,由于都是現成的接口和接連端,幾乎用不著改裝,以他們這群人的智商完全不是問題。
感受到他們這么有干勁的氛圍,陳曉峰也被感染了,多少年了,一直孤獨的他終于迎來了團隊的力量。于是大聲宣布公司正式開工,首先按照計劃列表把里面設備清單給造出來。接著開始按組裝設備的不同來分配任務,自愿報名的形式,報名后只有一天反悔期,過期不能再換組。
很快幾個小組就建立好了,由于人才不足,后面的畢業生還沒到公司,就先進行這幾個設備的安裝了。陳曉峰因為有更大范圍的工作要做,所以他沒能參與到這些工作中去,只是偶爾有空才會過來湊湊熱鬧。由于人多了,自己一個人煮飯顧不過來,所以公司請了兩個專門負責他們的伙食,工資暫時定5500一個月,半年以后做的好的話再加工資,反正比別的地方高就行。
一個星期后,第二批學生也過來了,同樣的情況出現了,但是沒有任何意外的情況都被小智的視頻給洗腦了。一個個樂呵呵的加入到了這個毛都沒看到的破爛公司。可能是看到有同學在這干的興高采烈,他們第二天就要求分任務。可是被陳曉峰無情的拒絕了,必須培訓三天,這是規矩,不能變。
于是這群學生不情不愿的又學習了三天時間。說來奇怪,小智的教育視頻還真不是蓋的,內容多不說,還特別細,有安全教育,也有技能教育,還有思維教育,更奇葩的是有生理教育等等。但是這么多內容學下來,這群學生居然不反感了,還很樂意的接受新知識,最后大部分知識都記住了。
培訓時間一到,陳曉峰就開始給這批人分配工作。同樣的辦法,自由組隊,陳曉峰只負責給場地給圖紙資料給物資零件就行了。然后他就去干自己的活了,而這群學生居然很自覺的組成了小隊干起了工作。沒人管理,真的沒人管。就他們自己愿意這么干的。
一個月后,最后一批學生到公司了。納悶的是,他們這群人都不鬧騰了,直接下車就搬行李進了公司,然后一個個的跟陳曉峰打了聲招呼就安頓自己的床位去了。陳曉峰在那杵了幾分鐘后覺得好像沒自己什么事了,也就無語的想離開了。
正在這時,一個清爽的女孩叫住了他,“陳學長,等一下!”
“你是?”陳曉峰不確定的說。
“哼哼,好呀!陳曉峰學長,這么快就不認識我了,在我們學校是誰幫你招了那么多學弟學妹過來的?”王思源一臉俏皮的說。
“哦,哦,你看我這記性,差點把我們公司的功臣都給忘了。來來來,快請進,我可得感謝你了,要不是你那天幫忙,我都不知道找誰了。”陳曉峰一臉歉意的說到。
“感謝的話再說,你可不能忘了我就行,之前你答應我的,同意我進你公司的。”王思源盯著陳曉峰說。
“對,我可沒忘記,這不是來了嗎,住房都安排好了,你們一共是51人,都齊了。”陳曉峰拍著胸脯說。
“那還差不多,你之前不是只招工科嗎,我就怕你嫌棄我的專業,一路上還在當心這個問題呢!”王思源松了一口氣說到。
“我們公司大部分員工都必須是理工科沒錯,那是因為公司業務需要決定的,但是一個公司不可能所有職位都是理工科來干的,比如說人力資源部就最好就是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來做。咦!你不剛好是這個專業的嗎?這個部門就你做了,以后公司做大做強的人才引進就靠你了。”陳曉峰說。
“我這是提干了?來公司第一天就提干了?”王思源一臉懵逼的說。
“對,你升職了,我很肯定的告訴你。”陳曉峰鄭重聲明的說道。
于是王思源就懷著一臉不可思議的表情,來到了女生宿舍,放好行李和日用品。好半天都沒緩過來,直到陳曉峰神神秘秘的跑過來問,“王思源同學,我問你一個問題哦,為什么你們最后來的這批同學,對我們這個公司完全沒抗拒心里呢,好像過來都沒情緒似的,我都有點不太習慣了。”
“你說這個呀,我還沒跟你匯報一下這個工作,本來一開始大家心里也沒底的,后來是第一批同學和第二批同學建了一個工作群,大家在里面看到,聽到,和感受在這個群里分享,后來我們這批來的有個同學也被邀請進了這個群。于是,這一路上,他把我們所有人都加入進來了,看到里面分享的公司展望和公司管理,我們都喜歡的不得了,再三確認是真實的以后大家都非常期待加入公司。于是才有剛剛你覺得反常的那一幕。”王思源平靜的解釋到。
“原來是這樣啊,我說呢。不過你們這么多人都進了這個群怎么不拉我進去呢?我知道不更詳細點嗎?”陳曉峰酸溜溜的說。
“你不一樣嗎,我們有代溝的。”王思源一臉認真的說。
“我去,你們這是歧視老年人。”陳曉峰一臉生無可戀的說。
“好吧,我們商量一下看能不能把你拉進來,你等消息吧!”王思源慎重考慮了一下說。
“不不不,我就是開玩笑的,我進去了你們反而不太好交流,以后再建一個項目總群吧,只談工作不談別的。”陳曉峰想了一下拒絕了。
“嗯,也好”王思源也覺得這樣好些。
很快第三批學生也都學完了三天教育,正式分配工作任務,同樣的方式同樣的結果,同樣的陳曉峰不管。
王思源由于不是理工科專業,設備安裝項目做不了,只能到辦公室工作,可近期不怎么擴大員工隊伍,所以只能跟著陳曉峰設計未來公司模式。
一個半月后,在這群年輕人熱火朝天的努力工作下,清單上的設備陸陸續續安裝好了,看著一個個復雜精密的設備,怎么看都富有科技感。
安裝好的設備的小團隊,休息一下就接著下一個設備的安裝,就這些人員自覺流動的使用。很快在第三個月的月底,所有清單上的設備就位了。
下一個階段工作,就是去談項目了,同學們都自告奮勇的要去跑業務,搞的陳曉峰都覺得這是剝削了,好在他根本沒這意思心里才好受些了。
還是王思源想了一個辦法,先報名,然后由小團隊投票,再有大團隊投票,選出誰去做業務員。
這個辦法得到了所有人認可,在兩輪選舉中,六位同學被選出來了。很快這六位同學就要代表公司出去洽談業務了。
為了他們在外洽談的成功率,小智做了很多全面而富有感染力的視頻,有公司的理念宣傳和公司服務動態效果圖。最重要的是合同都做好了,而且大部分條款都是對甲方有利的,這可是一個王炸。就連陳曉峰都覺得,不說別的宣傳了,就這合同條款都是不想拒絕的誘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