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瑪雅史(全兩冊)
- (美)羅伯特·J.沙雷爾等
- 1173字
- 2023-07-11 15:06:42
瑪雅文明的意義
上述流行的虛妄之談完全沒有事實依據,因為有清晰的證據表明美洲大陸上的文明是在不受舊世界發展的影響下演變而來的。經過對考古學證據一個多世紀的搜集和分析,沒有發現任何證據顯示舊世界人民對美洲大陸有過干預,更不用說有證據支持瑪雅是像亞特蘭蒂斯那樣的神話國度。相反地,所有證據都一致表明,美洲大陸的文化發展是具有本土性的。自亞洲人于一萬兩千多年前遷徙至北美洲和南美洲之后,美洲人民開始了發展其社會與文化的漫長旅程。他們發明出新的狩獵技術,使得美洲土著社會能夠壯大、繁榮。盡管遵循著跟舊世界社會一樣的發展軌跡,但美洲人民獨自發明了農業、陶器、冶金、文字以及灌溉技術,在城市和文明的發展上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
這一認識并不是新近才有的。即便考古學在19世紀還處于起步階段,但當時已有一些學者認識到瑪雅和其他美洲土著社會是在沒有與舊世界接觸的情況下發展起來的?,斞盼拿鞯闹饕l現者之一——約翰·勞埃德·斯蒂芬斯就在他的文章中預測到后來錄入考古學史冊的內容:“我們沒有理由認為這些城市的建造者是那些舊世界的古代民族……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它們的創造者是西班牙征服到來時正棲居在這片土地上的民族,或者是他們不太久遠的祖先。”(1841年,卷二,第455頁)
這并不是說,在歐洲人的探險時代開始之前,舊世界和新世界的偶然接觸是不可能的。反過來說,新世界的漁民或商人曾偶然踏上亞洲或非洲的海岸也是同樣有可能的(盡管這一可能性在相關討論中很少提及)。不過,除了一個明顯的個例外,其他證明這種早期接觸的證據尚未出現。即使人們在未來幾年發現了支持這種接觸的確鑿證據,只有證明此次接觸影響了一方或雙方社會的文化發展,那才具有重大意義。顯然,鑒于隨后舊世界和美洲所發生的變化,始于1492年的接觸是意義重大的。盡管有更早的關于航行到“大海另一邊”的記載,但只有一份得到考古學的認可。維京人萊夫·埃里克松(Leif Eriksson)和托爾芬·克爾塞夫尼(Thorfinn Karlsefni)分別于1001年和1009年記錄了登陸新世界的事件。支持這些記錄的證據來源于一次考古發掘,其發掘對象是11世紀挪威人在加拿大紐芬蘭蘭塞奧茲牧草地(L’Anse aux Meadows)的定居點。但很明顯的是,無論是對美洲土著社會,還是對挪威社會而言,那次接觸并沒有產生持續性的影響,而這也是此種有限接觸慣有的結果。
由于在1492年之前,美洲和舊世界的文化發展歷程是相互獨立的,彼此之間并沒有產生重大的接觸。因此,本書以為,我們必須以古瑪雅人的方式來理解他們。瑪雅文明的演變是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一是其內部的文化發展;二是其與鄰近的墨西哥和中美洲人民的交流;三是程度較輕的來自更偏遠社會的影響,包括北美洲和南美洲。如前所述,本書試圖闡明,古代瑪雅文明并不是從舊世界移植過來的產物,而是歷經所有人類社會發展都遵循的道路而產生的結果,其中包括那些會促成社會和文化復雜性——我們稱之為文明——的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