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重獲自由
11月23日,早餐有點好,白菜面條、還有兩個雞蛋。由于兩天前中院的人就送來了厚厚的一沓裁定,監區已安排相關人員給家里打過,所以大家心情不錯,將桌上的食物全部吃了個干凈。
7:30點名護監拿到點名冊,“方山”“到”“張力”“到”……
已經拿到法院裁定的人員一一應答,并迅速在兩邊站好。
“收拾好物品,立即到大廳排隊!”
說是收拾物品,但大多數人都覺得監獄的東西晦氣,該扔的早就扔光了,所以拿在手上的也僅僅是幾張家人的照片和一些書信。
雖然在出監的八分監獄相處只有短短一個月的時間,但共同經歷過不堪回首的日子,大家的情感也稍微真誠一些。在和還沒有拿到裁定的同監人員告別之后,方山第一個走出了7號監舍。
在一監區的大廳里面,早已經有其他監舍的坐在那里,接受事務犯的檢查,首先要求撕掉上衣和褲子上的所有口袋,然后將所有物品放在桌子上,一個搜身,一個翻查物品。
為了杜絕將監獄里面的信息帶出去,按規定除了照片和法律文書,只能攜帶一個能和家人聯系的電話號碼,所以在檢查后每個人手中的物品都所剩無幾了。
檢查結束,監區長和管教民警按照片和裁定書核實身份信息,并按編號讓大家在門口排隊坐好。盡管面臨新生,即將重獲自由,但少的三年,多的十來年,與社會脫節的太久,面對外面陌生的世界,大家心中多少有些迷茫和畏懼,因此雖然四排三十多個人,但偌大的一個門廳,安靜得聽到的只有呼吸聲。
8點鐘一到,監區長用對講機呼叫警衛隊:“一監區帶32名刑釋人員出監”,得到“收到”的指令后,監區長打開監區大門,帶著大家從二樓來到樓下,穿過大樓門,打開監區院子門,清點人數。然后路過長長的操場,終于走到會見大樓的等候室。
由于假釋人員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刑滿釋放,而是換了一種形式,在社區接受矯正,為了確保監管到位,必須有家人前來認領。到達等候室時已經8:15,已有部分人員的家屬早早的將新生衣服送了進來,在一排包裹中,方山一眼就認出了自己的耐克旅行包。
衣服還沒送進來的人員在一旁等待,衣服已經拿到手的人員開始換衣服。方山拎起旅行包,在更衣室迅速換好衣服,就來的門口的值班民警處,拿著裁定書領取釋放證明、津貼、路費和進來時帶的貴重物品。
釋放證明要拿著到當地司法所報到的重要文件,必須保管好;津貼是勞動所得,一個月從開始的三四十元到技術熟練后有一百多元,一半用于平時購買生活必需品,一半存著出監時使用,四年攢下來也有一千五百多元;路費是按普通硬座的標準外加汽車票,家在湖北的他拿到了245元。
貴重物品清單里有鑰匙,但進來后房子斷供已經被拍賣,鑰匙已經是沒有意義,方山隨手就丟到垃圾桶里面;手機還是老款的滑蓋手機,早在兩年前監獄的民警都在使用智能手機,估計已沒有太大用處,但里面的電話號碼是自己多年的人脈積累,所以還是放進了包里;身份證和銀行卡雖然都還在有效期內,但入獄前已身無分文,應該也是廢卡一張。
想著外面還在等待的親人,方山來不及想那么多,簽好字、收拾好物品后,就隨著帶隊民警穿過一條長廊和一個旋轉門,門口由負責警衛的武警把守,在等待的過程中方山看見玻璃窗外有領著孩子的小媳婦,也有焦急守望上了年紀的老人。
雖然已離婚,但自己剛進來時孩子還不到三個月,方山在人群中努力的尋找,仍然希望能看到前妻的身影,見一見已經五歲的兒子。重新核對身份和釋放證明后,武警班長對外喊了一聲:“方山家屬,領人”,方山看到前來的只有明顯老了許多的父親,相顧千言,但一時不知說什么,父親首先開口說了聲:“走,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