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造原子彈不如賣茶葉蛋
- 重生1982當家作主
- 紅偉的筆名
- 2065字
- 2025-07-03 13:21:47
牛雜的生意比張若維想象中要好,僅僅賣了兩三個小時,便幾乎賣光了。
“老板,你這就要收攤了?不是還沒賣完嗎?”
張若維笑了笑道:“這些我要帶回給家里人吃,就不賣了。”
“那可惜了,我還想嘗嘗什么味道呢。”
“明天我還會在這擺攤,你明天早點過來。”
“好哩!”
換作上一世,張若維肯定把賺錢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有生意不做,特意留著帶回給媽媽和妹妹吃。
再世為人,心態變得不一樣了。
他明白錢很重要,但不是所有東西都可以用錢來衡量的。
還是那一句話,現在吃進嘴里的牛雜,跟未來吃的不是同一個味道。
現在少吃一口,未來吃得再多也彌補不回來。
張若維寧愿今天少賺幾塊錢,也要帶回給家人嘗嘗。
他把剩下的肉小心包好,然后隔絕煤爐的空氣,讓爐子熄滅,隨后便將東西都搬上推車。
東西都收拾好后,他又從老奶奶家借來掃帚,將客人留下的垃圾打掃干凈。
做這種街邊小吃,難免會產生很多垃圾,時間久了很容易引起周邊居民的反感。
張若維希望自己盡量不給這些居民帶來困擾。
畢竟現在民營經濟沒有全面開放,街頭管理人員只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至于什么時候睜眼,什么時候閉眼,就看你有沒有給他們帶來麻煩。
你沒給他們帶來麻煩,他們自然就懶得理你。
如果你在這里擺攤導致很多居民投訴,那他們必然把眼睛睜得大大的。
張若維把東西都收拾好后,終于有空清點今天的收入。
此時他的錢袋子里裝滿了零錢,面額大多數都是一毛、兩毛,最大面額也僅一塊。
這種面額的錢幣,換作重生前,即使扔到地上他都懶得彎腰撿起來。
然而現在他卻如同珍寶一般,認真地數了一遍。
總收入67塊7毛。
他記得除了煤爐、板車等硬件支出外,在食材上一共花了23塊2毛。
再算上蜂窩煤和調料的消耗,粗略算25塊成本。
這一天純賺42塊7毛。
也就是說僅用一天的時間,賺取了普通工人一個月的收入。
這就是打工人和當老板的差別。
在這個年代,只要有膽量下海做生意,人又不太懶,基本上都能發財。
至于能發大財還是發小財,就看自己走哪一條路,夠不夠勤奮,夠不夠聰明。
那時候大家說“搞原子彈不如賣茶葉蛋”,一方面說明搞原子彈的專家們確實生活很艱苦,另一方面也說明賣茶葉蛋還挺賺錢的。
賣茶葉蛋沒有什么競爭力,是最簡單,最容易被復制,最容易卷起來的生意。這種簡單的生意尚且還能賺不少錢。
而張若維現在做的牛雜生意相對復雜一些,整個縣城里,也就只有自己這一家賣牛雜。
再加上他選擇的地點,他的手藝,以及多年做生意的經驗,賺錢自然是理所當然的。
這就是為什么他選擇賣牛雜起家,積累原始資本。
別說現在了,即使在四十年后,羊城體育西地鐵口的一個牛雜小攤位,一年的凈利潤過百萬。
做生意就是這樣,選擇對的項目,在對的時間地點,就能賺到錢。
張若維把錢放進里面貼身的口袋,拉起板車往家里走去。
這個年代沒有路燈,他必須在天完全黑下來前趕到家。
沒走多遠,他便看到前方出現幾個人影,正是同村那幾位挑著蘿筐到縣里賣的大叔。
除了其中一個已經把蘿筐都賣光了,其他人還剩下不少,只能挑回家。
這年頭生意雖然好做,但不包括賣蘿筐。
在農村,老一輩的人都會編織蘿筐,很多人都以此為營生。
太多人做了,自然就賣不上價格。
縣里雖然有需求,但需求也不多,而且這東西堅固耐用,買一個回去可以用很多年。
張若維位著車,快步走到他們跟前,“怎么又挑回去,這蘿筐不好賣嗎?”
“都怪國鋒,他賣得那么便宜,我們這些怎么賣得出去?”
張國鋒正是把蘿筐都賣完的那位大叔,他立即反駁道:“你們賣不出去跟我有什么關系?你們也可以便宜賣啊!”
“賣得那么便宜還怎么賺錢?”
“那你賣不出去,白出來一天就能賺錢了?”
……
張若維看他們吵了起來,也不多說什么,默默地拉著車跟在后面。
這個年代不是很太平,跟著同村幾個人結伴一起走會安全很多。
這時他們才留意到張若維拉著的板車,忍不住問:“阿維,你哪來的板車?”
“我買的,拉東西方便一些。”
“這得多少錢啊?不便宜吧?”
“75塊。”
“你這敗家仔,花這個錢干啥?”
“你又不干工地,買這推車一點用都沒有。”
“還買了個煤爐,還有那么多蜂窩煤,縣里的人才燒這玩兒,我們農村人燒柴火就夠了。”
“你那老鬼老爸要不是走得早,準把你腿打斷。”
“我看要不了幾天,買地那幾百塊錢就要被你造光了。”
……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地對張若維展開批判。
三四十歲的男人爹味比較重,喜歡教育人。
張若維也不跟他們計較,就當沒聽到,拉著車默默地走著。
他自然不會說車上的這些都是他賺錢的工具,更不會說自己一天賺了普通工人一個月的錢。
這個階段的自己更適合悶聲發大財。
人最忌的是剛賺到一點小錢,還沒站穩腳跟便到處吹噓。
這個年代,每個人都窮怕了,只要有一點賺錢的門路,大家都會蜂涌而至。
就拿這編織籮筐來說,剛開始還能賺點錢。
后來人人都上山砍竹子編織籮筐,于是就變得不值錢了。
自己這賣牛雜的生意,說復雜其實也并沒有多復雜,總有聰明人能夠復制你的模式,然后跟你打價格戰。
因此張若維現在選擇低調行事,而不是吹噓自己今天賺了多少錢。
等你真正賺了大錢,根本不需要到處吹噓自己多有錢,自有大儒為你辯經。
你戴個電子表,別人會說你低調務實。
你穿一雙普通的布鞋,別人會說這是大師手工一針一線納的,是最高級的奢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