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瑪雅史(全兩冊)
(美)羅伯特·J.沙雷爾等 著
更新時間:2023-07-11 15:08:55
開會員,本書免費讀 >
最新章節:
譯后記
《瑪雅史》為美國知名考古學家、賓夕法尼亞大學人類學教授羅伯特·J.沙雷爾和學者洛·P.特拉克斯勒合著的瑪雅文明史研究巨著。本書全景式呈現了被譽為“森林王國”的瑪雅在不同時期的王國之都,如蒂卡爾、科潘、奇琴伊察等的貴族政權、平民生活、社會制度、生存環境、生產技術、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發展情況和成就,特別是對瑪雅王國的文字書寫、天文歷法、神廟建筑、雕塑繪畫、宗教祭祀、原始農業、內外貿易、部族戰爭等情況進行了全面細致的講解,進而在根本上解答了這個偉大的世界第五大文明的神秘起源,以及其由盛轉衰、最終走向失落湮滅的核心原因。
- 譯后記 更新時間:2023-07-11 15:08:55
- 插圖來源
- 參考文獻
- 書目文獻匯總
- 格里高利歷與卡盾及半卡盾結束日期的對應關系
- 附錄:瑪雅長紀歷日期對照表
- 對伊察的征服,1696年至1697年
- 獨立的伊察,1525年至1696年
- 第三階段:征服完成,1540年至1546年
- 第二次間隔,1535年至1540年
- 第二階段:來自西方的嘗試,1531年至1535年
- 第一次間隔,1528年至1531年
- 第一階段:來自東方的嘗試,1527年至1528年
- 蒙特霍對尤卡坦的征服,1527年至1546年
- 佩德羅·德·阿爾瓦拉多對南方瑪雅人的征服,1524年至1527年
- 征服時期,1524年至1697年
- 科爾特斯的穿越瑪雅低地之行,1524年至1525年
- 埃爾南·科爾特斯的遠征,1519年
- 胡安·德·格里哈爾瓦的遠征,1518年
- 弗朗西斯科·埃爾南德斯·德·科爾多瓦的探險,1517年
- 第一次接觸,1502年至1525年
- 后記:對瑪雅的征服
- 瑪雅文明的意識形態基礎
- 其他歷法儀式
- 十三個卡盾終結
- 人祭
- 占卜與意識的改變
- 后古典期和西班牙征服時期的宗教儀式
- 古典期的王室宗教儀式
- 宗教儀式與典禮
- 其他神靈
- 當地的守護神
- 月亮女神
- 下界神(謝爾哈斯神表中的神L)
- 羽蛇神:庫庫爾坎
- 世界支柱:帕瓦吞或巴卡布(謝爾哈斯神表中的神N)
- 彩虹神:查克切爾或伊西切爾
- 商人神:埃克·丘阿赫(謝爾哈斯神表中的神M)
- 死神:基米(謝爾哈斯神表中的神A)
- 玉米神:胡恩·胡納普(謝爾哈斯神表中的神E)
- 閃電神:卡維爾(謝爾哈斯神表中的神K)
- 太陽神:基尼奇·阿哈瓦,或阿哈瓦·金(謝爾哈斯神表中的神G)
- 雨神和風暴之神:查克(謝爾哈斯神表中的神B)
- 創世神:伊察姆納(謝爾哈斯神表中的神D)
- 瑪雅諸神
- 來世與祖先
- 瑪雅宇宙
- 創世神話
- 宇宙觀
- 外來者帶來的轉變
- 瑪雅意識形態的起源
- 瑪雅世界觀
- 第十三章 瑪雅意識形態與宗教
- 政治權力的基礎
- 國家組織模型
- 興盛與衰落的周期
