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拉通:華為十倍增效千倍增長的橫向邏輯
- 朱相鵬
- 1858字
- 2022-08-12 16:14:15
推薦序一 拉通:高效協作、高效增長難以繞開的底層邏輯
增長和增效通常是企業經營管理的主要目標。只重視增長容易導致“虛胖”,只重視增效容易造成效益收縮,因此“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為了適應這一需要,本書提出了“增效增長”的思想,即增效地增長,在增長的同時增效;論證了增效增長具有可行性,即如果把增效用于研發、市場、銷售等能夠助力市場擴張的環節以及這些環節之間的協作,則能促進增長。能做到增效增長的企業,體質健康,具有持久的核心競爭力;不能做到增效增長的企業,將很容易被市場淘汰。
增效增長不容易實現,最基本的,它需要相關人員高效協作。在當今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工作者分散在各部門、全國甚至世界各地,不能經常見面溝通,要提高包括知識工作者和體力勞動者在內的所有人的跨部門協作效率,是個巨大的挑戰。
所幸,中國出現了優秀的案例,華為就是典范。華為近20萬名員工隨著業務遍及170多個國家和地區,研發、市場、銷售、供應、生產、交付、服務等部門相互協作,管理難度之高不言而喻。華為投入巨資廣拜全球名師虛心學習,扎實打造先進的管理體系,實現跨部門高效協作和十倍增效八千余倍增長的發展歷程,已成為中國企業發展史上珍貴的史料,其經驗值得學習。只有在邏輯上可行才有可能在現實中實現,只有掌握了底層邏輯才能系統地借鑒經驗,因此本書不但還原了這一發展歷程,還從中揭示了鮮為人知的提高協作效率、實現高效增長的底層邏輯,并提煉出了可復制的實用方法論,作者把這種底層邏輯和方法論總結為“拉通”。
從運營管理的原理上看,要想實現高效協作、高效增長,難以繞開“拉”“通”。
從“拉”看,拉能使部門內部的工作和跨部門的協作,都聚焦于為客戶乃至最終用戶創造他們真正需要的價值,避免了從源頭上出現方向性的浪費和低效。面對如今日益個性化、多品種小批量的市場需求,本書分析了推具有使批量增大、信息流和物流不同步??等先天缺陷,并論證了批量增大是周期乃至效率的隱形障礙;此外,本書借用“力的三要素”層層推導,論證了從推到拉,無論是對外部的客戶體驗與滿意度??還是對內部的??營效率、質量、成本、交付周期、利潤、士氣,總共在16個方面都會帶來顯著的改進。面對個性化需求,要想高效,就很難繞開拉,要么全部采用拉式,要么推拉結合但以拉為主。
從“通”看,暢通程度越高,效率就越高。本書一方面提出了實現拉通的“五通”方法論。其中,特別重要的是指出了:具有小批量乃至逐一運行即“穿通”的能力,是在多品種小批量甚至單個定制的需求環境下提升效率的核心;即使要按批量作業,即“彈通”,也可以通過縮小批量來縮短周期,提高效率。此外,針對企業經營真實管理水平評價難的問題,本書從宏觀、微觀兩個維度,并從“通”的角度評價了企業經營管理的真實水平,明確提出了九級水平中任意相鄰兩級之間的核心區別。其中,“推拉通”是最高水平,需要企業在能初步拉通的基礎上,根據快速增長等要求推拉結合。從推到拉,再到推拉結合,是否定之否定、螺旋式上升,蘊含了辯證法思想。方法論中的“五通”和通的九級水平,都以“通”結尾的詞語命名,既方便理解,又蘊含了中國文化。這樣,本書為企業的經營管理建立了一整套比較客觀、明確、簡潔、易懂的評價標準,方便各類企業對號入座,看清并牽引后續每一階段的改進?!巴ā钡乃經]有提升,就意味著協作效率難以真正提升。
此外,本書還從本質上分析了對“拉通”的常見誤解,指出企業不是一上來就能實現“拉通”,而是應該按照“通—拉—通”螺旋式上升的過程去實現,通的是路,拉的是車,暢通的是建立了交通規則之后的路上的車。
??工業工程(IE)基本上是與拉通、精益、敏捷等運營管理理論關系最密切的專業,作者是該專業國內最早的畢業生之一,且一直從事本專業的研究和企業實踐。很高興看到本專業的畢業生能在實踐中潛心鉆研并總結成書。本書邏輯嚴密,理論自成體系,創新性和實用性兼具,邏輯、方法論、案例互相對應、契合,有助于企業較快、較低成本地掌握華為等杰出企業跨部門自動高效協作經驗背后的邏輯,從而實現自己的增效增長。
本書不但適合已走上發展正軌的企業的創始人、高管,以及對效率提升、部門協同感興趣的管理者和員工閱讀,而且適合作為高校教科書或教輔材料,供工業工程以及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物流管理、管理信息系統等經管專業的在校師生學習、參考。祝賀《拉通:華為十倍增效千倍增長的橫向邏輯》出版,期待更多的企業、師生早日從“拉通”理論中受益!
鄭力
清華大學副校長、教授
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教育部工業工程類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
2022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