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頂級老師
- 三國:忽悠劉備,建立海洋帝國
- 長河回眸
- 2192字
- 2022-12-17 18:58:34
“老師,你的意思是,何時當聽前人的話,需要學生自己判斷。”
秦川欣慰的點了點頭,若是這都不能想明白,那鄧艾也不配為他弟子了,而且,聽前人的話,那將是他生活在世間最好的選擇。
說著說著,沒想到劉娥、劉英兩姐妹又來了,二女對秦川微微點頭示意。
秦川也對著這兩姐妹微微一笑,心中竟拿她們和昨日二女比較了起來,不得不說,論相貌,還是劉備二女更漂亮,不過這二人可不能輕易招惹。
幾人再次點齊護衛,出發了。
“今天,咱們就開始正式上課,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秦川說著,又看向鄧艾笑了笑道,“這自然,一切法則,都可以用猜想-印證來解釋;萬事萬物,都要數字化。”
“老師,這飛天之術,竟是猜想而來?”鄧艾聽的有些迷糊,接著道,“就連老師也不能知道其正誤嗎?”
秦川低頭想了想,科學與宗教最大的不同,就在于,科學是不斷被駁倒,也是通過這個駁倒而一次次發展的,三國的今古文尚書學,已有宗教化的趨勢了,于是點了點頭道:“后人不必遵從前人之說,若是能將前人駁倒,那便是后人正確,前人錯誤,如此,才能不斷前行。”
鄧艾回想起了此前族中人曾教他時的一些東西,感覺大為驚異道:“老師,這……艾曾在族中有族學,都強調尊師重道……”
“最大的尊師,莫過于學問超過老師;最大的重道,莫過于將老師之道發展。”秦川停住馬,微微一笑,接著道:“儒家,從根子上講,是春秋戰國時,貴族教授子弟的學問,當年季札與孔子并稱,可見儒家并非孔子私學,孔子霸占儒家之名,本就不是尊師重道;后來董仲舒將陰陽五行那些不相干的東西加入儒家,這又不是尊師重道。”
“老師,這……”這番話,直驚得鄧艾目瞪口呆,好一會才又問道,“老師心中的儒家是什么樣的學問?”
“儒者,人需也,人所需皆儒也。”接著,秦川又解釋道,“還儒根本,禮、樂、射、御、書、數六藝方為儒家,而非易、書、詩、禮、樂、春秋。”
禮、樂、射、御、書、數可以理解成禮儀課、藝術課、體育課、政治課、語文課、數學課。
西周貴族的九年制義務和后世的學生上的課反而相似,而孔子嚯嚯后的儒家,反而變成了搖頭晃腦,豈不可悲。
見鄧艾仍在思索,秦川接著道:“我之門下,與其他學問不同,面對萬物,皆認為其是可知的。”
見鄧艾還在思索,看來抽象的東西,是沒那么容易明白的。
秦川想了想,那就說具體的吧,又看向鄧艾問道:“關于舟浮于水,你有何想法?”
鄧艾有些懵懂的搖了搖頭。
“荊之大,其沉淺,說在具;沉,荊之具也,非荊之淺也。”見鄧艾還是一臉懵懂,秦川略有些失望的看了看鄧艾,又解釋道,“荊木很大,其沉入水中的部分卻淺,是因為荊木的重量與物體沉入水中的浮力相平衡了。”
劉娥當即反應過來道:“秦軍師,我知道,這是墨經里的話,原來這句話竟是如此解的。”
“沒想到劉小姐竟還知道墨經,了不起啊!”秦川贊嘆了一聲,接著又收斂笑容對鄧艾道,“這個猜想要如何印證,很簡單,你只需將小盆套大盆,然后在小盆裝滿水,然后在小盆中輕輕放入一塊浮木,浮木入水,必然會讓小盆里的水有一部分進入大盆,你再稱量大盆里浮木的重量和大盆里水的重量即可。”
“如果錯了呢?”鄧艾有些不確定道。
劉娥卻是嫣然一笑道:“錯了就再猜唄,秦軍師,今天回家我就印證一番。”
秦川扭頭一看,這劉娥和劉英反過來了吧,之前都是劉英話多,現在變成了劉娥話多,也不知道受了什么刺激,一時之間,竟有些不適應起來。
“劉小姐說的很好,猜錯了,就再猜,不要怕錯,就怕不猜。”
鄧艾聽到秦川這么說,這個老師在他心中的形象頓時高大了起來,別的老師生怕學生反駁自己,而自己的老師,卻鼓勵學生反駁自己;別的老師,生怕學生有自己的想法,而自己的老師,卻鼓勵學生有自己的想法;而且想法錯了也不要緊,再試就是了。
隱約間,鄧艾有了一種想法,那就是,這樣的老師,才是頂級老師,而其他的老師,都不如秦川。
秦川話剛說完,就聽見劉英悶悶的哼了一聲。
他只好搖搖頭,弄不明白的事,先扔一邊,接著對三人道:“今天,我們要造一樣東西,能潛到水下,不浮不沉,人在其中還能劃水,這就需要我們所造之物的重量,剛好等于排出的水重,這便是墨子浮力定理的一種應用。”
說完,空留幾人深思,秦川加快了速度,不多會,一行人再次來到了江陵造船作坊。
這一次,秦川找來了這個造船作坊的負責人,劉老六,一番交談之后發現,此人也算漢室宗親,不過是劉表遠支族人。
秦川也不廢話,直接拿出了劉備的郡守令,遞給劉老六道:“劉老六,這是郡守令,此作坊,現在歸我管了,給我們講講這個造船作坊吧。”
劉老六接過秦川的任命書,看到秦川如此年輕,又看了看跟著的三個半大孩子,有些不敢相信,不過還是說道:“江陵造船作坊,是先荊州牧時留下的,現在有用工三千人,每月能下水斗船十艘,劉荊州集十年之功,方積攢了千余斗船……”
一番講解,秦川頻頻點頭,接著他又拿出了繪好的帛紙遞給了劉老六道:“這里有一物,需盡快造好,你看看需要多久。”
劉老六接過圖紙,又是好一番詢問,這才道:“若是集中人力,只需兩日便可造好。”
“一日,明日,我要三艘。”秦川有些不容商量的看著劉老六。
開玩笑,三千人的作坊,造這么簡單的東西,也不大,還需要兩日嗎?
劉老六有些敷衍道:“我等還有斗船未完成。”
秦川想了想,以后,這落后的斗船就不要造了,應該造更先進的船,于是大手一揮道:“所有船只停造,再招人手,將船廠擴充到一萬人。”
“這……”劉老六有些不可置信的看著秦川,有些結巴道,“這還需要郡守的同意吧;而且,皇叔在這,能長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