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前言

《道德經》是我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思想內容微言大義,一語萬端,為先秦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被華夏先輩譽為萬經之王。在東漢后被奉為道教經典,稱為《道德真經》,老子也因此而被奉為道教教主。

在《道德經》一書中,老子創立了堪稱我國思想史上最早的“道”的理論。老子把“道”作為自己哲學思想的最高范疇,認為“道”這個物質實體是世界萬物產生的總根源,是宇宙的母親。

老子認為,“道”是早在天地未辟之先就存在著的一種渾然一體的物質實體,它雖然是目不見、耳不聞,無聲無形的,但卻是不靠外力由自身而永遠存在著,無所不至地永遠運行著,成為產生天地萬物的根源。這個東西原先沒有名字,就起名為“道”,因為它無所不包,彌漫一切,又可以勉強把它叫作“大”。

“道”作為萬物之母,是如何產生天地萬物的呢?老子說,“道”最初產生出元氣,因為元氣是渾然一體的存在,所以叫作“一”。再由元氣分化為兩種互相敵對的陰陽二氣,陰陽二氣的對立而又統一產生出第三者沖氣,沖氣最后又產生出蕓蕓萬物。

老子的“道”論,其積極意義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否定了天帝的存在。自上古以來,人們一直認為宇宙間有一個最高的主宰,就是上帝,又叫天帝。對這種觀念,老子用“道”來進行破除。

天沒有意志,沒有賞善罰惡、支配人類的能力。天不過是萬物中的一物,是一種自然狀態。如果說有天帝的存在,那在天帝之先就已有了一種更為根本的存在,它是構成自然萬物的原始材料,老子把他叫作“道”。

另一方面,老子突破了用具體實物來說明世界總根源的局限。在老子以前,也有些思想家從自然界中選取某些具體的實物來說明世界的構成。老子從紛繁復雜的物質世界中找出了“道”這個總根源,既說明了世界的多樣性,即“道”生萬物,又說明了世界的統一性,即萬物最終復歸于“道”。

這是老子高出于前人的地方。當然,老子為了突出“道”作為天地萬物總根源的特殊作用,又把它描繪成“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的,是無形無象的,玄遠幽微,深不可測,有時干脆就把它叫作“無”。

這個“無”雖是無形、無象、無限、無名,而不是虛無,但容易給人造成“無”中生有,“有”又生出天下萬物的錯覺。這種理論上的疏忽,恐怕也是老子所始料不及的。

老子最突出的貢獻是在辯證法思想方面。他系統地觀察了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的各種現象,從中發現任何事物內部都存在著正反兩個方面的對立。

在自然界,有大與小、多與少、上與下、遠與近、輕與重、白與黑、寒與熱、生與死、靜與躁;在人類社會,有美與丑、善與惡、強與弱、禍與福、榮與辱、吉與兇、是與非、貴與賤、貧與富、治與亂、巧與拙、真與偽、公與私。

這些都是相反相成、相互依存的現象,這些現象說明了事物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觀性。與此同時,老子認為事物的矛盾著的兩個方面是互相聯系的,共處在一個對立的統一體中。比如把有與無、難與易、長與短、音與聲、前與后看作既互相對立,又互相依存的。

老子還深刻地論述了“物極必反”的道理。任何事物矛盾的雙方無不向它相反的方面轉化,到了一定的時候就完全成為相反的東西。而向相反的方向轉化,就是道的運動。

老子還強調要達到某種積極的結果,先要從它的對立方面去做起。比如要做一件困難的事情,就要先從容易的做起;要做一件大事,就要先從細小的事情做起。因此,始終不貪圖做大事,所以才能完成大事。

老子認為,對立統一規律對實踐活動具有指導意義。比如軍事上的“欲擒故縱”治理國家上的“無為而治”“治大國若煮小鮮”一個人認識事物上的“為學日益”等。

老子以“智者”的姿態建立了一套完整而龐大的哲學思想體系,達到了很高的理論思維水準。事實上,道家的哲學是我們永遠也無法繞開的,直至今天,道家的哲學仍然是有吸引力、有生命力的哲學。如果我們吸收了道家哲學深刻內涵,無疑會從領悟中得到自由,為生活增添無窮的樂趣。

為此,我們特別編撰了這本《道德經全集》,主要是根據廣大讀者學習吸收的特點,在忠實原著基礎上,除了配備原文外,還增設了簡單明白的注釋和白話新解,同時還配有相應啟迪故事等,非常易于閱讀和理解,是廣大讀者學習《道德經》的上佳讀物,相信大家從中會獲得新的感受和新的意蘊。

品牌:中版集團
上架時間:2021-05-27 15:19:59
出版社:汕頭大學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中版集團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图木舒克市| 汉阴县| 长治市| 仁寿县| 玉环县| 福州市| 巩留县| 平泉县| 仁寿县| 贞丰县| 连山| 工布江达县| 庄浪县| 满洲里市| 武山县| 辉南县| 丰台区| 崇义县| 烟台市| 永德县| 栾川县| 新河县| 鹿邑县| 保山市| 伽师县| 安新县| 射阳县| 望都县| 城固县| 宜川县| 乳源| 雅江县| 安仁县| 齐河县| 泗阳县| 松阳县| 连城县| 泽普县| 内乡县| 平顺县| 三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