- 政權的數量和規模
- 規模和權力
- 位置和權力
- 瑪雅政體
- 政權間階層
- 政體內階層
- 圣主和權力等級
- 重構政治版圖
- 住宅群落和房屋模型
- 住宅群落和繼嗣群
- 社會階層
- 人口還原
- 年代序列
- 瑪雅低地地區的聚落
- 古代瑪雅家庭
- 婚姻和家庭
- 生死
- 青春期
- 出生和童年
- 外貌
- 前哥倫布時代的瑪雅社會
- 社會風貌還原
- 第十二章 瑪雅社會組織
- 長途貿易的時空模式
- 貿易的重要性
- 商品分配
- 商品生產
- 重構生業模式
- 集約型農業
- 粗放型農業
- 動物飼養
- 狩獵和采集
- 古瑪雅的生業模式
- 征調勞動力
- 社會經濟
- 政治經濟學
- 第十一章 古瑪雅經濟
- 綜述:關于瑪雅文明的視角變化
- 結語:后古典期的重組與復興
- 后古典期的瑪雅南部地區
- 中部低地地區的經濟復興
- 尤卡坦半島東海岸
- 瑪雅潘衰落與小國崛起
- 瑪雅潘城邦
- 瑪雅潘的崛起
- 奇琴伊察的衰落
- 第十章 后古典期的重組與復興
- 結語:古典終結期的巔峰與過渡
- 瑪雅南部地區的變化
- 對庫庫爾坎的崇拜
- 伊察
- 奇琴伊察的經濟
- 奇琴伊察之崛起
- 尤卡坦東北部政權
- 鹽業生產與貿易
- 普克地區
- 尤卡坦西北部政體
- 北部低地政體的崛起
- 過渡地區的傳統
- 新的權力調停者
- 低地地區的新經濟
- 神圣國王的命運
- 古典終結期的轉變
- 古典期飛地的存續與復興
- 遺棄與遷徙
- 古典期各城邦的崩潰
- 旱災
- 戰爭
- 人口過剩
- 關于古典期瑪雅城邦衰落的一種假設
- 強調環境變化的理論
- 強調外力影響的理論
- 強調瑪雅社會內部問題的理論
- 強調災難性事件的理論
- 論古典期瑪雅城邦的終結
- 古典期瑪雅城邦的衰落
- 瑪雅衰落之謎
- 變革的模式
- 古典期核心地帶的衰落
- 第九章 古典終結期的變革
- 結語:古典期晚期低地國家的發展
- 基里瓜最后的時光
- 科潘的復興和衰落
- 雙城記
- 科潘的發展與繁榮
- 東南部政權的擴張
- 后古典期托尼納的巔峰時期
- 帕倫克的復蘇和衰落
- 帕倫克的黃金時代和衰落
- 帕倫克王朝的起源
- 西部政體的擴張
- 亞斯奇蘭的歷史和宣傳
- 皮埃德拉斯·內格拉斯王朝的誕生與重生
- 烏蘇馬辛塔政權的擴張
- 蒂卡爾王朝的結束(公元768年—公元869年)
- 卡拉科爾的復興和衰落(公元798年—公元859年)
- 卡拉克穆爾王朝的終結(公元695年—公元909年)
- 派特克斯巴吞王國的興衰(公元682年—公元802年)
- 卡拉克穆爾聯盟的破裂
- 卡拉克穆爾的失敗(695年)
- 蒂卡爾的復興(公元682年—公元768年)
- 納蘭霍戰役
- 派特克斯巴吞交鋒
- 卡拉克穆爾的崛起(公元562年—公元695年)
- 第八章 古典期晚期——瑪雅國家的鼎盛時期
- 版權信息
- 瑪雅史(下)
- 結語:古典期早期的瑪雅低地國家
- 蒂卡爾的戰敗(公元562年)
- 蒂卡爾的繁榮與禍患(公元458年—公元562年)
- 卡拉克穆爾-卡拉科爾聯盟
- 卡拉克穆爾王朝的崛起(公元435年—公元561年)
- 基里瓜建國者
