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 1994~1998年:踏上制度創新之路

如此的困難境況,很快讓人們從改革最初成果的喜悅中冷靜下來。意識到“放權讓利”的改革不可持續,在這一思路上持續了十幾年之久的財稅體制改革自然要進行重大調整:由側重于利益格局的調整轉向新型體制的建立。恰好,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正式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1993年11月召開的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又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于是,以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財稅體制為著眼點,從1994年起,中國的財稅體制改革踏上了制度創新之路。項懷誠:《中國財政體制改革》,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4,第1~11頁。

1994年元旦的鐘聲剛剛敲過,政府便在財稅體制方面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

——按照“統一稅法、公平稅負、簡化稅制和合理分權”的原則,通過建立以增值稅為主體、消費稅和營業稅為補充的流轉稅制,統一內資企業所得稅,建立統一的個人所得稅制,擴大資源稅的征收范圍,開征土地增值稅以及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的稅收基本規范等一系列的行動,全面改革稅收制度,搭建了一個新型的稅收制度體系。

——在根據中央和地方事權合理確定各級財政支出范圍的基礎上,按照稅種統一劃分中央稅、地方稅和中央地方共享稅,建立中央稅收和地方稅收體系,分設中央稅務機構和地方稅務機構,實行中央對地方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制度,初步建立了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基本框架。

——根據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基本要求,在降低國有企業所得稅稅率、取消能源交通重點建設基金和預算調節基金的同時,實行國有企業統一按國家規定的33%稅率依法納稅,全面改革國有企業利潤分配制度。

——徹底取消向中央銀行的透支或借款,財政上的赤字全部以舉借國債方式彌補,從制度上斬斷財政赤字與通貨膨脹之間的必然聯系。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轉折。在此之前所推出的財稅體制改革舉措,多是圍繞利益格局的調整而展開的,而且,也是在整體改革目標定位尚待明晰的背景下而謀劃的。這一輪財稅體制改革的顯著不同之處,就在于它突破了以往“放權讓利”思路的束縛,走上了轉換機制、制度創新之路:從重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財稅體制及其運行機制入手,在改革內容與范圍的取舍上,既有利益格局的適當調整,也注重新型財稅體制的建立。著重財稅運行機制的轉換,正是1994年財稅體制改革的重心所在。

時至今日,我們頗為看重并為之自豪的發生在中國財稅領域的一系列積極變化,比如財政收入步入持續快速增長的軌道、“兩個比重”持續下滑的局面得以根本扭轉、財政的宏觀調控功能得以改進和加強、國家與國有企業之間的利潤分配關系有了基本的規范,等等,正是這一輪財稅體制改革收獲的成果。可以說,通過這一輪財稅體制改革,我們初步搭建起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財稅體制及其運行機制的基本框架。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泉县| 同心县| 蒲江县| 民县| 简阳市| 临洮县| 墨竹工卡县| 南丹县| 西和县| 丰宁| 房山区| 麦盖提县| 龙泉市| 崇义县| 云和县| 盘山县| 内乡县| 温宿县| 乌拉特前旗| 临汾市| 崇礼县| 曲阜市| 项城市| 包头市| 怀安县| 望都县| 华亭县| 涪陵区| 罗城| 陵川县| 中阳县| 遂宁市| 灵石县| 荔浦县| 泸溪县| 肇州县| 临桂县| 通榆县| 芦山县| 云梦县| 乌兰浩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