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自序

一直認為,將自己的文字按寫作時間編輯成冊是件冒險而愚蠢的事,所以在編輯時斷斷續續,時動時停,思想上總在不停反復。但轉念一想,既然是完整的人生,誰又能抹掉自己最初那幾行歪歪斜斜的腳印呢?至今我還清晰地記得,當年那個因為在縣報上發表了第一篇文章,而興奮得在田野上奔跑的少年的身影……在隨筆《恍惚中的明白》里,我幾乎動情地敘述了這件事。

重讀自己這些叫作散文、隨筆的文字,我還是微微有些吃驚:一是感嘆自己寫得如此斑斕而駁雜;二是詫異我的靈魂最初只有在一個想象的世界里才能得以安妥與舒坦,而這無疑只有靠小說創作才能實現——事情在我成長的過程中顯然發生了變化。有一段時間我與現實保持的緊張關系,讓我患得患失,結結巴巴。我的散文或許就是這樣的產物。

我認為,散文文體只是人們基于對散文事實的一種認識,這種事實并不是散文的本來面目。什么樣的形式符合我們真誠而有意味的思想表達,實際上是沒有人為的界定和規矩的。后來許多的散文觀念都是一些有趣命題。任何時候散文都在場,也沒有完全的原生態。作品形成的本身就是一種過濾。人們喜歡樹立標桿,所以大家就把那當成了標桿。我讀散文,全然在于喜歡,當然那里面也有著我的眼光和審美。

但散文終是有一種精神的。這種精神是人們在文字中能感受到和觸及的,是作者藝術靈魂與生命精神和諧完美的統一。它是藝術,更是個性,是良知和立場。它所昭示的一種直擊心靈的東西,能打動人、震撼人、感染人,給人以人生的撫慰、疼痛與喜悅。散文是作者的心靈史,它是作者心靈的坦露。這種坦露應有的尺度即是藝術和人生的尺度,它的生長性應該是伴隨作者一生的。它追求的自由也應該有一種高貴的自由。

好的散文一定有好的語言。這種語言應該有一種節奏感,有緩慢與迅疾的節奏之分。我比較傾向于緩慢的語言。像電影過膠片一樣,語言緩慢的節奏有力地呈現生命的時間和空間,定格或者拉長。它會形成一定的、有足夠分量的藝術氛圍,使人感覺到撲面而來的藝術芬芳,還有一種藝術的滿足感。我這樣想著,實際上卻沒有完全做到——但在語言迷宮里,我發覺我充分地感知自己的存在,從而越來越熟悉了自己。

“我手寫我心。”無論是站在故鄉的屋檐下,用青澀的眼光打量故鄉和故鄉之外的山水草木,感受人間冷暖、世態炎涼,還是突然拉開我肉身與故鄉的距離,轉身與回望、沉淀與奔涌、祭奠與膜拜,每一次對故鄉的習慣性的凝望,都讓我感到我與故鄉,與故鄉父老鄉親、兄弟姐妹的親情里深深浸透的那種人性的疼痛、隱忍和希冀,早已深刻地烙印在我逐漸成長的心靈上,成了我擺脫不了的生命胎記。

故鄉是我散文創作的永恒母題。流轉于京城、故鄉與異地,我感受到自然的一切物象、人生與藝術,淺薄地書寫華麗與滄桑、悲痛與欣喜……或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一冊在手,處處河山,或簡簡單單著眼于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寫物狀物,論人及人,我都率性而為。盡管這能讓人看出我散文寫作的堅守與流變,但一下筆,我的性格還是驅使我“迅速”了起來,這是我無法改變的。

寫作有時就這樣充滿宿命。

曹丕說:“文以氣為主……不可力強而致。”跟我打過麻將的人都知道,我打麻將憑的是手氣。手的氣息。那渾然天成的手的氣息順暢了、圓融了,我就會護住那一團氣,快樂地打下去。我實在不會什么章法。但我知道那一團氣是什么。

好的散文應該也有一團氣。

是為序。

徐迅

2018年6月26日,北京寓所

品牌:安徽文藝
上架時間:2020-02-20 11:45:48
出版社:安徽文藝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安徽文藝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乡县| 华阴市| 高邑县| 平昌县| 泾阳县| 临沂市| 赣榆县| 永康市| 茌平县| 河北区| 墨竹工卡县| 高青县| 临邑县| 高密市| 沙湾县| 正蓝旗| 横山县| 平邑县| 临潭县| 石阡县| 靖宇县| 刚察县| 贵德县| 浦东新区| 任丘市| 和平县| 泰来县| 泸水县| 监利县| 五台县| 福州市| 酉阳| 开封市| 长宁县| 亳州市| 梁平县| 鲜城| 武定县| 准格尔旗| 新乐市| 桐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