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拍斷案幾
- 三國:忽悠劉備,建立海洋帝國
- 長河回眸
- 2202字
- 2022-12-18 22:02:12
“主公本是讓諸葛軍師、關將軍共守江陵,但當時龐軍師已死,主公只好讓諸葛軍師入川,留糜芳與關將軍。”秦川又搖了搖頭道,“關將軍素來高傲,豈能與此人共事,估計當時二人多有矛盾。關將軍出征后,因糜芳未能及時供給糧草,還給糜芳寫信說,還,當治之。”
還,當治之,意思就是你糜芳等著,我關羽打仗回來了再收拾你。
劉備有些疑惑道:“即便如此,二弟亦不會將之殺死啊?他元從之人,又是備之妻兄,何至于便降?”
“主公,可能是糜芳貪污,使江陵城軍資不夠,被關將軍抓住了把柄吧。”想了想,秦川又道,“關將軍大軍出征前,江陵城曾有一場大火,據傳燒掉了一些軍資。”
劉備先是一愣,繼而有些了然的點了點頭道:“子仲雍容大方,敦厚文雅,子方確實差之甚遠。”
見劉備接受了現實,秦川接著道:“關將軍聽說江陵城已失,急速回援,但因士卒家屬皆在江陵,又軍資匱乏,士卒日少,終于在建安二十四年死于麥城,史稱關羽走麥城。”
此時劉備已有些呆滯了,茫然道:“誰殺的?”
“關羽是被孫權下令所殺,回援途中的關將軍才聽聞江陵城已被拿下,在麥城,勢單力孤的關羽被曹孫兩方夾擊,欲走上庸,但上庸多遠,且因為立嗣一事,關羽得罪了劉封,劉封故而按兵不動。”
可以說,前半段多精彩,后半段就有多悲劇,秦川也是看著劉備的表情從興奮到悲愴,也是放緩了語氣道:“關將軍又中了呂蒙的計謀,被潘璋的部將馬忠擒獲,孫權將關羽斬首,并將頭送給了曹操。”
劉備一拍案幾道:“好你個東吳鼠輩,犯下此等大事,還欲引禍曹操,還有劉封,竟敢不救二叔!”
“主公,關于劉封……”秦川想了想,又道,“主公除了阿斗,后來又有三個孩子,又不是不能生育,無論如何也不該將之收之為義子,宜重定其身份,免使其有非分之想,到最后,他又因此事而死,主公少一大將,他亦失去生命,何其可惜。”
劉備聽到這里,也輕輕頷首。
“張將軍當時鎮守閬中,得知此事后,便和主公相商,欲共討東吳,未想……”秦川說著,又看了看劉備臉色,見其一臉緊張,便再次放緩的語氣道,“張將軍飲酒后,又鞭打左右士卒,令范疆、張達二人短時間造出足夠盔甲,以征東吳,二人無法,只能趁張將軍醉酒殺之,投奔了東吳。”
“哎!”劉備嘆息一聲道,“備常勸翼德,刑殺既過差,又日鞭撾健兒,而令在左右,此取禍之道也,奈何他不聽。”
秦川也點了點頭道:“主公,此時還能改過,不如將不得鞭打士卒定為軍法,有犯者,奪其職。”
劉備聽后也是一愣道:“此法,對翼德十分太過嚴厲?他又好酒,酒后亦無德。”
“主公,世多言,慣子如殺子。”秦川搖搖頭接著道,“張將軍若不改,終有一天會重蹈覆轍。”
“這……”劉備點了點頭,終是同意了。
“主公起大軍五六萬,而東吳則以陸遜為主帥,又派人向曹丕稱臣,兩方相峙于夷陵……”
聽到這里,劉備有些疑惑道:“二弟死后不久,那曹操就死了?”
秦川點了點頭道:“曹操頭風病一日兇過一日,關將軍死后不久,他也便死了。”
劉備呆愣了好一會才道:“時不我待啊。”
“主公兵勢強大,居高守險,銳氣正盛,求勝心切,那陸遜卻沉住了氣。”接著,秦川輕嘆一聲道,“對峙日久,主公軍心日漸懈怠,加之天氣酷熱,主公竟于水邊連營七百里,那陸遜溯江而上,被陸遜一火而滅。”
雖然有些不敢置信,但秦川此前的種種,已經在劉備這里建立了一些信用。
劉備輕輕頷首道:“備就死于此戰?”
“也是,也不是。”秦川緩緩道,“主公立阿斗為蜀漢二世君,又命諸葛亮、李嚴,為顧命大臣,病死于白帝城。”
此時,劉備嘴唇微微顫抖,幾次欲開口,都被情緒左右,竟說不出一個字,好一會才道:“備等幾人之志,不過是大漢重安,上天待我等何薄也。”
秦川等了還一會,才見劉備情緒平復,這才開始繼續說。
說到這里,秦川終于要說道正事了,正色道:“阿斗此后當了四十一年皇帝,其間諸葛丞相從漢中七出祁山、姜維十一次北伐,終二人一生,都未能得到過長安。”
劉備有些吶吶道:“從漢中,到關中,竟是不可能了?”
“不唯此時。”秦川堅定道,“自韓信兵出漢中,后世兩千年,無人從漢中打到過關中,秦嶺已然成了天塹。”
“既然漢中無法打到關中……”劉備仿佛發現了華點,接著道,“那關中又如何打到漢中的?”
秦川一時間被問愣住了,不過只一會,便道:“主公,蜀中人口只有大漢人口七分之一,天長日久,又如何能與晉國相比?”
劉備先是點了點頭,后又搖搖頭道:“不是魏國嗎?如何又成了晉國?”
“主公可知后世如何稱呼三國后?”見劉備搖頭,秦川又道,“魏晉南北朝,曹丕篡位后,主公、孫權相繼登基,此為三國;曹丕后繼之君屢屢早死,又屢屢托孤司馬懿,司馬家族由此壯大,其又是士族代表,后司馬懿子孫竟學魏篡漢,篡了魏。”
劉備聽到秦川這么說,又是一愣,還一會才道:“備雖早知士族之害,未曾想,竟真能篡奪皇權。”
“主公,可還記得川曾提到過,太陽黑子?”見劉備點頭,秦川又道,“晉又分西晉東晉,這南北朝,說的南,就是東晉,而北,則盡皆為胡朝,史稱民族融合。”
“民族融合?”劉備先是一愣,后拍案而起道,“好一個民族融合!我大漢子民,何以至此!”
秦川淡然一笑道:“后世有詞人,曾寫這段歷史為,一水橫陳,連崗三面,做出爭雄勢。六朝何事,只成門戶私計!因笑王謝諸人,登高懷遠,也學英雄涕。憑卻江山,管不到、河洛腥膻無際。正好長驅,不須反顧,尋取中流誓。小兒破賊,勢成寧問強對!”
“六朝何事,只成門戶私計……”劉備嘆了口氣道,“竟不堪至斯。”
聽了劉備的話,秦川輕輕一笑道:“主公若只看眼前,何嘗不是只成門戶私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