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考文獻 更新時間:2022-08-12 16:15:09
- 致謝
- 7.和:協調分歧,和諧通泰
- 6.中:恰合其時,恰如其分
- 5.信:堅定信念,誠實守信
- 4.智:通明是非,知己知人
- 3.禮:尊重客戶,遵守規則
- 2.義:雪中送炭,拉人一把
- 1.仁:關愛他人,攜手并進
- “拉”“通”更契合中國文化和現實
- 3.灰度:使影響拉通的各種要素和諧的結果
- 2.妥協:使影響拉通的各種要素和諧的過程
- 1.開放:拉通是兼容并包的開放式系統
- 拉通反映了華為哲學的核心:開放、妥協、灰度
- 3.否定之否定,螺旋式上升
- 2.質量互變
- 1.對立統一
- 拉通中蘊含了哲學思想
- 第8章 拉通蘊含了哲學思想,更契合中國文化與現實
- 拉通是對各種主流運營管理理論的集成創新
- 3.TOC屬于在不穩定環境中不具備拉通能力時想實現的“推拉通”
- 2.拉通克服了TOC在管理基礎、成本、適用范圍等方面的缺陷
- 1.拉通可以兼容和發揮TOC的所有優勢
- 拉通和TOC對比
- 4.敏捷屬于不穩定環境中小范圍的快速拉通
- 3.拉通克服了敏捷在適用范圍、管控、質量、成本等方面的缺陷
- 2.無拉通,不敏捷
- 1.敏捷的產生和優勢
- 拉通和敏捷對比
- 4.精益屬于穩定業務的拉通
- 3.拉通克服了精益只適合于穩定環境的劣勢
- 2.無拉通,不精益
- 1.拉通借鑒、涵蓋了精益的優勢
- 拉通和精益對比
- 第7章 拉通是對精益、敏捷、約束理論和流程再造的集成創新
- 5.華為拉通總結:美中也有不足,人效仍有倍增潛力
- 4.推拉通
- 3.鏈拉通
- 2.內拉通
- 1.段拉通
- 拉通(2007年至今)
- 彈通(2004~2007年)
- 2.華為合同管理流程穿通案例
- 1.華為費用報銷流程穿通案例
- 穿通(2003~2004年)
- 5.打散、優化、重組各環節的工作
- 4.連通孤島和其他需要連通的環節
- 3.打破部門墻
- 2.系統規劃,瓶頸優先
- 1.改變從心開始,緊緊圍繞為客戶創造價值
- 打通(1999~2003年)
- 4.創造價值需要硬功夫、硬貢獻,拉通使價值更大
- 3.滿足客戶需求的速度,不要慢也不要快
- 2.價值由客戶決定,成就客戶就是成就自己
- 1.為客戶服務是華為存在的唯一理由
- 悟通(1996~1998年)
- 5.為活下去,舍棄利潤、借貸研發,產品從過時到領先
- 4.為活下去,掌控產品,啟動研發,不做先烈做先驅
- 3.為活下去,及時交貨和維修,買部件組裝
- 2.為活下去,代理交換機
- 1.為活下去,成立之初迷茫摸索
- 走通(1987年和1992~1995年)
- 第6章 案例:華為怎樣通過拉通實現十倍增效千倍增長
- 2.調用服務本身就是按需拉動,需要拉通
- 1.中臺的核心是服務復用
- 建設中臺也需要拉通
- 中國企業的歷史欠賬,要求補上拉通這一課
- 2.即使是數字化產生的新流程,仍要拉通
- 1.數字化有固化作用,先要通過拉通優化
- 數字化轉型的前提決定了必須提前拉通
- 3.數據流也需要拉通
- 2.拉通業務流能創造價值,沒有數字化也能進行
- 1.數字化并沒有改變通過業務創造價值的本質
- 數字化轉型的本質決定了必須拉通
- 數字化轉型的內部目標決定了必須拉通
- 5.從“中央集權”到“一線決策分權”,也是從推到拉
- 4.從大規模生產到大規模定制,是從推到拉
- 3.體驗經濟,需要拉通來支撐
- 2.迅速響應快速多變的市場需求需要拉
- 1.以客戶為中心并面向用戶,就是以價值拉動
- 數字化轉型的外部要求決定了必須拉通
- 第5章 拉通是高效數字化轉型和建設中臺的前提
- 通的水平反映真實的經營管理水平
- 7.用路和車的比喻,理解通的階段和水平
- 6.從阻力視角,反向理解通的階段和水平
- 5.從循環視角,理解通的階段和水平
- 4.從科學與藝術視角,理解通的階段和水平
- 3.從主觀與客觀的視角,理解通的階段和水平
