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懷念鄉村
- 徐迅散文年編:雪原無邊
- 徐迅
- 1293字
- 2020-02-20 11:46:14
天空陰陰沉沉,鄉村在淅淅瀝瀝的雨中漸漸朦朧。蒙蒙雨絲,散發出一股股梅子香,縷縷地纏繞在人們的心頭。許多日子過后,我發覺相思草茁壯其中,早已覆蓋了塵世的喧囂。其時我非常渴望走進故鄉——走進鄉村,懷念鄉村。
懷念鄉村也是一種情愫。
我土生土長在鄉村,二十幾歲的年華風餐雨露,日浸月潤,當然布滿了泥土。所以在城市里,無論是陽光燦爛的晴天,還是陰雨連綿的季節,鄉愁的夢,總是沉甸甸的在心里盛不下;不論是愉快的日子,還是憂傷的時候,鄉村就如一幅凹凸有致的版畫,紋理清晰地浮在我寬闊的額際。我總覺得鄉村的歷史如一冊冊發黃的族譜,或開或合,或進或出;或生或老,或病或死,父老鄉親的人生簡單得就像山野里的一蓬蒿子草,長了瘋割,割了瘋長……雖然我也出入一幢幢摩登大樓,人模狗樣地戴著近視眼鏡,穿著牛仔褲,甚至煞有介事地待在某一座紅門大院、高等學府,自我感覺四肢靈活,應付自如。但在某種等級森嚴的場合,我還是聽見大腿上沒有洗盡的泥土剝剝有聲,紛然墜落在人家打蠟的地板或紅氍毹上。當別人沉默不言或轉移話題,我更自覺成了一束被人碾下稻穗的草把……
我的二十幾歲的鄉村歷史泥土噴香!
我的鄉村位于長江北岸,那被人稱為吳頭楚尾的一道十八里長崗。那里平緩起伏的是丘陵。大片的丘陵上有山、有水、有稻田,長滿松樹,也長滿蒿子草,長滿了莊稼。鄉村人一年四季忙忙碌碌。在鄉村的那些日子里,我曾將上身脫得光滑溜哧地勞作在田野,太陽無情地將我的脊背鞭打出條條紅痕;我曾在幾十里山路挑一擔松柴,似是挑一座沉重的大山;我曾流浪在異鄉,躺在人家滿是虱子的床上,讓虱子咬了一夜天光;我還曾坐在人家新姑爺的宴席上,喝著大碗大碗的喜酒……鞠躬一般收割田野的稻子,我一拜一磕,宗教般的虔誠讓我似有頓悟。我發覺鄉村雖然貧窮落后,但于我卻有一種斬不斷、理還亂的情愫。當外出坐在車子上,我總是那么急切地打開窗戶,嗅著鄉村濃濃的稻花香,淡淡的麥黃風,剛剛離開鄉村,卻又焦急地盤算著歸期……黃昏的時候,獨行于所謂城里的街道上,看見池塘里浮動的幾只白鵝嬉戲,默默尋找自己歸去的彼岸,我就會想,那岸便是我的鄉村,那白鵝該是我眷念的一顆心吧?城市的塵土,就這樣會經常疲憊我的一肩行囊。鄉村,又總是在呼喚我歸去來兮!
記得那年在向海南“趕海”的浪潮里,有許多人就勸我告別鄉村。但流浪如我,總害怕失去歸宿的腳窩,終是沒有成行。那時我就清楚地知道,我只是鄉村草坪上放飛的一只風箏。是鄉村晴朗天空中回旋的一只鴿子。無論飛得多高走得多遠,我的根牢牢地系在鄉村,我的窩只能安穩地壘在鄉村的屋檐下……我只能做鄉村永沒出息的兒子!這樣的兒子,即便躺在城里熾白熾白的日光燈下,他的意識里結出的也還是小農經濟的果子,而且每一顆都沉重得壓彎了他思鄉的樹枝;在心里非常凄苦的時候,也只有這片樹枝綴滿的鄉村之夢,才能成熟他那難分難離、難舍難棄的鄉情之果……鄉村歷史源遠流長,我們都從那一條水里游來,鄉村早已是我們倦航時寧靜的港灣,是供我們試游時的蔚藍色的海洋——我們常常告別鄉村,那是因為我們的生活不能僅僅只有寧靜和蔚藍,我們總是希望生活多一份顏色,人生多一點躁動吧?……
1990年10月21日,安徽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