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國:忽悠劉備,建立海洋帝國
最新章節
書友吧 12評論第1章 開局就忽悠劉備
建安十三年九月。
荊州南郡,當陽景山,斜陽西下,雖已入秋,微風中仍帶著絲絲熱意,山道邊,綠樹陰陰,與山旁小溪相映成趣。
景山之巔,秦川朝山下望去,山下的場景一覽無余。
一眾龐大的人流,皆土色麻衣,男則短褐長褲,女則長袍長裙,攜老扶幼,蜿蜒成龍,緩緩而行,無邊無際,鋪滿了整個小道。
人群中,稀疏的散布著,身穿鐵片扎甲、手持長戈的士兵,零星的高呼著:“將軍有令,今夜就地安歇!”
這就是劉備攜民渡江的場景,馬上要到趙子龍七進七出救阿斗的時間了。
這,是劉備人生的至暗時刻、是諸葛亮隆中對的起點、是赤壁之戰的前奏、是三國時代的開端。
秦川自從一年前穿越到這個世界以后,也努力過,也掙扎過,但是東漢末年這個時代,似乎天然就對他這個“白身”十分不友好。
最得勢的世家,官位、錢財、軍隊、名聲門門齊全;次等的,或缺一門,或缺數門;最次的,也是家傳了大漢官學,能與那些得勢的世家說到一塊去。
而秦川,卻是一門也沒有,甚至對大漢官學,亦知之不多。
這個時代,真就是方方面面將一切都限制住了,讓秦川這個后世白身之人,針插不進,水潑不進……
強行擠進去,恐怕那些世家的下人,擺擺手,就需要秦川使出渾身解數來應對,而且還不一定能打得過。
古人瞧不起秦川,秦川心道,我還瞧不起你們呢。
為今之計,就只能搭個順風車,找根大腿抱住了。
反正也是種田,又創業又種田,以秦川的白身身份,在三國時代,基本是不可能了。
這個白身,如果要去抱大腿,在各個諸侯手下當個謀士也很困難,甚至連那些諸侯的面都見不了。
秦川思忖,那就只好自爆身份了。
種田,就種把大的,好歹也是科技史專業碩士畢業,專業對口。
種它個翻天覆地,轟轟烈烈,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后世的學問,在這個時代,現在,真就是秦川獨此一家,別無分號。
相對大漢官學,后世學問的實用性,任誰也無法無視。
稍有身份的人,任誰得了這門學問,都能深刻而全面的影響大漢,流芳百世。
秦川想清楚這些,接著,便是選擇哪根大腿了。
眾所周知,到了攜民渡江時,天下只有三人配得上大腿二字,曹、劉、孫。
曹操喜怒無常,跟著他,可能到時候會覺得秦川這個種田人威脅太大,而把自己帶下去,跟著曹操,這風險委實有點大。
吾好夢中殺人,一不小心秦川就橫死街頭,到時候曹丞相再灑兩滴眼淚,來一句,秦川勿慮,汝妻子,吾養之……
這畫面,光是想想,秦川就受不了。
孫權權衡天下,跟著他,最可能的結果應該就是將自己關起來,然后使勁的壓榨自己,然后在孫權臨死或者病重時將自己咔嚓了。
淪為權渣的工具人,這也不是秦川的理想。
反觀劉備,這個人是個重情的,能為關羽不顧蜀國戰略大局為他報仇,東征吳國。
后來糜芳背叛了劉備,也不見劉備遷怒于糜竺,而是仍然禮待如初。
黃權背叛了劉備,投降到魏國,其子黃崇仍在蜀漢官拜尚書郎。
這么看來,劉備眼下雖弱,至少對自己下屬,是做到了仁至義盡。
跟著劉備,至少自己的結局不會是被莫名其妙的殺害吧。
人物選定,接下來就是時間地點了,為了加重自己出場的分量,秦川選擇了這個時間點,這既是劉備人生中的至暗時刻,又是一個非常好驗證秦川預言的時刻。
從來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危中有機,此時才是投奔劉備收益最大的時機。
隨著秦川的視野看去,山坡邊,一位年近半百的中年,身上斜挎著一柄短劍,騎著一匹雪白的馬,一襲泛黃的披風,隨著輕風微微擺動。
目標鎖定,秦川朝著那位被文士武將簇擁的中年走去。
秦川樸實無華的百姓穿著,與十萬流民無二,只是這帥氣白皙的樣貌,和挺直的站姿才能分辨出他普通中的不普通。
他就這么站定,默默的看著這中年。
只見那中年坐在馬上居高臨下,面露悲憫,有些痛苦的看著樹蔭下東倒西歪,原地躺倒的百姓,不禁嘆息道:“日月若弛,老將至矣,又勞百姓受苦,哎!”