- 2.從主動與被動、自然和人為的視角,理解通的階段和水平
- 1.每級水平的躍升
- 通的九級水平之間的核心區別
- 2.從微觀衡量通的水平
- 1.從宏觀衡量通的水平
- 怎樣衡量通的水平
- 9.推拉通(追求增長路暢通)
- 8.鏈拉通(供應鏈上路暢通)
- 7.內拉通(企業內部路暢通)
- 6.段拉通(單段流程路暢通)
- 5.貫通(全通路)
- 4.穿通(逐一通行路)
- 3.打通(除障路)
- 2.悟通(思想路)
- 1.走通(小彎路)
- 通的水平分九級,你在哪一級
- 第4章 通的水平反映經營管理的真實水平,你在九級的哪一級
- 3.如何拉通
- 2.為何拉通
- 1.何為拉通
- 拉通
- 3.如何彈通
- 2.為何彈通
- 1.何為彈通
- 彈通
- 3.如何穿通
- 2.為何穿通
- 1.何為穿通
- 穿通
- 3.如何打通
- 2.為何打通
- 1.何為打通
- 打通
- 3.如何悟通
- 2.為何悟通
- 1.何為悟通
- 悟通
- 第3章 實現拉通的“五通”方法論
- 5.成本降低,使士氣提升
- 4.安全水平提高,使士氣提升
- 3.管理難度減小,使士氣提升
- 2.技能種類增多,使士氣提升
- 1.質量提升,使士氣提升
- 士氣
- 2.質量提升,使利潤增多
- 1.成本降低,使利潤增多
- 利潤
- 5.柔性提升,使客戶體驗與滿意度提升
- 4.成本降低,使客戶體驗與滿意度提升
- 3.版本迭代快,使客戶體驗與滿意度提升
- 2.周期縮短或波動減小,使客戶體驗與滿意度提升
- 1.質量提升,使客戶體驗與滿意度提升
- 客戶體驗與滿意度
- 2.柔性增強,使版本迭代加快
- 1.周期變短或波動減小,使版本迭代加快
- 版本迭代速度
- 3.庫存減少,使管理難度減小
- 2.柔性增強,使管理難度減小
- ?1.拉,使管理難度減小
- 管理難度
- 6.安全水平提高,使成本降低
- 5.管理難度減小,使成本降低
- 4.人效提升,使成本降低
- 3.占地變小,使成本降低
- 2.質量提升,使成本降低
- 1.庫存減少,使成本降低
- 成本
- 質量提升,更加安全
- 安全
- 2.質量提升,使占地變小
- 1.庫存減少,使占地變小
- 占地
- 2.柔性增強,使人效提高
- 1.等待時間縮短,使人效提高
- 人效
- 3.柔性增強,使庫存減少
- 2.周期縮短或波動變小,使庫存減少
- 1.質量好,使庫存減少
- 庫存
- 4.周期縮短或波動變小,使柔性增強
- 3.技能種類增多,使柔性增強
- 2.延遲決策余地變大,使柔性增強
- 1.拉,使柔性增強
- 柔性
- 周期越短或波動越小,延遲決策余地越大
- 延遲決策的余地
- 批量減小,使技能種類增多
- 技能種類
- 2.等待時間變短,使周期縮短且波動變小
- 1.批量減小,使周期縮短且波動變小
- 周期及其波動
- 批量減小,使等待時間變短
- 等待
- 批量減小,使質量提升
- 質量
- 第2章 拉的16個優勢
- 3.從推到拉,更省力省心、更高效精干
- 2.推被喜歡的因素,拉也有
- 1.推的先天缺陷,拉沒有
- 從推到拉,質的飛躍
- 3.拉的產生歷史
- 2.拉的定義
- 1.時代呼喚拉
- 拉應運而生
- 4.推會導致批量增大
- 3.推式系統周期不變的假設不符合現實
- 2.推會導致信息流和物流不同步
- 1.推式系統前后兩個環節缺乏有效的信息傳遞
- 推有先天缺陷
- 3.對管理水平和自制力的要求都低
- 2.利益驅動
- 1.簡單省事
- 為什么那么多人喜歡推
- 7.辦公事務里的推
- 6.售后服務里的推
- 5.供應里的推
- 4.銷售和渠道里的推
- 3.研發里的推
- 2.計劃里的推
- 1.在生產現場更能直觀感受推
- 我們被推包圍著
- 什么是推
- 第1章 從推到拉,革命性的飛躍
- 引言 十倍增效千倍增長的珍貴史料和寶貴經驗
- 前言 暢通才有生命力
- 推薦序三 拉通:運營邏輯的一次哲學性升級
- 推薦序二 數智化和VUCA時代管理理論創新的重要探索
- 推薦序一 拉通:高效協作、高效增長難以繞開的底層邏輯
- 作者簡介
- 版權頁
- 封面
