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孩子最好的玩具:陪孩子走過3-6歲成長關鍵期
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自序
關于“人之初,性本善”還是“性本惡”,千百年來無數人卷入思考、辯論。無論正方還是反方,其情切切,其言鑿鑿,最終卻誰也沒說服誰。
看著眼前這個小人兒,忽然覺得多余。
也許,它壓根兒就是個偽命題。
幼兒呱呱墜地時,是一張多純潔的白紙啊,壓根兒沒有是非善惡的分辨心。他們是人間初來乍到的客人,不懂規矩,不諳法則,所以直截了當,直奔主題。你滿足他,他便滿心歡喜,你阻逆他,他便不甚開心。
他們天真、莽撞,常常和大人發生齟齬,因著諸多的不自由和不對等,往往不自覺地陷入與大人的較量中。
我的寶貝笛笛,剛認識時他是“審時度勢”的。但是很快,他不再約束自己,耍盡各種所謂的“伎倆”,每隔一陣就折騰一番,肆無忌憚、任性妄為。我遇強則強,逐漸練就“專制強悍的嘴臉”。“相愛相殺”沒有我們這樣劇烈的。
在較量中,他輪番嘗試抗爭、迂回與合作,慢慢總結“人間”法則。我則在較量中,觀察、刺激與引導,令他收獲快樂,并逐漸成長。
較量是最有效的訓練。較量,是孩子行走人間的一種膽量,一種勇氣,一種呼之欲出的控制力。我們須懷著慈悲,對這較量不予粗暴定性。冷靜、審慎,在較量中將樂觀、積極、正直和善良傳輸給他,將禮節、理智和謙遜傳導給他,將自私、頑固和暴虐的壞處告訴他,再把親情和友愛的美好展示給他。
把較量變為成長和進步的階梯,是我們該做的。
生活中,笛笛是個很難搞定的人。為什么難搞定?我想與我們的想法相悖有關。“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在大人諸多要求和制約下,他“曲線救國”想出了很多點子,有著無窮無盡的“對策”。而大人,常常需要大開腦洞,才能在一次次交鋒中不致敗北。
這是多好的思維訓練。
我們只有這樣看問題,問題才顯出它的意義。
然而更多時候他是天使。不論我多執著、拂他的心意,過后他仍會對我跟前跟后,捐棄前嫌。
“媽媽,我要是上大學了,想你怎么辦?”那天,他憂心忡忡地問我,提前為離開媽媽而擔憂。
“你想我的時候,我就會出現。現在,我們要過好每一天才是,你不是說過嗎現在開心才最重要。”
“是的,媽媽,我們在一起可開心了。”
無論如何,他確實令我傾倒。
余昧
2018年8月于黃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