- 考古學、歷史和科潘王朝建立時期(約公元400年—約公元470年)
- 向東南地區擴張(公元406年—公元437年)
- 低地的外來者(公元378年—公元456年)
- 中部低地相鄰的中心(約公元328年—約公元416年)
- 古典期早期蒂卡爾的崛起(約公元100年—約公元378年)
- 古典期早期的瑪雅低地
- 古典期低地的競爭和戰爭
- 王權的頭銜和象征
- 圣主和王室宮殿
- 瑪雅低地國家的擴張
- 低地的古典期轉型
- 與特奧蒂瓦坎聯系的終結
- 特奧蒂瓦坎和瑪雅
- 高地古典期早期的變化
- 太平洋沿岸古典期早期的變化
- 古典期的南部瑪雅地區
- 古典期早期和瑪雅文明的起源
- 第七章 古典期早期瑪雅國家的擴張
- 結語:重構前古典期的瑪雅
- 前古典終結期的衰落
- 前古典期晚期的瑪雅低地文明
- 前古典期北部低地的發展
- 前古典期晚期的統治模式
- 前古典期晚期瑪雅低地的統治者
- 中部低地的區域霸權
- 前古典期晚期的瑪雅低地
- 前古典期高地與低地之間的交流
- 前古典期晚期瑪雅南部的文明
- 瑪雅南部的前古典期晚期君主
- 瑪雅南部陶器與紀念碑傳統
- 前古典期晚期的瑪雅南部
- 前古典期晚期的地峽聚落
- 前古典期晚期瑪雅文明與文字傳統
- 第六章 前古典期晚期瑪雅國家起源
- 結語:前古典期中期的先驅——瑪雅文明
- 前古典期中期低地的進一步發展
- 低地復雜社會的崛起
- 前古典期中期的社區
- 前古典期中期的低地
- 前古典期中期的高地
- 前古典期中期的商品和紀念碑
- 前古典期的太平洋平原地區
- 復雜社會的標志
- 復雜社會的出現
- 第五章 前古典期中期瑪雅文明的興起
- 中美洲文明的進化模式
- 古樸期和前古典期文明發展小結
- 墨西哥高地在前古典期的發展
- 墨西哥灣沿岸在前古典期的發展
- 前古典期早期:農業、戰爭和復雜社會的證據
- 古樸期:高地和海岸文化傳統的起源
- 前哥倫布時代發展年表
- 第四章 瑪雅文明的起源
- 歷史和瑪雅文明
- 為理解古瑪雅而做出的貢獻
- 破譯的里程碑
- 瑪雅文字中語音拼字法的發現
- 瑪雅歷史的發現
- 古代瑪雅文字
- 古典瑪雅文本的語言
- 瑪雅碑文
- 瑪雅古抄本
- 前哥倫布時代的瑪雅文本
- 古代文字體系
- 瑪雅紀事
- 瑪雅歷史資料
- 記錄時間循環
- 其他行星、恒星和星座
- 金星
- 太陽和月球
- 測量時間循環
- 周期結束日期和卡盾的計數(短紀歷)
- 距離編號
- 長紀歷
- 52年歷法循環
- 365天的哈布歷
- 260天年歷
- 歷法
- 數字
- 瑪雅的時間和歷史
- 第三章 瑪雅的歷史和文明
- 年表
- 貴族和平民階層對古瑪雅的看法
- 古瑪雅世界
- 瑪雅意識形態與宗教
- 競爭和戰爭
- 政體和國王
- 社會分層(Social Stratification)
- 瑪雅社會和政治制度
- 經濟差異
- 專業化和貿易
- 生存和人口增長
- 瑪雅經濟
- 了解瑪雅文明的演變
- 文明的演變
- 復雜社會和文明發展
- 歷史社會模式
- 基本概念
- 本書的觀點和目標
- 客位和主位歷史觀
- 不斷改變的瑪雅歷史觀
- 重構歷史
- 第二章 考古學與瑪雅文明
- 生態多樣性的結果
- 北部低地
