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時開拓的海上絲綢之路,為商業(yè)路線
《漢書·地理志》:"自日南障塞(郡比景,今越南順化靈江口)、徐聞(今廣東徐聞縣)、合浦(今廣西合浦縣)航行可五月,有都元國(蘇門答臘);又船行可四月,有邑盧沒國(今緬甸勃固附近);又船行可二十余日,有諶離國(今緬甸伊洛瓦底江沿岸);步行可十余日,有夫甘都盧國(今緬甸伊洛瓦底江中游卑謬附近);自夫甘都盧國船行可二月余,有黃支國(今印度馬德拉斯附近);民俗略與珠崖相類。其州廣大,戶口多,多異物。自武帝以來皆獻(xiàn)見。有譯長,屬黃門,與應(yīng)募者俱入海,市明珠、壁流離、奇石異物、赍黃金雜繒而往。所至,國皆稟食為耦,蠻夷賈船,轉(zhuǎn)送致之,亦利交易,剽殺人,又苦逢風(fēng)波溺死,不者數(shù)年來還。大珠至圍二寸以下,平帝元始,王莽輔政,欲耀威德,厚遺黃支王,令遣使獻(xiàn)生犀牛。自黃支船行可八月,到皮宗(今馬來半島克拉地峽的帕克強(qiáng)河口);船行可二月,到日南(今越南中部)、象林(今越南廣南濰川南)界云。黃支之南有已程不國(今斯里蘭卡),漢之譯使自此還矣。
三國:忽悠劉備,建立海洋帝國吧
三國:忽悠劉備,建立海洋帝國吧
《中國航海史》古代航海史分卷 中國航海學(xué)會編撰
《中國造船通史》席龍飛
《漢書·地理志》班固
《海上絲綢之路》李慶新
漢代就有到日本的航海往來。
漢倭王印證明一切。
今日最新章將有漢末船舶技術(shù)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