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性的優點(大全集)
最新章節
書友吧 32評論第1章 自序
人生活在世上只有短短的幾十年,卻浪費了很多的時間去想許多半年內就會被遺忘的小事。實際上,世界上有半數的傷心事都是由一些小事引起的,諸如一點小小的傷害、一絲小小的屈辱等等。有意思的是,那些在圖書館、實驗室從事研究工作的人很少因憂慮而精神崩潰,因為他們沒有時間享受這種奢侈。憂慮最能傷害你的時候,不是在你行動時,而是在你工作做完之后。
印度戲劇家卡里達沙把太陽升起——黎明到來的這一天稱為生命中的生命,宣稱:“昨天是場夢,明天是幻影。唯有今天,才會使每一個昨天變成一個快樂的夢,使每一個明天成為有希望的幻景。”在你最失意無比的時候,你能否脫口而出“不管明天怎么糟,我已經過了今天”?理由很簡單,今天才是最真實的驛站!
從1951年開始,我在紐約替商界和專業的男女舉辦一項教育課程。最初時,我只舉辦了演講的課程。此類課程的目的,是運用實際的經驗,幫助人們在商業洽談和團體中,能依照自己的思想,更清晰、更有效果、更鎮定地發表自己的意見。
然而,幾年的授課經驗使我認識到除了上述問題之外,憂慮和許多不良情緒已成為這些人面臨的另一個普遍而重大的問題。大部分上班族學員,他們中有各行各業的主管、推銷員、工程師、會計,大多數人都有問題;其中也有女性——職業婦女和家庭主婦,她們也有自己的問題!
在我們的醫院里,有一半以上的病人都是因為緊張和情緒困擾而引發疾病住院的。我把紐約公共圖書館書架上22本有關憂慮的書都看遍了。我也到其他地方搜索所有我能找到的有關憂慮的書,可真沒發現有一本能夠適用于那些班的學員,于是我決定再動手寫一本——就是這本《人性的優點大全集》。
我為了撰寫這本書,曾經讀過所有我能找到的、有關此題意的資料。包括迪克斯報紙信箱回答、離婚法庭的記錄、雙親雜志,以及多種著名的著述。同時,我還雇用一位受過訓練的人去研究、探索。他費了一年半的時間,在各圖書館中閱讀我所遺漏了的資料,探究各種心理學的專著,閱讀多種雜志文章,探索無數的偉人傳記,要找出各時代大人物是如何應對人生的。
我們讀過各時代的偉人傳記,讀過那些領袖人物的生平記事,從愷撒到愛迪生不一而足。有關羅斯福的傳記,我就收集了100多本。我們決定不惜時間、金錢找出自古以來任何人所用過的、關于交友和自我調適的切實的方法。
我曾經親自訪問過世界著名的成功人物,盡量從他們身上找出他們在與人相處上所運用的技巧。
我還做過一個比采訪、閱讀更重要的事情:我在一個專門研究如何克服憂慮的實驗室工作了5年——也就是我的訓練班所組成的實驗室。就我所知,這是世界上第一所,也是唯一的一所研究憂慮的實驗室。我們的做法是,將一套克服憂慮的準則教給學員,請他們回去實際運用,再回到班上報告結果,很多學員報告的都是一些過去行之有效的方法。
可以說,我是世界上聽過“克服憂慮”的演講最多的人。除此之外,我還接觸過成百上千的“克服憂慮”的經驗。有些是他人寄給我的,還有一些是在班上得過獎的。總之,這本書絕非來自象牙之塔,也不是如何克服憂慮的學院派研究報告,而是一本記錄成百上千位成年人克服憂慮的報告。這絕對是一本更為實際的書!
哈佛大學教授威利姆·賈姆士曾這樣說過:如果和我們應已有的成就作個比較,我們只是朦朧半醒著,我們只是利用了身心一小部分的能量。我們在極限之內,尚有更多的能量,可是我們習慣不加以利用。
這部書唯一的目的,就是幫助你發現、挖掘、利用自身的能量,那些孕育在你身心尚未利用的財富!
如果看完這本書的前三章后,你應對煩惱的方法,仍然沒有改進,至少對你來講,我認為這本書是一個完全的失敗!因為,教育最大的目的,不僅是求知識,還有實際的行動。
這是一本行動的書!
本書編寫時借鑒和參閱了大量的文獻作品,從中得到了不少啟發和感悟,在此表示衷心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