- 中部低地
- 南部低地
- 低地
- 北部高地
- 南部高地
- 高地
- 太平洋沿岸平原
- 瑪雅地區的自然和文化分區
- 第一章 瑪雅文明的環境
- 對瑪雅遺產的破壞
- 外國統治和瑪雅遺產的重生
- 瑪雅文明的意義
- 瑪雅遺產的命運
- 歐洲人的發現與征服
- 引言
- 關于姓名、正字法與發音的說明
- 致謝
- 前言
- 插圖
- 版權信息
- 瑪雅史(上)
- 封面
- 封面
- 瑪雅史(上)
- 版權信息
- 插圖
- 前言
- 致謝
- 關于姓名、正字法與發音的說明
- 引言
- 歐洲人的發現與征服
- 瑪雅遺產的命運
- 瑪雅文明的意義
- 外國統治和瑪雅遺產的重生
- 對瑪雅遺產的破壞
- 第一章 瑪雅文明的環境
- 瑪雅地區的自然和文化分區
- 太平洋沿岸平原
- 高地
- 南部高地
- 北部高地
- 低地
- 南部低地
- 中部低地
- 北部低地
- 生態多樣性的結果
- 第二章 考古學與瑪雅文明
- 重構歷史
- 不斷改變的瑪雅歷史觀
- 客位和主位歷史觀
- 本書的觀點和目標
- 基本概念
- 歷史社會模式
- 復雜社會和文明發展
- 文明的演變
- 了解瑪雅文明的演變
- 瑪雅經濟
- 生存和人口增長
- 專業化和貿易
- 經濟差異
- 瑪雅社會和政治制度
- 社會分層(Social Stratification)
- 政體和國王
- 競爭和戰爭
- 瑪雅意識形態與宗教
- 古瑪雅世界
- 貴族和平民階層對古瑪雅的看法
- 年表
- 第三章 瑪雅的歷史和文明
- 瑪雅的時間和歷史
- 數字
- 歷法
- 260天年歷
- 365天的哈布歷
- 52年歷法循環
- 長紀歷
- 距離編號
- 周期結束日期和卡盾的計數(短紀歷)
- 測量時間循環
- 太陽和月球
- 金星
- 其他行星、恒星和星座
- 記錄時間循環
- 瑪雅歷史資料
- 瑪雅紀事
- 古代文字體系
- 前哥倫布時代的瑪雅文本
- 瑪雅古抄本
- 瑪雅碑文
- 古典瑪雅文本的語言
- 古代瑪雅文字
- 瑪雅歷史的發現
- 瑪雅文字中語音拼字法的發現
- 破譯的里程碑
- 為理解古瑪雅而做出的貢獻
- 歷史和瑪雅文明
- 第四章 瑪雅文明的起源
- 前哥倫布時代發展年表
- 古樸期:高地和海岸文化傳統的起源
- 前古典期早期:農業、戰爭和復雜社會的證據
- 墨西哥灣沿岸在前古典期的發展
- 墨西哥高地在前古典期的發展
- 古樸期和前古典期文明發展小結
- 中美洲文明的進化模式
- 第五章 前古典期中期瑪雅文明的興起
- 復雜社會的出現
- 復雜社會的標志
- 前古典期的太平洋平原地區
- 前古典期中期的商品和紀念碑
- 前古典期中期的高地
- 前古典期中期的低地
- 前古典期中期的社區
- 低地復雜社會的崛起
- 前古典期中期低地的進一步發展
- 結語:前古典期中期的先驅——瑪雅文明
- 第六章 前古典期晚期瑪雅國家起源
- 前古典期晚期瑪雅文明與文字傳統
- 前古典期晚期的地峽聚落
- 前古典期晚期的瑪雅南部
- 瑪雅南部陶器與紀念碑傳統
- 瑪雅南部的前古典期晚期君主
- 前古典期晚期瑪雅南部的文明
- 前古典期高地與低地之間的交流
- 前古典期晚期的瑪雅低地
- 中部低地的區域霸權
