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瑪雅史(全兩冊)
- (美)羅伯特·J.沙雷爾等
- 3484字
- 2023-07-11 15:06:43
對瑪雅遺產的破壞
諷刺的是,當瑪雅人民首次能夠了解他們自己的文化遺產,并開始從旅游業中獲利時,他們遺產中的大部分文物卻正在受到破壞。其中一些破壞來自現代社會的發展——新的高速公路以及其他建設。然而,最大的破壞來自劫掠。上千座古瑪雅遺跡因其留存的玉石、彩陶和雕塑而遭到洗劫。這些物品均可在正蓬勃發展的古董市場上售出。古典期的瑪雅“藝術品”售價最高,因此許多從來沒有被西班牙征服者發現的瑪雅古城遺跡千年來從未受到攪擾,如今僅僅因為幾件具有商業價值的物品,就遭到徹底的破壞。目前,盡管這一事實可能會令人感到悲傷,但考古學家們承認,幾乎每一座瑪雅遺址都遭到過劫掠。除少數幾個已進行考古發掘的著名遺址外,許多遺址都遭到徹底的毀壞。
我們將會看到,考古學家、碑銘學家,以及其他學者對瑪雅遺跡的研究已經大大推進了我們對古瑪雅的認識。獲取這些認識的關鍵在于考古學證據,也就是對遺跡和文物的細心發掘與記錄。這些遺存之物就如同拼圖的碎片,只有找到各個組成部分并將它們放到正確的位置,才能重現一幅圖畫。新的發掘工作和來自科學分析的新數據一直在擴充考古學的證據庫。其中,一項最為深刻的進步就是對瑪雅文字資料的破譯——這一突破完全改變了我們對瑪雅文明的理解。不過,這些近期的成功之所以能夠取得,都要歸功于考古學家們在特定的地點將信息源記錄了下來,并注明在某一背景下發現的文物之間存在何種聯系,例如用于存儲的秘密場所(儀式貯藏室)、墳墓、貝冢。沒有這種背景信息的支持,就不可能發揮出考古學記錄所有的潛在價值。當盜賊從墓葬中掠走玉石和陶器,從古建筑中偷走塑像,或將它們從石碑上鋸下時,他們就破壞了這些文物作為舊時活動與信仰之見證的全部意義。
劫掠考古遺跡所造成的破壞是一個復雜且具有爭議的話題。該問題的解決方案絕不是明朗的,但毫無疑問,任何出售的文物,若沒有資料證明其是從原產國合法取得并出口,那幾乎就是偷來的。一些瑪雅“藝術品”收藏家——遺憾的是,其中甚至包括具有學術背景的人——站出來為劫掠古遺跡的行為進行辯護。他們聲稱,至少那些在市場上售出的雕塑或彩陶碎片沒有淪落至慢慢腐朽、無人問津的命運。此外,人們通常認為,劫掠文物的都是地位低下的農民。他們當然會賣掉那些陶器和雕像,好養家糊口。
雖然確實有人通過盜挖文物來補貼他們貧困的生活,但這樣的情況在文物劫掠活動中只占一小部分。實際上,遭竊文物的購買者支撐起了一個精心構建的地下市場。有成百上千個竊賊和中間商活動于其中。這一非法網絡發端于資金雄厚的盜竊團隊,他們擅長尋找葬有極品陶器和玉石的古墓。接著,該網絡繼續延伸至當地買家、走私犯、“修補匠”以及古董販子。組織周密、配備精良的偷盜團伙通常都是以一個特定的地點或區域為目標。在一些瑪雅低地地區,這些竊賊會住在設施齊全的營帳之中。他們可以從那里展開針對目標地點的系統性挖掘活動,并持續好幾年。這是對考古研究的一種惡性嘲諷。在這些竊賊搜刮完一片區域后,其中的建筑無一不是文物盡失,傷痕累累。當然,遭竊文物的出產地以及各文物之間的聯系從來不會被記錄下來。通過偷盜的方式每“保存”下來一件陶器或帶有雕刻的石碑,都會有幾十,甚至上百件文物遭到完全的損毀,更不用說長眠的瑪雅國王、王后,以及平民的遺骨。盡管少數幾件被認為能在藝術品市場出售的文物會留存于后世,但它們對于考古判斷與解讀的意義卻已喪失殆盡。在某些情況下,我們也能從遭竊的文物上采集到信息——最好的例子就是刻在手工制品上的象形文字,這些文字通??梢缘玫狡谱g。然而,即便遭竊文物上有象形文字,能從中獲取的信息也遠遠不如我們在知道以下內容時來得完整和有意義,即:這些文物究竟出自何處,隨它們一起被發現的還有什么,以及其他種類的背景信息。上述信息在考古學家那里都會得到細心的記錄,但偷盜者則會將它們棄置一旁或加以損毀,因為它們并沒有商業價值。

圖Ⅰ.11 危地馬拉納赫頓因劫掠造成的破壞 非法劫掠對考古遺跡造成的破壞正不斷吞噬著瑪雅人民的文化遺產以及有關古瑪雅文明的知識。上圖所示的地溝位于危地馬拉的納赫頓(Naachtun)遺跡,它通往一處被盜的古墓。墓中到處散布著素陶的碎片,它們的被毀皆是因為盜賊要搜尋幾件珍貴的彩陶,好拿到“藝術品”市場出售。
