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譯本序

《神曲》是世界文學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是歐洲由中世紀過渡到近代資本主義那個時期的文學巨匠、意大利文藝復興的先驅但丁的代表作。對于這位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詩人,馬克思和恩格斯有著很高的評價。恩格斯說:“封建的中世紀的終結和現代資本主義紀元的開端,是以一位大人物為標志的。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紀的最后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1]并在著作中引用《神曲》中的詩句或人物。

1265年5月,但丁誕生在意大利佛羅倫薩一個頗受當地人尊敬的小貴族家庭里。他幼年喪母,大約在他十八歲那年,父親也去世了。雖然如此,他還是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據但丁的早期傳記作者薄伽丘(1313—1375)等人記述,他勤奮好學,善于思考,接受過名師指導,也做過長期堅持不懈的自學,對當時的各個學術領域都有著廣博的知識,并且很早就開始了詩歌創作。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他在鉆研各種學問的同時,還參加各種社會活動,和佛羅倫薩各方面的生活保持密切的接觸。

在當時的歐洲國家中,意大利的資本主義發展處于領先地位。但丁的故鄉佛羅倫薩早在1115年便取得了自治權,是意大利星羅棋布的小邦中最大和最繁榮的手工業、商業、文化中心。這里,各種矛盾十分尖銳,而新興的市民階級與封建貴族之間的斗爭尤為激烈。1215年起出現了歸爾甫黨和基伯林黨,前者主要代表新興的市民階級和小貴族,主張依靠教皇統一意大利,又稱教皇黨;后者主要代表封建貴族,又稱皇帝黨(但后來,兩黨的階級內容和政治主張都有了改變),兩者之間相互爭斗不止。但丁的家庭是歸爾甫黨的堅決支持者,他本人也在1289年參加了對基伯林黨取得決定性勝利的一次戰役,并在第一線作戰。

但丁于1292年結婚,妻子是他依父命早在1277年就已訂下婚約的杰瑪·杜納底。他們一共生了四個孩子,其中兩個兒子是《神曲》最早的傳抄者和詮釋者。但丁的家庭生活是正常的,但是激發了他創作熱情的卻是一位他稱之為俾德麗采的女子(也有人認為,俾德麗采并無其人,只不過是但丁心目中的理想婦女形象)。但丁在他的另一部作品《新生》中抒寫了對俾德麗采的愛,記述了1274年第一次見到她時她那宛如“幼小天使”的可愛形象;九年之后,當他再次見到俾德麗采時,心中便充滿了對這位少女的愛;1290年俾德麗采逝世,但丁悲痛至極。為了尋找精神寄托,他對哲學和神學作了緊張的研究,所有這些,都為他以后的寫作打下了基礎。

在但丁的一生中,1295年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從這一年起他積極地投入了佛羅倫薩的政治活動。根據當時的規定,非豪門貴族只要加入了某個行會,便可擔任公職。于是但丁加入了醫藥行會,次年他成了帶市議會性質的百人會議的成員,1300年6月15日到8月15日被任命為六名行政官之一。當時,由于種種錯綜復雜的因素,佛羅倫薩的歸爾甫黨已經分裂為黑黨和白黨(黑黨成員大多為封建貴族,而白黨則在市民階級中較有勢力),斗爭十分激烈。而當時的教皇菩尼腓斯八世又插手佛羅倫薩的內部事務,使事態更為復雜。但丁站在維護佛羅倫薩利益的立場上,既反對黑白兩黨的你爭我奪,又反對包括教皇在內的一切外來干涉,從而招致了教皇的忌恨。為了防止事態擴大,他建議政府將包括他好友在內的兩黨領袖放逐。白黨領袖服從了這一處置,不久便被召回。但黑黨領袖卻去尋求教皇的援助。1301年,在但丁奉白黨之命出使羅馬期間,黑黨終于在教皇勢力的支援下奪取了佛羅倫薩政權,然后以白黨仍在殺戮搶掠為由,于1302年放逐了十多名人士。但丁也在放逐之列,他被判放逐兩年,罰款五千小弗羅林,永遠不得擔任公職;罪名是貪贓枉法,擾亂共和國和平和反對教皇等。顯然,“貪贓枉法”之類的罪名完全是無中生有的捏造。之所以要這樣迫害但丁,主要原因在于但丁反對教皇及其在佛羅倫薩的追隨者。對于這種判決,但丁理所當然地拒不認罪,拒付罰金。于是不久之后他被改判為:沒收全部家產,終生放逐(如再進入佛羅倫薩政府所管轄的地區,就得火刑處死)。