- 封面
- 版權頁
- 作者簡介
- 推薦序一 拉通:高效協作、高效增長難以繞開的底層邏輯
- 推薦序二 數智化和VUCA時代管理理論創新的重要探索
- 推薦序三 拉通:運營邏輯的一次哲學性升級
- 前言 暢通才有生命力
- 引言 十倍增效千倍增長的珍貴史料和寶貴經驗
- 第1章 從推到拉,革命性的飛躍
- 什么是推
- 我們被推包圍著
- 1.在生產現場更能直觀感受推
- 2.計劃里的推
- 3.研發里的推
- 4.銷售和渠道里的推
- 5.供應里的推
- 6.售后服務里的推
- 7.辦公事務里的推
- 為什么那么多人喜歡推
- 1.簡單省事
- 2.利益驅動
- 3.對管理水平和自制力的要求都低
- 推有先天缺陷
- 1.推式系統前后兩個環節缺乏有效的信息傳遞
- 2.推會導致信息流和物流不同步
- 3.推式系統周期不變的假設不符合現實
- 4.推會導致批量增大
- 拉應運而生
- 1.時代呼喚拉
- 2.拉的定義
- 3.拉的產生歷史
- 從推到拉,質的飛躍
- 1.推的先天缺陷,拉沒有
- 2.推被喜歡的因素,拉也有
- 3.從推到拉,更省力省心、更高效精干
- 第2章 拉的16個優勢
- 質量
- 批量減小,使質量提升
- 等待
- 批量減小,使等待時間變短
- 周期及其波動
- 1.批量減小,使周期縮短且波動變小
- 2.等待時間變短,使周期縮短且波動變小
- 技能種類
- 批量減小,使技能種類增多
- 延遲決策的余地
- 周期越短或波動越小,延遲決策余地越大
- 柔性
- 1.拉,使柔性增強
- 2.延遲決策余地變大,使柔性增強
- 3.技能種類增多,使柔性增強
- 4.周期縮短或波動變小,使柔性增強
- 庫存
- 1.質量好,使庫存減少
- 2.周期縮短或波動變小,使庫存減少
- 3.柔性增強,使庫存減少
- 人效
- 1.等待時間縮短,使人效提高
- 2.柔性增強,使人效提高
- 占地
- 1.庫存減少,使占地變小
- 2.質量提升,使占地變小
- 安全
- 質量提升,更加安全
- 成本
- 1.庫存減少,使成本降低
- 2.質量提升,使成本降低
- 3.占地變小,使成本降低
- 4.人效提升,使成本降低
- 5.管理難度減小,使成本降低
- 6.安全水平提高,使成本降低
- 管理難度
- ?1.拉,使管理難度減小
- 2.柔性增強,使管理難度減小
- 3.庫存減少,使管理難度減小
- 版本迭代速度
- 1.周期變短或波動減小,使版本迭代加快
- 2.柔性增強,使版本迭代加快
- 客戶體驗與滿意度
- 1.質量提升,使客戶體驗與滿意度提升
- 2.周期縮短或波動減小,使客戶體驗與滿意度提升
- 3.版本迭代快,使客戶體驗與滿意度提升
- 4.成本降低,使客戶體驗與滿意度提升
- 5.柔性提升,使客戶體驗與滿意度提升
- 利潤
- 1.成本降低,使利潤增多
- 2.質量提升,使利潤增多
- 士氣
- 1.質量提升,使士氣提升
- 2.技能種類增多,使士氣提升
- 3.管理難度減小,使士氣提升
- 4.安全水平提高,使士氣提升
- 5.成本降低,使士氣提升
- 第3章 實現拉通的“五通”方法論
- 悟通
- 1.何為悟通
- 2.為何悟通
- 3.如何悟通
- 打通
- 1.何為打通
- 2.為何打通
- 3.如何打通
- 穿通
- 1.何為穿通
- 2.為何穿通
- 3.如何穿通
- 彈通
- 1.何為彈通
- 2.為何彈通
- 3.如何彈通
- 拉通
- 1.何為拉通
- 2.為何拉通
- 3.如何拉通
- 第4章 通的水平反映經營管理的真實水平,你在九級的哪一級
- 通的水平分九級,你在哪一級
- 1.走通(小彎路)
- 2.悟通(思想路)
- 3.打通(除障路)
- 4.穿通(逐一通行路)
- 5.貫通(全通路)
- 6.段拉通(單段流程路暢通)
- 7.內拉通(企業內部路暢通)
- 8.鏈拉通(供應鏈上路暢通)
- 9.推拉通(追求增長路暢通)
- 怎樣衡量通的水平
- 1.從宏觀衡量通的水平
- 2.從微觀衡量通的水平
- 通的九級水平之間的核心區別
- 1.每級水平的躍升
- 2.從主動與被動、自然和人為的視角,理解通的階段和水平