遭竊文物也會給學者們帶來另一個問題:許多文物在流入黑市前都會得到“修復”,好提升它們的價值。這種修復常常會導致原品的改變,例如重新繪制文物上的圖畫或象形文字,甚至在先前沒有文字的地方加上一段。事實上,黑市上充斥著這樣“修復”而來的文物,更不用說完完全全的贗品了。一些贗品的工藝之精湛,甚至可以瞞天過海。因此,只要試圖從沒有備案的文物上獲取有效的考古學數據,就會面臨接收到失真,甚至虛假信息的風險。
經由藝術品收藏保存下來的物品在其他情況下就會消失嗎?事實上,過去所有的物理遺存都會不可避免地腐朽,無論它們是在泥土中,還是在專業考古學家的手上,抑或是在私人收藏家的櫥柜里。當然,相比一個仍埋在地里的器皿,遭竊后經過重新繪制的陶罐可能看起來保存得更好。但事實是,不論是在墳墓里,還是在櫥柜中,大多數陶制器皿都會持續存在數千年。問題并不在保存:得益于技藝高超的文物修復員,哪怕是保存不佳的遺存物,考古學家也能從中提取到大量的信息。真正的問題是,我們如何才能從過去的遺物中獲取到盡可能多的信息。利用現代考古學技術從考古遺址中獲取到的信息將永存于世。但是,一旦人們為搜尋幾件有市場需求的文物而去洗劫一座考古遺跡,全人類就會無法挽回地失去一些信息,一些本可以為考古學家們采集到的信息。它們的喪失是無法逆轉的;在人們為了一件陶制容器而將一座古墓“大卸八塊”的同時,所有隨該文物出土的證據也會遭到破壞。過去的遺存物,包括古瑪雅文明的遺物,都是不可再生的資源,它們代表著以往社會的知識。每當一處遺跡遭到洗劫時,我們就會永遠喪失一部分過去的知識。


圖Ⅰ.12 危地馬拉希姆巴爾被劫掠者褻瀆的1號石碑 對雕刻石碑的劫掠同樣破壞了無價的歷史文本:(上圖)位于危地馬拉希姆巴爾(Jimbal)遺跡的1號石碑,這張照片是蒂卡爾項目的考古學家于1965年發現該石碑后拍攝的;(下圖)同一塊石碑幾年后的樣子,劫掠者未能將帶有雕刻的石碑表面鋸下,但卻完全毀壞了雕刻的上半部分和碑上的文字。
那可以做些什么來阻止這種破壞呢?瑪雅傳統社區自身的進步所帶來的文化改變可能無法減緩,但大多數國家都有法律禁止對考古遺跡的盜挖。在墨西哥、危地馬拉、伯利茲、洪都拉斯和薩爾瓦多,劫掠考古遺跡是違法的。將遭竊文物從這些國家(以及其他許多國家)出口到美國也是違法的。然而,沒有一個國家擁有足夠的資金和人手來對它所有的考古遺跡進行執法,抑或是阻斷所有的文物走私。因此,在我們批評那些監管著古瑪雅遺跡的國家之前,我們應該認識到,美國一年也有幾十個史前和有史時期的遺址遭到劫掠和破壞。正如其他違禁品——從禁酒令時期的酒到今天的強效可卡因和其他毒品——市場已充分展示的那樣,巨額利益的誘惑與魔力會徹底擊潰政府打壓禁運品走私的意圖,即便此類執法行動背后有著充足的資金支持。
就像其他違禁品那樣,正是需求壯大了遭竊文物在全球的市場。考古遺址之所以會被劫掠,原因只有一個:一些人愿意花天價購買文物。藝術品收藏是一門值得尊敬,且會帶來收益的愛好,或者說生意,只要雙方交易的是古今藝術家為啟迪或娛悅大眾而創作的圖畫、雕塑以及其他藝術品。但是,買賣剛從考古遺跡盜挖過來的文物并不是藝術品收藏;它屬于文物收藏。一個古典期的瑪雅花瓶不會產自一位藝術家的工作室,而只能是來源于一座被盜的古墓。由于劫掠文物所導致的信息喪失是無法挽回的,所以,買賣那些已被私人收藏多年的遭竊文物并不會對考古界造成進一步的傷害。但支持文物劫掠活動的藝術品市場正在對世界日益減少的考古資源造成越來越大的破壞。只有一個辦法可以對付這種愈演愈烈的破壞,即減少對新文物的需求。收藏家和貿易商通常能夠識別剛剛盜挖出來的文物。所以,如果他們拒絕購買這些文物,他們就可以阻止上述破壞。憑借興趣和研究,當今世界的人民為重現瑪雅文明昔日的輝煌付出了如此之多的努力,但假如同樣是當今世界的人民最后徹底毀掉了古瑪雅文明遺址,斬斷了現代瑪雅民族與其遺產在文化、意識形態以及語言上僅剩的聯系,那將是一件可悲的事情。
關于當代瑪雅民族的祖先,我們已了解到的內容是驚人的。正如后面章節將會展示的,古瑪雅文明既極具吸引力,又具有啟發性,因為它讓我們對自身及所處的世界有了很多新的認識。只要我們仍能獲得機會,需要研究的內容還有許多。未來我們還能了解到多少,取決于有多少考古學記錄能夠完好無損地得以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