在此后的近二十年里,雖然但丁作過多次努力想要重返故里(包括打回去的辦法),但都沒有成功,最后終于客死他鄉。長期的流放使他成為一位屬于整個意大利的公民。他艱辛的走遍了幾乎所有說意大利語的地方(甚至還可能到過巴黎)。辛酸的流亡生活使他擴大了視野,增長了閱歷,豐富了經驗,同時也使他更加懷念故鄉,眷戀家人。盡管如此,他還是在1315年斷然拒絕了在屈辱條件下返回故國的機會(該年十一月又被佛羅倫薩政府缺席判處死刑),而堅持自己的立場和理想,關心意大利乃至整個基督教世界的前途,并以喚醒人心,為改革開辟道路為己任。他生命中的最后幾年是在臘萬納(一譯拉溫那)度過的。在這段時間里,他生活平靜而安適,既受到人們的普遍尊敬,也獲得志同道合者的友誼。1321年,他銜命去威尼斯談判,歸途中不幸染病,同年9月14日逝世于臘萬納。

但丁的重要作品幾乎全部是在流亡中寫成的,其中以《神曲》最為著名。這部作品的具體寫作年份不詳。一般認為但丁是在1307年左右開始寫的,而其完成則在逝世之前不久。《神曲》的原稿早已佚失,流傳的各種抄本之間互有出入,現在采用的多為意大利但丁學會的校勘本。

《神曲》是一部比較特殊的史詩,因為詩中敘述的既不是有關某個英雄人物的傳說,也不是某一重大歷史事件,而是詩人自己想象中的經歷。全詩分《地獄》、《煉獄》和《天堂》三部,每部由三十三首“歌”組成,加上全書的序曲,總共有一百首歌之多,計一萬四千多行。

這部長詩采用的是中古時期所特有的夢幻文學形式,通過但丁的自敘描述了他在1300年復活節前的那個星期五凌晨,在一座黑暗的森林里迷了路。黎明時分,他來到一座灑滿陽光的小山腳下。他正要登山,卻被三只張牙舞爪的野獸(豹、獅、狼,象征淫欲、強暴、貪婪),攔住了去路,情勢十分危急。這時,古羅馬時代的偉大詩人維吉爾出現了。他受但丁青年時期所愛戀的對象俾德麗采的囑托前來搭救但丁,然后又作為他的向導帶他游歷地獄和煉獄。

地獄的形狀有點像漏斗,下端直達地心,里面可分成三部分(因為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把罪惡分成三類:放縱、兇殘、惡意)。第一部分在作為冥府首都的狄斯城之外,一共分成五層:第一層收容的是一些異教徒的靈魂,他們生活在基督教出現之前的那些年代里,因此從未受過洗禮,這時正在等待著上帝的審判;第二層里都是些好色之徒,他們所受的懲罰是在深谷里爬行,遭受冰雹的痛擊;第三層里都是些犯饕餮罪的,他們陷在泥坑里,受風吹雨打之苦;第四層里收的是些貪婪揮霍者,他們在這層地獄里互相廝打,拼個不休;第五層是一潭污泥濁水,那些在生前動輒發怒的靈魂在這里你撞我咬,打得一個個皮開肉綻。第二部分在狄斯城內。這里共分成三層,收容的都是罪孽深重的靈魂。第一層里烈火熊熊,燒得邪教徒呼天搶地;第二層又分成三級,里面收的是暴君、慣用暴力者、自殺者和蔑視上帝者,他們上受火雨燒灼,下有燙沙煎熬;第三層則又分成十條惡溝,凡生前犯有淫媒、誘奸、貪污、諂媚、偽善、偷盜、買賣圣職、挑撥離間、陰謀詭計、重利盤剝等重罪的靈魂,都在這里遭受酷刑。地獄的第三部分是個分成四層巨大的深井,其底部是個冰湖(冰在這里象征背信棄義者的冷酷無情),凡生前犯有殘殺親人或各種背叛罪行的靈魂都給凍在湖里。深井的井壁極為陡峭,在靠近地心處的井底,只見那號稱悲哀之國“皇帝”的琉西斐半個身子凍在那里的冰中動彈不得,而嘴里卻還在咀嚼著猶大等幾個罪人。在這以后,但丁隨著維吉爾通過一條裂罅又重返了地面,來到洗罪滌惡的煉獄山之前。

能夠進入煉獄的,是那些生前的罪惡能夠通過受罰而得到寬恕的靈魂。這里的刑罰不像地獄里的那樣嚴酷,并且帶有一種贖罪的性質,因此靈魂們比較樂于接受。煉獄山的山腳部分可說是煉獄的預備部,收容的都是生前沒有來得及懺悔的靈魂。煉獄山的山身部分可說是煉獄本部,共分七級,分別洗凈傲慢、嫉妒、憤怒、怠惰、貪財、貪食、貪色七種人類大罪。靈魂在洗去一種罪過的同時,也就上升了一級,如此可逐步升向山頂。山頂上是一座地上樂園。維吉爾把但丁帶到這里之后就退去了,改由俾德麗采前來引導但丁,經過了構成天堂的九重天之后,終于到達了上帝面前。這時但丁大徹大悟,他的思想已與上帝的意念融洽無間。整篇史詩到此也就戛然而止了。

但丁的這部作品,同中古時期的其他作品一樣,字里行間充滿了寓意,引起了注家們的爭論。盡管如此,整個作品的主題思想還是比較清楚的,即人經過了迷惘和苦難,到達了真理和至善的境界。