- 3.從主觀與客觀的視角,理解通的階段和水平
- 4.從科學與藝術視角,理解通的階段和水平
- 5.從循環視角,理解通的階段和水平
- 6.從阻力視角,反向理解通的階段和水平
- 7.用路和車的比喻,理解通的階段和水平
- 通的水平反映真實的經營管理水平
- 第5章 拉通是高效數字化轉型和建設中臺的前提
- 數字化轉型的外部要求決定了必須拉通
- 1.以客戶為中心并面向用戶,就是以價值拉動
- 2.迅速響應快速多變的市場需求需要拉
- 3.體驗經濟,需要拉通來支撐
- 4.從大規模生產到大規模定制,是從推到拉
- 5.從“中央集權”到“一線決策分權”,也是從推到拉
- 數字化轉型的內部目標決定了必須拉通
- 數字化轉型的本質決定了必須拉通
- 1.數字化并沒有改變通過業務創造價值的本質
- 2.拉通業務流能創造價值,沒有數字化也能進行
- 3.數據流也需要拉通
- 數字化轉型的前提決定了必須提前拉通
- 1.數字化有固化作用,先要通過拉通優化
- 2.即使是數字化產生的新流程,仍要拉通
- 中國企業的歷史欠賬,要求補上拉通這一課
- 建設中臺也需要拉通
- 1.中臺的核心是服務復用
- 2.調用服務本身就是按需拉動,需要拉通
- 第6章 案例:華為怎樣通過拉通實現十倍增效千倍增長
- 走通(1987年和1992~1995年)
- 1.為活下去,成立之初迷茫摸索
- 2.為活下去,代理交換機
- 3.為活下去,及時交貨和維修,買部件組裝
- 4.為活下去,掌控產品,啟動研發,不做先烈做先驅
- 5.為活下去,舍棄利潤、借貸研發,產品從過時到領先
- 悟通(1996~1998年)
- 1.為客戶服務是華為存在的唯一理由
- 2.價值由客戶決定,成就客戶就是成就自己
- 3.滿足客戶需求的速度,不要慢也不要快
- 4.創造價值需要硬功夫、硬貢獻,拉通使價值更大
- 打通(1999~2003年)
- 1.改變從心開始,緊緊圍繞為客戶創造價值
- 2.系統規劃,瓶頸優先
- 3.打破部門墻
- 4.連通孤島和其他需要連通的環節
- 5.打散、優化、重組各環節的工作
- 穿通(2003~2004年)
- 1.華為費用報銷流程穿通案例
- 2.華為合同管理流程穿通案例
- 彈通(2004~2007年)
- 拉通(2007年至今)
- 1.段拉通
- 2.內拉通
- 3.鏈拉通
- 4.推拉通
- 5.華為拉通總結:美中也有不足,人效仍有倍增潛力
- 第7章 拉通是對精益、敏捷、約束理論和流程再造的集成創新
- 拉通和精益對比
- 1.拉通借鑒、涵蓋了精益的優勢
- 2.無拉通,不精益
- 3.拉通克服了精益只適合于穩定環境的劣勢
- 4.精益屬于穩定業務的拉通
- 拉通和敏捷對比
- 1.敏捷的產生和優勢
- 2.無拉通,不敏捷
- 3.拉通克服了敏捷在適用范圍、管控、質量、成本等方面的缺陷
- 4.敏捷屬于不穩定環境中小范圍的快速拉通
- 拉通和TOC對比
- 1.拉通可以兼容和發揮TOC的所有優勢
- 2.拉通克服了TOC在管理基礎、成本、適用范圍等方面的缺陷
- 3.TOC屬于在不穩定環境中不具備拉通能力時想實現的“推拉通”
- 拉通是對各種主流運營管理理論的集成創新
- 第8章 拉通蘊含了哲學思想,更契合中國文化與現實
- 拉通中蘊含了哲學思想
- 1.對立統一
- 2.質量互變
- 3.否定之否定,螺旋式上升
- 拉通反映了華為哲學的核心:開放、妥協、灰度
- 1.開放:拉通是兼容并包的開放式系統
- 2.妥協:使影響拉通的各種要素和諧的過程
- 3.灰度:使影響拉通的各種要素和諧的結果
- “拉”“通”更契合中國文化和現實
- 1.仁:關愛他人,攜手并進
- 2.義:雪中送炭,拉人一把
- 3.禮:尊重客戶,遵守規則
- 4.智:通明是非,知己知人
- 5.信:堅定信念,誠實守信
- 6.中:恰合其時,恰如其分
- 7.和:協調分歧,和諧通泰
- 致謝
- 參考文獻 更新時間:2022-08-12 16: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