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原生”的一家三口
- 你是孩子最好的玩具:陪孩子走過3-6歲成長關鍵期
- 余昧
- 1090字
- 2020-09-29 15:12:12
不止一個朋友告訴我,笛笛長得像我。另一撥朋友則說,我和笛笛爸爸越看越像了。一位同時見到我們仨的朋友說,我們看起來就像原生的一家三口。
事實上,長相只是天意。情感融洽的一家人,個人形象再怎么迥異,看起來都是溫婉和諧的,何況我們的相處比許多原生家庭更和美、更溫馨。
大姨也知道了我們關于垃圾桶的故事。看來與笛笛相處確實讓我由衷地幸福,自然而然地在與姐姐的閑談中,把這些細節說漏了嘴。
趁著周末,我帶笛笛去看望父母。他對于新的外公外婆很喜歡,跟前跟后地喊著。
大姨一家也到了。他跟大姨早已熱絡,玩鬧的時候,大姨突然調侃:“這么好的孩子,哪里來的?”
笛笛老實地回答:“我是垃圾桶里撿來的。”
“是那只彩色垃圾桶嗎,紅色的?”大姨盯著他的臉,欣賞著他認真又稚氣的表情。
“是的,就是那只。”他并不介意大姨的知情。只有我在心里詫異,記得上次他確認的垃圾桶是綠色的吧?
“這么好的孩子,我也想去撿一個。”大姨一把將他攬進懷里,歡喜地揉著他的短發。
“沒有了,大姨。”他說著,一把掙脫大姨的懷抱,轉身就抱住我。大姨先是一愣,等到悟出他的意思,把頭搖得像撥浪鼓。
吃完晚飯,我們回到舊居。一邊看動畫片,一邊談論著爸爸:“要是爸爸在就好了,可以一起散步,一起逛超市……”
笛笛忽然轉頭盯著我:“媽媽,你之前幾年去哪兒了?我一直在找你。”
“啊……我,我上班,我……”我想說因為上班太忙了,又覺得不如說給姐姐陪讀好,卻怕他怪媽媽偏心,便支支吾吾,不知如何回答。
在這關鍵的時候,“叮叮叮……”手機響起了微信視頻的邀請聲,是爸爸撥來的。我倆一齊撲上去,點開了那個綠色的按鈕。
爸爸剛剛吃完晚飯回到賓館:“他們還在繼續,我不管了,趕回來看你們。”
“我們是在外婆家吃的晚飯。”我們倆幾乎異口同聲,對著手機里的他喊。
爸爸突然定在那里。
“咦,爸爸怎么不說話?”笛笛問。
“別是鏡頭卡住了吧?”我說。
“不對,我們兩個都在動,只有爸爸不動了。”我們倆在這邊你一言我一語地猜測著,爸爸這時抬起手腕擦了一下眼睛。
“媽媽,手機沒卡。爸爸動了,啊,爸爸哭了!”笛笛意外地驚叫。
我也看出來,這個男人是被我們擠著搶鏡頭的樣子觸動,一時間沒有抑制住。“爸爸沒有哭,爸爸是太高興了。想你們,爸爸好想你們。”他說著,又抹了一下眼睛。
看著鏡頭內外的父子倆,想到他們曾經的相依為命,忽然心酸不已。因為太小,父母離異的三年里,笛笛有兩年是跟著爸爸在外游歷、奔波的,直到要上幼兒園才托付給奶奶。笛笛雖然聰明乖巧,但年紀太小、嗷嗷待哺,又三天兩頭生病,兩人不知吃了多少苦頭。
過去的三年我竟自在清靜地逍遙,完全不知道他們的艱辛。難怪剛才笛笛質問時,我只能囁囁嚅嚅,無言以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