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艱巨的學習任務
- 你是孩子最好的玩具:陪孩子走過3-6歲成長關鍵期
- 余昧
- 1142字
- 2020-09-29 15:12:12
周日趕到村子,家里沒人。撥奶奶的手機,卻在廚房里響起了鈴聲,只得往村子里盲目地走去。熱心的鄰居大嬸告訴我,奶奶帶著笛笛去藥店了,往前再往左。
他爸爸正好打來電話,提醒我,他們應該是去教堂做禮拜了,往前再往右。
往左還是往右?我一邊走一邊思量,最后決定往右。藥店雖是最新情報,但一般不會久留,教堂卻是奶奶固定禮拜的地方,把這條路摸熟了,以后便利。
一位和善的大姐迎過來問我找誰,我說找某某時,她熱心地問:“你是她兒媳吧?她來過,走了有一會兒了。”
“啊,謝謝了。”他倆來過,我似乎在同一時間聞到了他倆的氣味。
到家時,他們已經在等我了。笛笛變得主動,指著墻上掛著的書包告訴我,這次家庭作業多,寫阿拉伯數字“3”和漢字的筆畫“撇”。“這些我都會。”末了他神氣地說。
既然都會,為什么還等媽媽?他嘿嘿地笑著,奶奶替他回答:“他就要等媽媽來。”
我摸了摸他的頭,拉開椅子讓他坐下。新家的裝修還沒有完工,暫時不能生活在一起,作業自然成了笛笛的借口。其實,祖孫倆都是在寂寥中長久浸泡的人,都散發著清冷孤單的味道。只有我到來時,家里的涼意才被擠出去一些。
笛笛拿出一本田字格,見我打量著他,便低頭快速地寫起“3”來,寫得歪歪扭扭,卻是他能做到的最好狀態了。對其中特別丑的,我們商量著挑出一些來重新寫。“撇”沒有障礙,雖然長長短短的,但在自鳴鐘嘀嗒的走動聲中,很快就完成了。笛笛舒出一口氣,得意地望著我。
“還有算術本上的盤示圖,”笛笛忽然想起,如臨大敵,“媽媽,這個我是真的不會。”我告訴他,像上次一樣,盤示圖上方寫了幾,下方便畫幾個“0”。他說那好吧,便咬緊牙關用力地畫呀畫。有時畫著畫著,便忘了數個數,一直畫下去。有些“0”畫得很大,當媽媽提醒之后,他往往在下面寫出一串很小很小的,像大珠小珠被匠人的小徒弟串得歪歪扭扭的。我忍俊不禁,這個從不會到會的過程,是多么艱難而有趣啊。
當他畫完了“0”,就該吃中飯了。吃著吃著,他便開始念叨著要看電視。我突然犯了貪心,說不行啊,媽媽得教你寫“4”和“5”,按老師上課的進度,它們是下周的家庭作業。
他變得消極。“4”字沒寫兩行,便推說要睡覺,并做出一副打瞌睡的樣子。
我的寶貝是天生的表演系學生。我在心里苦笑著,這還是自我保護最婉轉的方式。忽然想起自己定下的規矩不做沉重學業的代言人!看,我不自覺就要露出廬山真面目了。
為了逃避額外的作業,笛笛對媽媽竟沒有半點兒留戀,徑直上樓去了。
在回家的路上,我把笛笛前前后后的表現尋思了數遍。
他從蒙昧狀態與我結緣,我要負責他的生活品質和成長所需的營養供給,使他快樂、自信和善良,對進步和成長持有飽滿的熱情,對觸及的一切充滿正直的友善,一直到他人格逐漸完善乃至獨立。
這才是我該重視的題海。
而目前,我是他“失而復得”的母親,不是艱巨的學習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