- 前古典期晚期瑪雅低地的統治者
- 前古典期晚期的統治模式
- 前古典期北部低地的發展
- 前古典期晚期的瑪雅低地文明
- 前古典終結期的衰落
- 結語:重構前古典期的瑪雅
- 第七章 古典期早期瑪雅國家的擴張
- 古典期早期和瑪雅文明的起源
- 古典期的南部瑪雅地區
- 太平洋沿岸古典期早期的變化
- 高地古典期早期的變化
- 特奧蒂瓦坎和瑪雅
- 與特奧蒂瓦坎聯系的終結
- 低地的古典期轉型
- 瑪雅低地國家的擴張
- 圣主和王室宮殿
- 王權的頭銜和象征
- 古典期低地的競爭和戰爭
- 古典期早期的瑪雅低地
- 古典期早期蒂卡爾的崛起(約公元100年—約公元378年)
- 中部低地相鄰的中心(約公元328年—約公元416年)
- 低地的外來者(公元378年—公元456年)
- 向東南地區擴張(公元406年—公元437年)
- 考古學、歷史和科潘王朝建立時期(約公元400年—約公元470年)
- 基里瓜建國者
- 卡拉克穆爾王朝的崛起(公元435年—公元561年)
- 卡拉克穆爾-卡拉科爾聯盟
- 蒂卡爾的繁榮與禍患(公元458年—公元562年)
- 蒂卡爾的戰敗(公元562年)
- 結語:古典期早期的瑪雅低地國家
- 瑪雅史(下)
- 版權信息
- 第八章 古典期晚期——瑪雅國家的鼎盛時期
- 卡拉克穆爾的崛起(公元562年—公元695年)
- 派特克斯巴吞交鋒
- 納蘭霍戰役
- 蒂卡爾的復興(公元682年—公元768年)
- 卡拉克穆爾的失敗(695年)
- 卡拉克穆爾聯盟的破裂
- 派特克斯巴吞王國的興衰(公元682年—公元802年)
- 卡拉克穆爾王朝的終結(公元695年—公元909年)
- 卡拉科爾的復興和衰落(公元798年—公元859年)
- 蒂卡爾王朝的結束(公元768年—公元869年)
- 烏蘇馬辛塔政權的擴張
- 皮埃德拉斯·內格拉斯王朝的誕生與重生
- 亞斯奇蘭的歷史和宣傳
- 西部政體的擴張
- 帕倫克王朝的起源
- 帕倫克的黃金時代和衰落
- 帕倫克的復蘇和衰落
- 后古典期托尼納的巔峰時期
- 東南部政權的擴張
- 科潘的發展與繁榮
- 雙城記
- 科潘的復興和衰落
- 基里瓜最后的時光
- 結語:古典期晚期低地國家的發展
- 第九章 古典終結期的變革
- 古典期核心地帶的衰落
- 變革的模式
- 瑪雅衰落之謎
- 古典期瑪雅城邦的衰落
- 論古典期瑪雅城邦的終結
- 強調災難性事件的理論
- 強調瑪雅社會內部問題的理論
- 強調外力影響的理論
- 強調環境變化的理論
- 關于古典期瑪雅城邦衰落的一種假設
- 人口過剩
- 戰爭
- 旱災
- 古典期各城邦的崩潰
- 遺棄與遷徙
- 古典期飛地的存續與復興
- 古典終結期的轉變
- 神圣國王的命運
- 低地地區的新經濟
- 新的權力調停者
- 過渡地區的傳統
- 北部低地政體的崛起
- 尤卡坦西北部政體
- 普克地區
- 鹽業生產與貿易
- 尤卡坦東北部政權
- 奇琴伊察之崛起
- 奇琴伊察的經濟
- 伊察
- 對庫庫爾坎的崇拜
- 瑪雅南部地區的變化
- 結語:古典終結期的巔峰與過渡
- 第十章 后古典期的重組與復興
- 奇琴伊察的衰落
- 瑪雅潘的崛起
- 瑪雅潘城邦
- 瑪雅潘衰落與小國崛起
- 尤卡坦半島東海岸
