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86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信息
- 出版者前言
- 主要作者簡介
- 內容提要
- 緒論 中國改革開放四十不惑
- 一 引言
- 二 世界經濟中的中國:從分流到趨同
- 三 改革開放歷程的回顧
- 四 中國經濟發展和改革的新階段
- 五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學
- 改革開放時期經濟增長與結構變革
- 一 中國改革開放40年經濟的高速增長與國際比較
- 二 增長階段的跨越與體制轉型
- 三 中國經濟結構的現代化
- 四 中國經濟增長質量提升與效率模式重塑
- 改革開放以來宏觀經濟政策的演進與創新
- 一 1978~1996年:抑制經濟過熱和遏制通貨膨脹
- 二 1997~2012年:應對外部沖擊和有效擴大內需
- 三 2013年至今: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 四 在改革和發展實踐中創新和完善宏觀經濟政策
- 財稅改革的一個基本脈絡
- 一 引言
- 二 1978~1994年:為整體改革“鋪路搭橋”
- 三 1994~1998年:踏上制度創新之路
- 四 1998~2003年:構建公共財政體制框架
- 五 2003~2012年:進一步完善公共財政體制
- 六 2012年至今:建立現代財政制度
- 結語
- 金融體系的演變和改革
- 一 引言:我國金融體系的基本特點
- 二 人口紅利時期的中國金融體系
- 三 后人口紅利時期的金融體系
- 四 后人口紅利時期我國金融體系的發展方向
- 產品和資源價格形成機制的根本性轉變
- 一 價格改革取得實質進展
- 二 價格改革的主要歷程
- 三 價格改革的若干規律性
- 四 中國價格改革展望
- 勞動力市場發育與就業擴大
- 一 引言
- 二 勞動力市場發育和改革
- 三 就業擴大和就業結構變化
- 四 增長與分享:人口紅利雙重效應
- 五 結語和勞動力市場展望
- 區域政策與區域發展格局的演變
- 一 區域政策、區域發展及相互關系
- 二 鼓勵東部沿海地區率先發展
- 三 區域格局的重大變化
- 四 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 五 區域戰略的拓展、加強與深化
- 六 國際經驗值得重視
- 七 區域政策的改進方向
- 農業農村經濟體制改革
- 一 引言:從大包干到城鄉融合發展
- 二 以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為核心的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
- 三 走中國特色的農業現代化道路
- 四 通過綜合配套改革,促進鄉村振興
- 結語
- “新國企”是怎樣煉成的——中國國有企業改革40年回顧
- 一 引言
- 二 “放權讓利”時期:1978~1992年
- 三 “制度創新”時期:1993~2002年
- 四 “國資管理”時期:2003~2012年
- 五 “分類改革”時期:2013年至今
- 六 國企改革下一步:破解“行之惟艱”
- 結語
- 經濟轉型與收入分配格局的演變
- 一 引言
- 二 收入分配格局的變化及其解釋
- 三 經濟轉型與收入分配
- 四 建立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
- 結語
- 改革時期社會保障制度演變
- 一 引言
- 二 社會保障改革的背景與基本線索
- 三 社會保障改革的成就與經驗
- 四 當前面臨的挑戰與深化改革的取向
- 結語
- 科技體制改革與生產率提高
- 一 改革開放40年中國科技體制改革
- 二 改革開放40年中國全要素生產率變化
- 附錄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科技創新發展階段劃分
- 推薦閱讀書目
- 索引
- 內容簡介 更新時間:2019-06-26 19:34:36
推薦閱讀
- 企業文化解構與實踐
- 政府管制評論(2014年第1期)(總第5期)
- 產業經濟熱點問題研究(第4輯)
- 中國經濟史論叢(2016年第1期/總第4期)
- 再下西洋:中國企業全球化案例復盤
- 白銀帝國:一部新的中國貨幣史(修訂版)
- 大國制造:中國制造的基因優勢與未來變革
- 新視野: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 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戰略研究:基于與京津冀地區比較視角
- 中國保險業可持續發展報告(2022)
- 人的城鎮化:40余位經濟學家把脈新型城鎮化
- 人口老齡化與“中等收入陷阱”(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庫·經濟研究系列)
- 低碳經濟發展研究
- 異質性文化資本與中國經濟增長
- 清代東北地區水災與社會應對
- 商業計劃書:從0開始高效融資
- 中國市場化指數
- 中國特色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經濟學
- 中國宏觀經濟分析與預測(2010-2011):流動性回收與新規劃效應下的中國宏觀經濟
- 中國經濟改革的大邏輯
- 創新與產業升級
- 海上看中國
- 大數據環境下政府數據開放研究
- “四個發展”:青海省科學發展模式創新:基于科學發展評估的實證研究
- 郎咸平說:誰在謀殺中國經濟
- 數字化時代農戶遷移行為的經濟學分析
- 無接觸商業:無接觸經濟下企業數字化轉型之路
- 建言資政在金融:一位政協委員的調研作業
- 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研究報告2015:“十三五”時期的中國經濟
- 內外資控制行業價格變動對中國物價水平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