一個文臣拍馬趕到,急切道:“主公,不可駐扎!曹操已占襄陽,定會派兵追趕,我等行路如此緩慢,不待今夜過去,曹兵就已趕到!”
中年聞言,眉頭深皺,略一沉吟便道:“民困兵乏,已是走了一日一夜,如何還能趕路啊!”
馬上,那文臣此刻已是焦急萬分,嘆息一聲道:“如此行進,曹軍若來,非但百姓要遭災,主公亦危矣!”
“依先生之意,當如何?”
“主公當速棄百姓,輕騎至江陵,不然……”
“百姓從新野,一路隨我至此,歷經艱辛。”說著,中年搖了搖頭,接著道,“當此顛沛險難之時,更應申我信義,與百姓同存同亡!”
接著,中年面色一正,雙眼掃過左右道:“我意已決,汝等不可再勸,再傳我令,今夜駐扎景山。”
秦川點了點頭,皇叔還是仁義,就算是裝的,能裝一輩子就行。
他不再猶豫,當即上前拱手道:“可是漢左將軍、宜城亭侯、領豫州牧、皇叔劉備,玄德公當面?”
劉備轉頭看去,只見一個二十出頭的白面農夫穿著的人,站在一邊,臉帶微笑的看著他,此人竟直呼他為劉備,這在他自從得了官身后,便再未發生過的事。
不過,劉備并未因此生出惱怒,而是當下眉頭一皺,繼而又擺了個笑臉,溫和的對秦川道:“這位……小兄弟,不知你找劉某有何事?”
不愧是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的劉皇叔,雖是面對平民,亦能平和而視。
秦川更加滿意了,微微一笑,拱手道:“玄德公,小子姓秦名川,字海平,有事關貴軍生死的機密,望將軍撥冗,與小子單獨一見。”
劉備聞言,生死二字,似乎撥動了他的心弦,死死的盯著秦川,似乎在審視著什么。
秦川也毫不示弱的回看著劉備,眼神中帶著平靜。
無言的交鋒。
被這么一盯,秦川只感覺自己仿佛要被看穿,更覺出一絲危險。
請求一個當面交談的機會,竟被劉備目光如箭,刺人心魄的審視,這讓心氣頗高的秦川,有了一絲逆反之心。
既然如此那就別怪我不說實話了。
好一會,劉備才點點頭道:“請隨我來。”
主帥帳篷已經被架設好了。
“玄德公,我來自一千萬年后。”秦川先前的逆反之心,終于在此時轉化為了一股惡趣味。
東漢末年,任誰也不會知道,會有科技大爆炸這種事,秦川說出這話,也是在賭,劉備不可能拆穿他的謊言。
劉備聞言,略略抬眼看了一眼秦川,臉上帶著毫不掩飾的厭惡,冷聲應道:“哦?這就是你要說的機密軍情?你欲妖言惑眾?恐怕找錯了人。”
三國時代裝神弄鬼的可不少,前有張角,后有于吉、左慈之類的。
秦川眉頭一皺,看來自己被當成了神棍,朗聲道:“玄德公,這就好比你現在出現在秦始皇身邊,對秦始皇那時候發生的事,你應該很熟悉吧,想必玄德公若是面對秦始皇,也能說出大秦二世而亡之類的話吧?同樣如此,我也對眼下將要發生的事很熟悉,這還不算重大機密軍情嗎?這,還不算事關貴軍生死嗎?”
劉備先是一愣,而后冷漠的搖了搖頭,眼中透露出威嚴,正聲道:“若是還在新野,備還有心和你論說一二,眼下嘛……也罷,給你三句話的機會,若是無用的話,你該知劉某會如何做。”
秦川心下一緊,三句話雖然很少……
但對已經做好功課的秦川,足夠了。
他是真沒想到這劉備是這種反應,不過想想也就理解了,任誰也不會隨便就輕信自己世界觀以外的事情。
“玄德公,據后世記載,今夜曹軍必來,而且,你的妻子兒女會再次失陷于曹軍,若非是趙將軍,就連小阿斗也不能幸免于難,而十萬百姓更是死傷無數。”
劉備聽到這句話,眉頭深鎖,面露憂色,曹軍,正是他所擔心的。
讓關羽帶著大軍從漢水乘船到江陵,而劉備自己帶著百來騎兵和步兵護送十萬老百姓,本就是冒險之舉。
但劉備再看向秦川時,卻變了表情。
“哼,帳外百姓人人皆知,曹軍,要么來,要么不來。”劉備帶著笑意輕聲一哼,接著道,“這并不能證明你來自……什么一千萬年后吧。”
秦川點了點頭,心道這確實不能證明什么,誠如劉備所說,確實只有這兩種情況,這第一句話顯得得有些平平無奇了。
不過這句話已經引起了劉備的注意,這,就是成功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