但丁在游歷地獄和煉獄時,一路上遇到不少靈魂,這些靈魂生前大多是歷史上的或當時的著名人物。但丁通過他們,記錄了處于新舊交替時代的意大利社會生活;他通過自己的敘述或通過與鬼魂的談話,反映了中古時期文化領域內的各種成就,并說出了他對各種事物的看法和評價,有史以來第一次表達了帶有新時代特征的新思想和新世界觀。

但丁在《神曲》中廣泛而深刻地暴露了當時的政治和社會現實。在批判封建主義的同時,他對作為西歐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并壟斷了當時全部文化的教會發動了猛烈的攻擊。他嚴厲地批判統治階級的寡廉鮮恥以及對人民的殘酷壓榨;他否定神權統治和教會至上的觀點,堅決反對教皇掌握世俗權力;他揭露教會的罪惡,譴責僧侶們的無恥勾當。不僅如此,他對新興市民階級的自私以及正在形成的資本主義關系的弊端也作了一定的指責。

作為新時代最初的一位詩人,但丁以人為本,強調人是有理性,有自由意志的,因此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神曲》中寫的雖是來世,但反映的卻都是現世的事物,這充分顯示了但丁對于現世生活的興趣和關心。他認為人應當克服惰性,追求榮譽;應當以歷史上的英雄人物為榜樣,學習他們的偉大思想和堅強意志,從而掌握自己的命運。但丁在《神曲》中還反對中世紀的蒙昧主義,提倡發展文化、追求知識、追求真理。他對古典文化也十分敬仰,并以維吉爾作為理性和哲學的化身,引導他游歷地獄和煉獄。

然而,但丁畢竟生活在一個新舊交替的時代,他的思想有時也帶有某些舊時代的痕跡。神學觀點,中世紀的道德觀乃至世界觀的種種矛盾,都在他的作品中有所流露。例如,《神曲》一書的結構就含有一種神秘意義,這也是中古時期文學作品的特點。但丁在書中揭露了教會的腐敗和墮落,卻又不從根本上反對教會和宗教。還把信仰和神學置于理性和哲學之上。正因如此,他才安排了俾德麗采來作為他在天堂里的導游。這表明了但丁的這樣一種信念:理性和哲學可以幫助人們辨認出邪惡的道路,但要達到至善至美的境界必須依靠信仰和神學。此外,他在對待詩中人物的態度上也常有矛盾之處。

《神曲》中既寫了人世的黑暗現實,也寫了對來世的美好憧憬。這種既非純粹的現實主義,又非純粹的浪漫主義寫法,是這部作品的一大特點。但丁觀察細致,想象豐富,描寫準確鮮明,比喻貼切生動。因此,盡管《神曲》中人物眾多,場面千變萬化,但詩人往往寥寥數筆,就把人物刻畫得栩栩如生,把場景交待得清清楚楚,而所描繪的那些來世景象讀來也頗有真實之感。但丁就是靠許許多多寫得這樣生動的細節,把自己的愛國熱情、宗教感情、內心經驗以及古往今來的各種事物組織成一個和諧的整體。

《神曲》通篇以格律嚴謹的三韻句寫成。這是但丁根據民間詩歌中一種流行的格律創制的,每行包含六個音步,每三行為一組,每組中第一行與第三行押韻,而第二行則與后一組中的第一行、第三行押韻,也即韻腳的安排為aba,bcb,cdc……這種形式既適宜于敘述和描繪,又能用來辯駁和抨擊,用它寫警句也很得力。尤其重要的是,《神曲》不是用當時意大利作家們常用的拉丁語、法語或普羅旺斯語,而是用意大利俗語寫的,這對于意大利文學語言以及民族語言的形成和發展都起過重大的作用,并使但丁超越了在他之前的一切意大利作家,成為第一位意大利民族的詩人。

在十六世紀之前,《神曲》名為《喜劇》。這里的喜劇兩字并無戲劇的含義,因為當時人們把敘事體的作品也稱為悲劇或喜劇;但丁的這部作品結局完滿,故稱《喜劇》。后來,人們為了表示對這首長詩的崇敬,在“喜劇”之前加上了“神圣的”一詞。這就是《神曲》這一名稱的由來。

編者

品牌:上海譯文
譯者:朱維基
上架時間:2019-06-18 15:11:33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上海譯文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陀区| 洛隆县| 盈江县| 桃江县| 呼图壁县| 绍兴县| 县级市| 安徽省| 呈贡县| 迭部县| 格尔木市| 万全县| 太谷县| 调兵山市| 瓦房店市| 锡林郭勒盟| 新乡县| 奉化市| 金乡县| 临汾市| 石阡县| 军事| 宣汉县| 渑池县| 洪洞县| 平江县| 体育| 余庆县| 镇平县| 宜良县| 乐陵市| 乌拉特后旗| 青神县| 星子县| 密云县| 哈巴河县| 滨海县| 阜宁县| 姚安县| 舞阳县| 林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