- 中部低地地區的經濟復興
- 后古典期的瑪雅南部地區
- 結語:后古典期的重組與復興
- 綜述:關于瑪雅文明的視角變化
- 第十一章 古瑪雅經濟
- 政治經濟學
- 社會經濟
- 征調勞動力
- 古瑪雅的生業模式
- 狩獵和采集
- 動物飼養
- 粗放型農業
- 集約型農業
- 重構生業模式
- 商品生產
- 商品分配
- 貿易的重要性
- 長途貿易的時空模式
- 第十二章 瑪雅社會組織
- 社會風貌還原
- 前哥倫布時代的瑪雅社會
- 外貌
- 出生和童年
- 青春期
- 生死
- 婚姻和家庭
- 古代瑪雅家庭
- 瑪雅低地地區的聚落
- 年代序列
- 人口還原
- 社會階層
- 住宅群落和繼嗣群
- 住宅群落和房屋模型
- 重構政治版圖
- 圣主和權力等級
- 政體內階層
- 政權間階層
- 瑪雅政體
- 位置和權力
- 規模和權力
- 政權的數量和規模
- 興盛與衰落的周期
- 國家組織模型
- 政治權力的基礎
- 第十三章 瑪雅意識形態與宗教
- 瑪雅世界觀
- 瑪雅意識形態的起源
- 外來者帶來的轉變
- 宇宙觀
- 創世神話
- 瑪雅宇宙
- 來世與祖先
- 瑪雅諸神
- 創世神:伊察姆納(謝爾哈斯神表中的神D)
- 雨神和風暴之神:查克(謝爾哈斯神表中的神B)
- 太陽神:基尼奇·阿哈瓦,或阿哈瓦·金(謝爾哈斯神表中的神G)
- 閃電神:卡維爾(謝爾哈斯神表中的神K)
- 玉米神:胡恩·胡納普(謝爾哈斯神表中的神E)
- 死神:基米(謝爾哈斯神表中的神A)
- 商人神:埃克·丘阿赫(謝爾哈斯神表中的神M)
- 彩虹神:查克切爾或伊西切爾
- 世界支柱:帕瓦吞或巴卡布(謝爾哈斯神表中的神N)
- 羽蛇神:庫庫爾坎
- 下界神(謝爾哈斯神表中的神L)
- 月亮女神
- 當地的守護神
- 其他神靈
- 宗教儀式與典禮
- 古典期的王室宗教儀式
- 后古典期和西班牙征服時期的宗教儀式
- 占卜與意識的改變
- 人祭
- 十三個卡盾終結
- 其他歷法儀式
- 瑪雅文明的意識形態基礎
- 后記:對瑪雅的征服
- 第一次接觸,1502年至1525年
- 弗朗西斯科·埃爾南德斯·德·科爾多瓦的探險,1517年
- 胡安·德·格里哈爾瓦的遠征,1518年
- 埃爾南·科爾特斯的遠征,1519年
- 科爾特斯的穿越瑪雅低地之行,1524年至1525年
- 征服時期,1524年至1697年
- 佩德羅·德·阿爾瓦拉多對南方瑪雅人的征服,1524年至1527年
- 蒙特霍對尤卡坦的征服,1527年至1546年
- 第一階段:來自東方的嘗試,1527年至1528年
- 第一次間隔,1528年至1531年
- 第二階段:來自西方的嘗試,1531年至1535年
- 第二次間隔,1535年至1540年
- 第三階段:征服完成,1540年至1546年
- 獨立的伊察,1525年至1696年
- 對伊察的征服,1696年至1697年
- 附錄:瑪雅長紀歷日期對照表
- 格里高利歷與卡盾及半卡盾結束日期的對應關系
- 書目文獻匯總
- 參考文獻
- 插圖來源
- 譯后記 更新時間:2023-07-11 15:0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