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分田
1982年,粵西的一個邊沿小鎮。
張若維已經重生回來半個月了,對于周邊的一切仍舊覺得很不真實。
斑駁的土墻,吱呀作響的老舊家具,空氣中彌漫著柴煙和泥土的質樸氣息……
走出房門,映入眼簾的是好山好水好貧窮。
作為兩省交界,這個地方實在是太窮太窮了。
“阿維,村委會在討論分田的事,你還不過去?”隔壁的大嬸跑過來喊。
張若維這時才想起,今年分田到戶政策全面實施,從此告別攢公分的集體勞動。
對于很多地方來說,分田到戶有著很積極的意義。
種出來的糧食除去交公糧部分,剩下的都是自己的,多勞多得,大大提高了農民的積極性。
但張若維對于這個政策并沒有感到太過興奮。
因為這個地方并不像北方有著大片平整的土地,無法進行機械化種植。
這里到處都是山嶺、亂石,泥潭……開墾出來的農田也是東一塊西一塊,耕作起來非常困難。
生活在這片土地的農民,只能把每一塊有可能利用的荒地開拓成良田。
即使如此,每戶人家最多也只能分到一畝三分地,想靠種地致富根本不可能。
后來有些農民因為擔心要多交公糧,寧愿少分一些田地,甚至不要田地。
張若維雖然對這件事不感興趣,但還是向村委的那個小房子走去。
畢竟他現在當家了,這事只能由他來干。
自從父親去年去世后,他作為家里唯一的男丁,便被迫成為了家主,出席村里的會議。
張家村只有幾十戶,共三百多人口,但該有的毛病一個也不缺,大大小小的會議商量個不停。
一會說村里的祠堂太破了,讓大家出錢修建。
一會又說村里的路要修一修了,號召每戶出一個勞動力。
每個提議都要開好幾次會,卻什么也定不下來。
無論多離譜的提案,總有人贊同。無論多有意義的建議,也總有人反對。
張若維剛到村委,便聽到幾個人陰陽怪氣地喊:
“喲喲喲,大學生來啦!”
“快把板凳讓出來,大學生過來指導工作了。”
“大學生來講幾句,給我們這些泥腿子上上課。”
“你們看那氣質,大學生跟我們這些耕田佬就是不一樣?!?
……
張若維只是個高中生,并不是什么大學生。
大家之所以這么陰陽怪氣,是因為他初中畢業時,不聽大家的勸阻,非要去讀高中。
對于后世的初中生來說,去讀高中是第一選擇,實在是沒辦法才會選擇讀中專。
但在這個年代,中專甚至比高中更難考。
能夠在初中時考上中專,通常都是學霸級,是天之驕子。
對于農村學生來說,考上中專就能跳出農門,轉到城市戶口。
而且這個年代中專是包分配的,考上中專就意味著一份令人羨慕的工作。
張若維依稀記得前兩年村里出了第一位中專生,那場面堪比高中狀元。
他老爸在村里放了三天的鞭炮。
才十幾歲的孩子,就有無數媒人上門,想提前把婚事定下來。
張若維初中的成績更好,非常有希望成為村里第二個光榮的中專生。
然而他不知道哪條筋出了問題,放著好端端的中專不要,非要去讀高中,去夠摸不著的大學。
就好像自己是個癩蛤蟆,族中的蛤蟆公主要嫁給你,你卻看不上,非要娶白天鵝。
要知道癩蛤蟆和白天鵝都不同種族,他們連孩子都生不出來。
張若維不管那么多,憋著一口氣,非要證明自己能考上大學。
他不要當村里第二個中專生。
而是要當鎮上第一個大學生。
張若維那時已經幻想著鎮領導敲鑼打鼓把大學錄取通知書送到他家的場景。
他已經能想到那些當初嘲諷他讀高中的人,會變成什么樣的嘴臉。
然而世事難料。
高中只讀了一半,老爸便因故去世,老媽也臥病在床,家里除了他就剩兩個妹妹。
一邊是學業,是理想中的大學,是那個和自己一同選擇讀高中的她。
另一邊是親人,是家庭。
作為家里唯一的男丁,張若維只能被迫從學?;貋?,擔起這個風雨中搖搖欲墜的家。
那一刻他無比后悔沒有選擇讀中專。
如果他讀了中專,很快就可以畢業,進入機關工作,輕松地接過父親的重擔,撐起這個家。
現在,重生回來的張若維,面對這個在風雨中飄搖的家,他要做怎樣的選擇呢?
……
……
“大學生怎么不說話了?”
“叔伯們問你話呢,你倒是應一聲,不會是讀書讀傻了吧?”
“我就說你當初不應該去讀高中,要是聽我的話去讀了中專,現在都用不著跟我們分這一畝三分田了?!?
面對大家的嘲諷,張若維只是笑了笑,也不說話。
比起這些,他更在乎的是馬上要進行的分地抽簽。
為了表示公平,村干部將村里的集體用地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肥沃的良田,又稱之為上等田。第二部分是相對比較貧瘠少水的田地,稱之為中等田。第三部分則是無法用于商業或農業,只能用來建房子的宅基地。
這三種不同的田地將分別抽簽,保證每戶人都能分到三種地,以保證公平性。
當然,這只是表面的公平。
同屬上等田,也有好壞之分。
最好的一塊和最差的一塊上等田,實用價值就相差非常遠。
同樣只能用來建房子和種菜的下等田,靠近馬路的價值當然也就更高。
上一世,村長聯合村霸在抽簽時作弊,試圖占據最好的田地。
然而他們的小動作卻被張若維識破,并當場揭穿。
他也因此被村霸村長記恨,并累及家庭。他家在往后很長的一段時間里,受盡欺負。
播種時被強占水源,哪怕他們也用不著那么多水。
蓋房時多占你的地,而且他們先蓋好后便不讓你蓋房子,說你擋住了他的陽光。
張若維也曾后悔過,后悔自己不應該那么沖動,不該得罪這些惡人。
直到很多年后才慢慢想明白。自己受欺負不僅僅是因為得罪了他們,更因為自己家就一個男丁。
在農村,你家沒有幾個大男人,被欺負就是常事。
誰家人口興旺,拳頭大,誰就有話語權,就可以橫行霸道。
誰家人口少,拳頭小,就活該受欺負。
現在,人生得以重來。
張若維再一次回到分田抽簽的時候。
再次選擇揭穿他們作弊的行為,還是假裝沒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