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一次家庭作業
- 你是孩子最好的玩具:陪孩子走過3-6歲成長關鍵期
- 余昧
- 915字
- 2020-09-29 15:12:12
我們正赴一場宴請。
剛到酒店,便接到笛笛的電話。他奶聲奶氣地說老師布置了作業,自己不會做。別無選擇,我轉身便往外走。他爸爸說吃一點兒再去吧,沒那么急。
我說不了,孩子不急我急呢。
心里其實很竊喜。與孩子相處,遠比應酬一群結構復雜的社會人快樂,笛笛真是天使,幫我逃離了一場繁文縟節。
趕到時,笛笛和奶奶剛吃好晚飯。見到我,他就拿過書包。
所謂一切從零開始,這第一次的家庭作業就是畫“0”。算術本上,畫了整整一面的盤式圖,圖的上方寫著不同的阿拉伯數字,笛笛需要在下邊的豎線上畫出同等數量的“0”,以代表算盤珠子。
天曉得一個中規中矩的“0”寫起來有多難。我們大手握小手地把筆,“0”倒是寫圓了,可小手疼得不行。于是握松些,讓他的小手來主導運行,筆畫變得扭曲,形態也各異起來。
時隔太久,我已記不清當初女兒上幼兒園時的情景。笛笛上的這家幼兒園,環境好,硬件設施不錯,老師特別敬業??墒侵邪啾悴贾眉彝プ鳂I,是不是早了些?看著他握筆的艱難,心里不由得犯嘀咕??墒抢蠋煵贾昧?,大人只好配合。我告誡自己,這作業完成便是功德,不準提什么“精益求精”。
終于寫完了??粗切?”有如大珠小珠落玉盤,我們相視而笑,像打了場大大的勝仗。
看到笛笛露出喜悅的表情,我才確信,這份作業有了正面的意義。
隔了一天,又來電話了我又幸免于一場應酬。
這回寫“2”!
“2”是我啟蒙時期的第一個心理陰影。當年我的老師硬說它長得像鵝,我很納悶,怎么就像鵝了?“2”的下橫那么小,怎么也不像鵝肥肥的肚皮,百思不得其解,還為那個優雅的鵝頸吃了不少苦頭。
真是怕什么來什么,我心里犯怵。把著笛笛的小手寫了幾遍,說了一些書寫的規律。他似懂非懂地應著,一副揣著糊涂裝明白的樣子。聯想到“像鵝”一說,所謂規律無非是大人自作聰明的總結,抽象、難懂,于他幾近空談。索性在字格邊緣將“2”字必經之處標上黑點,囑咐他行筆時一定要經過它們。笛笛那支立場不堅定的鉛筆有了軌跡可循,搖搖晃晃,居然能寫得八九不離十。于是繼續標黑點……
寫了不到半頁,他便自己標黑點來寫了。
寫到還剩三分之一時,他索性連黑點也省略,直接寫了出來。
“2”竟成了我人生中最成功的教學案例。
大概所謂成功的教學,都是萬幸地有著一個悟性極高的學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