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回家
- 重生1982當家作主
- 紅偉的筆名
- 2033字
- 2025-07-28 22:41:11
張若維找磚廠借了一輛車,將他送回家。
村民遠遠看到汽車駛入村子,在那間用紅磚圍起來的大屋前停下。
“是誰來了呀,不會是阿維回來了吧?”
“他不是去廣州了嗎?怎么那么快又回來了?”
“除了他,還能有誰?”
“我們過去看看?!?
……
最近這段時間,每次村里有什么大事,似乎都跟張若維有關,村民對此早已經習慣了。
現在看到有汽車鳴笛的聲音,第一時間便想到了他。
張若維剛到家門口,正從車上往下搬東西,便有好幾個村民圍了上來。
“阿維,你回來啦,給家里帶了什么東西?”
“聽說你去了廣州,省城怎么樣的?那里的人是不是都不用種地?”
“你去廣州有沒有見過外國人?青眼睛紅頭發長著大獠牙那種。”
同時還有村民扯著嗓子喊:“萍姐,你家阿維回來了。”
宋萍早被外面的響聲驚動,此時聽到喊聲,更是匆忙跑出來,打開院子的大門,果然看到兒子正把最后一件行李搬下車。
“你這孩子,回來怎么不說一聲呢。”
宋萍埋怨一句,連忙走過來幫忙拿行李。
然而還沒等她動手,村民們早已經一人提著一袋子,幫忙拿進屋。
村里人大多數沒什么文化,但比誰都現實。
你好欺負的時候,大家都來欺負你一下。
你混得好了一點,大家都開始妒忌你,傳你的壞話。
當你到了他們遠遠夠不著的高度,所有人都開始巴結討好你。
他們幫忙把行李提進屋后,也不離開,繼續圍在那里,想看看張若維都帶了些什么東西回來。
第一個包打開,都是些吃的。
“這是皇上皇的臘腸,廣州的老字號?!?
“這是香港那邊進口的老婆餅,還有蛋卷。”
“這些花膠和干貝,用來煲湯很好喝?!?
張若維每拿出一樣,都引起一陣驚嘆。
給家里帶禮物,最好就是這種在家里買不到的東西。
對于農村人來說,其價值遠超禮物本身。
張若維接著打開第二個包,里面都是一件件的新衣服。
“我現在在廣州做服裝批發,這些都是我們在賣的衣服,拿貨很便宜,你們想要買就很貴了?!?
這時馬上有人開口:“這種款式我見過,前段時間縣里新開了間服裝店,老板就是去廣州進的貨,賣得老貴了。”
張若維笑了笑,“你說的是光頭佬的那家店吧,就是從我檔口拿的貨?!?
“光頭佬多少錢進的貨?”
“這我可不能說,我怕說了影響光頭佬做生意?!?
張若維說完,便打開第三個包。
里面都是一些城市里常見,便農村很少看到的日用品。
張若維一個個講解這些東西的用途。
第四個包,則是一些學習文具和書本,給兩個妹妹的。
整個過程中,老媽可以說笑得合不攏嘴。
其實這些都不是什么貴重的東西。
它真正的貴重在于,是兒子從廣州特意帶回來的。貴重在于鄰居的一句句驚嘆。
包裹都拆完后,張若維給圍觀的村民分了幾把零食,讓他們帶回去給自家的孩子。
至于其他東西,給他們看看就好,可不會分給他們。
要知道人心不足,給了這個,別人也想要怎么辦?
就算你每個人都給,那你能保證分得均勻嗎?
更何況上一世自己過得那么艱難,他們可沒幫自己忙。
其實除了這些東西,張若維還給老媽帶了些黃金飾品。
只不過剛才人多,他沒有拿出來。
以老媽的性格,也只會藏到最隱蔽的位置,直到兒子要娶媳婦時,才會拿出來。
晚上,張若維吃完飯,依舊坐在院子里乘涼。
只可惜菜園子里的小青瓜和西紅柿還沒熟,否則可以摘一個解解饞。
在別的地方,他只要空閑下來,腦子里就會不由自主地想著生意的事情。
這批貨的貨款,工廠已經催得很急了。
上一批有問題的貨,怎么樣才能退回給工廠,讓工廠賠償損失。
員工最近好像有點心事,要怎么做才能讓他們把心思放在工作上。
最近又有檢查了……
大腦時時刻刻都在運轉,沒辦法不去想。
只有回到家里,坐在院子中,他大腦才能真正放松下來,什么都不去想。
那幾只小黃狗又圍了上來,臥倒在他腳邊。
剛回家時,它們竟然不認得主人了,沖著自己叫了好幾聲,直到被老媽喝止。
小妹在房間里玩著她那帶吸鐵石的筆盒,以及卷筆刀。
大妹則在試著新的連衣裙。
最近這幾個月,她們是全鎮最幸福的小孩。
……
張若維只在家里待了一天,便告別了老媽,去縣里的高中填報志愿。
報了志愿后,將直接坐火車去廣州。
臨走前,老媽提了一籃子雞蛋,無論如何都要讓他帶著走。
雞蛋用竹籃子裝著,底下鋪了幾張報紙,然后鋪上一層米糠,將一個個雞蛋擺上去后,再用米糠填滿空隙,防止雞蛋相互碰撞后破碎。
從理性上,張若維是不愿意千里迢迢提著這一籃子雞蛋到廣州。
有這個功夫,自己可以在廣州買十籃子雞蛋。
而且這個年代也沒有什么土雞蛋的概念,都是土雞蛋。
但從情感上,他知道這是老媽為數不多能夠為自己做的事情。
于是他沒有推辭,把籃子接過,再用一個行李袋小心包好。
告別了家人后,張若維坐上了一輛同樣要到縣里的馬車,慢悠悠地趕往學校。
考完試后,同學們可以說各奔東西,沒想到那么快又齊聚了。
就好像一對要分開的情侶,前一刻兩人抱頭痛哭,作最后的告別,然后在下一個路口又碰面了。
張若維對于這些同學沒有什么感情,他左望右盼,卻始終沒有看到蘇棠的身影。
問了很多同學和老師,也同樣沒有她的消息。
……
(ps:前一章作了一點小修改,將填報志愿改到出成績之前。當年的很多東西都比較混亂,每個省份都不一樣,資料也相互矛盾,有些地方跟讀者大人們的記憶不一樣,那也很正常。總之我盡量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