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躺在床上方山陷入了思考:07年元旦只身來到寧波,靠王總給的1000元渡過了第一個月,第一個春節兜里只剩下鋼镚,炒房幸運的賺到第一桶金購房購車,又炒房失去了一切,短短的六年怎么一下就經歷了這么大的變遷,黃粱一夢、恍如隔世,責任又究竟在哪?
方山的記憶一下回到記事開始,姥爺與姨爹住的只相隔一座山,但是卻是兩個不同的鎮,走大路要走上十五六里路,所以每次過年走親戚,家人都會選擇翻越大山走小路一個小時就到了。方山五歲時弟弟才兩歲,這年春節下了一場大雪,從姨爹家回來要翻越北坡的北面,六十度的坡度平時走著就費勁,還有近二十公分的積雪,一個五歲的小孩可想而知。媽媽手里抱著弟弟,也要抓住樹枝往上爬,自然是騰不出手來,方山一爬就滑到,手腳并用還是爬不動,急的直哭,媽媽脾氣很壞,跟在后面就開始罵,就這樣方山一邊哭一邊受著委屈和責罵花了一個多小時才翻越了北坡。
隨后十多年里,這件事情一直被舅媽和三姨當成笑話在親戚中流傳,當時舅媽和三姨都抱著小表弟也在爬北坡,親戚們跟著笑了很多年,可方山手上的凍傷好了,心卻一直在痛。
到上學時方山就跟著在小學教書的父親住校了,回家的時間少,每天上課玩耍,晚上坐在院子里一大群老師給自己講故事、問學習上的問題,還隨著學校組織的活動88年在葛洲壩剛剛建成時就游覽了長江,這對于十幾年后才走出縣城的同齡人來說自然是一種巨大的幸運了。額外的小灶、眼界的開闊,方山的成績一直不僅每年毫無懸念是學校的第一,更是全鄉的第一,盡管在學校父親做飯的手藝很差,有時白菜洗好后撒點辣椒面,有時地瓜切成條拌醬油,生活苦一點,可那是方山記憶中最開心的一段日子。
但家里的事情還是波及到方山的頭上,從記事母親與爺爺奶奶的戰爭就不斷,其實這還不是最初的起源,方山結婚后有一次有人告訴他在他還是幾個月時,母親同爺爺奶奶吵架,母親要喝藥自殺,拉扯中藥瓶打翻趴在母親身上,方山舔舐中毒,在醫院搶救了幾天才撿了一條命,但臟器受損,后來身體一直很差,尤其是腸胃。
方山記憶里面的爭吵是從鄉里面打電話找已經是校長的父親開始,學校安排方山中午回去一趟報信,方山回去看見家里沒人,中午飯也沒有吃,就在學校外面的山上掐了幾把刺的嫩苔充饑,下午餓的頭暈,就想晚上回家早點吃飯。放學回去后,爺爺奶奶姑姑們都在,但沒看到爸爸媽媽,在方山的再三追問下,爺爺才讓六姑領著去后山,這時后山已經有村里的人抬著母親回來了。
方山從他人的耳中才知道當天母親在爭吵中先是要在門口的李子樹上上吊,然后又是要去后山跳崖,哭了一天后聲音已經嘶啞的說不出話來。晚上家里來了很多人,有個族長、年長的本家、隔壁鄰居、奶奶的娘家,晚上說了很晚,方山也跟著餓了很晚,勸說完畢后吃飯,家里也沒什么東西,砍了過年都不怎么舍得的臘肉、菜園的一些小菜,還有就是母親剛做的一壇咸雞蛋。
這是家里第一次做咸雞蛋,方山也從沒有吃過,心里一直惦記,晚上和六姑一起去河里面去洗的時候就口水直流,當時一個不小心掉到河里方山想都沒想跳下去摸了上來,晚飯人很多,方山還要等到客吃好后再吃,結果睡著了什么也沒嘗到。后來長大條件也不是很好,咸雞蛋也沒怎么吃,方山上高中時和表妹艷子同班,過生日時艷子問想吃什么,方山說咸雞蛋,艷子一下給買了6個,吃的方山都吐了,從此再也沒有吃過,一看到就惡心,那次吵架給方山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家里要是沒有紛爭多好,至少咸雞蛋就可以自己吃了,這是對于一個只想吃飽飯孩子的最大想法!
當然這還不是最后的戰爭,爺爺最早種植香菇富了起來,雖然同父母矛盾深厚,但對方山不錯,每次去上學爺爺都問方山想買什么用品,可另一方面爺爺的手很緊,爸爸媽媽想買這買那爺爺都不同意。六年級六一兒童節,天氣很熱了,上午看完表演,晚上準備上晚自習時五姑父來找說是幺姑淹死了。幺姑本來已經說好婆家,就準備出嫁了,方山很是心痛,在路上才知道爺爺為了種植香菇在側邊的山谷中建了一個小蓄水池,幺姑在洗衣服時不小心滑進去了,奶奶開始看見池子旁有衣服還幫忙拿了回來,中午還不見幺姑回來,下午爺爺還走了幾里山路去婆家那邊去問,結果沒有,回來后聽說池子邊有衣服就拿了個竹竿去撈,當竹竿掛到幺姑的褲子時,奶奶就一下癱坐在池子下面的竹林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