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長物”,原指多余之物,它們雖非生活必需品,卻是中國古代文人構筑精神世界不可或缺之物,寄托了古代文人的審美情趣和品格意志。這部中國古代名士精致生活的百科全書,共十二卷,集合實用與審美雙重功能,其中講述居家陳設的有室廬、幾榻、器物、位置四卷,與造景布局相關密切的有花木、水石、禽魚三卷,與文人雅趣直接關聯的有書畫、香茗兩卷,集中談論日常生活的有衣飾、舟車、蔬果三卷。
文震亨 ·中國文化 ·25.3萬字
民國開始,中國各地的文化有了相當大的發展。蘇式菜系分為蘇菜、浙菜和徽菜。廣式菜系分為粵菜、閩菜,川式菜系分為川菜和湘菜。因為川、魯、蘇、粵四大菜系形成歷史較早,后來,浙、閩、湘、徽等地方菜也逐漸出名,就形成了中國的八大菜系。后來形成最有影響和代表性的也為社會所公認的有:川、粵、蘇、閩、浙、湘、徽、魯等菜系,即人們常說的中國八大菜系。《中國文化知識讀本:中國八大菜系》文字優美生動,語言簡明通俗,適合大眾閱讀。
金開誠主編 陳長文編著 ·中國文化 ·3.2萬字
《梁啟超講國學》有側重、有針對性地選取了梁啟超著述中的相關內容,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并輔以故事性的敘述方式,來做解讀。這些內容包括史學、文學、儒學、佛學、法學和教育、修養、倫理等諸方面。我們之所以采用這樣的方式,是希望通過本書能讓初接觸的讀者一看就入門,讓有基礎的讀者一看就能見微知著,從而更上一層樓。
季風 ·中國文化 ·13.7萬字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漢語文字奧妙無窮。悠遠的歷史為我們創造出了鮮活精彩的語言和文字,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是一個故事,都牽動著華夏文明的神經。本書共收錄名言警句、歇后語、謎語、對聯、俗語、諺語等上萬條。這些鮮活的語言文字語簡意賅,大多經過千錘百煉,代代相傳,才流傳至今。這些語句,或寓意深長,或幽默風趣,有著過目難忘的藝術效果。本書以句句的實用性、典型性和廣泛性為著眼點進行編排,所選的句句時間跨度相當大,從先秦時期的重要著作,到當代名人的智慧言語均有涉及;所選的名句范圍非常廣,從詩詞曲賦、小說雜記等文學體裁,到俗諺、歇后語、謎語等民間文學都有涉獵。
陳曉丹編著 ·中國文化 ·17.1萬字
本書為南懷瑾先生于二〇〇七年應幾方敦請舉行三次演講之記錄,內容包括:新舊文化的企業家反思,國學與中國文化,漫談中國文化與金融問題。本書從《管子》《貨殖列傳》《食貨志》等中國古代典籍的財貨觀切入,分析講述近一個世紀的金融、企業及管理體制的演進,化古為今,視野廣闊。本書原由臺灣老古文化事業公司出版。茲經版權方臺灣老古文化事業公司授權,復旦大學出版社將老古公司二〇〇八年十二月版校訂出版,以供研究。——復旦大學出版社(二〇一八年十一月)
南懷瑾著述 ·中國文化 ·11.4萬字
本書收錄了幾十條祝酒、拒酒的高招、絕招、巧招、妙招,招招都方便實用,切實有效。而諸如節慶、生日、慶典、婚禮、開業、迎賓、送行等等多個方面的宴會祝酒辭,可以說是生活中可以應用到的應有盡有。本書內容豐富詳盡,新穎實用,貼近生活,語言通俗易懂,是一本方便你快速進入“酒場”的實用工具書。手邊常備本書,您一定能在酒桌上輕松應對各種麻煩,輕松擺脫喝酒祝辭的煩惱,讓您的社交與生活變得更簡單、更快樂、更美好。
呂雙波編著 ·中國文化 ·8萬字
《香乘》一書是明末淮海(今江蘇揚州)著名學者、香學家周嘉胄窮二十年之力搜集整理的香學著作,也是中國香文化集大成的經典之作。周嘉胄此書囊括了各種香材的辨析、產地、特性等香學知識;搜集整理了大量與中國香文化有關的典故趣事,可謂知識性和趣味性兼備,是了解中國香文化的首選之作。更彌足珍貴的是,在《香乘》還博采宋代以來諸香譜之長,整理了很多傳世香方,這些香方在今天不僅具有香學上的史料價值,也是香道愛好者可以不斷發掘實踐的寶庫和源泉。
(明)周嘉胄著 日月洲注 ·中國文化 ·36.7萬字
《齊民要術》為北魏賈思勰所著,是我國現存最早最完整的古代農學名著。書中記載了公元六世紀以前我國勞動人民從實踐中積累下來的農業科學技術知識。原書共分十卷九十二篇,分別記載了我國古代關于谷物、蔬菜、果樹、林木、特種作物的栽培方法及畜牧、釀造以至于烹調等多方面的技術經驗,概括地反映出我國古代農業科學等方面的光輝成就。本書在石聲漢先生《齊民要術今釋》的基礎上,為各篇增加題解,增補注釋,并將譯文補充完整。這是一個便于讀者閱讀和收藏的版本。
石聲漢譯注 ·中國文化 ·62.4萬字
這是梁文道筆下的“飲食社會學”——“吃”是聯結社會的紐帶,是構成“人民公社”的基石。本書為梁文道食評文集《味道》系列之一,主要談論“吃”的社會意涵,挖掘不同場合、不同人群、不同社會、不同時代人們“吃”的不同內容與邏輯,引出“吃”作為不可或缺的社會紐帶的意義,正是“吃”聯結或區隔了不同的個人與群體。
梁文道 ·中國文化 ·9.2萬字
《中國姓氏文化》一書,深入淺出地探索了中國悠久而豐富的姓氏文化。書中追溯了姓氏的起源與發展,展現了姓氏作為中華民族文化標識的獨特魅力。通過生動的故事與詳實的史料,揭示了姓氏背后的社會變遷、家族興衰以及個人命運的交織。書中不僅介紹了常見大姓的源流與分布,還挖掘了小姓的獨特故事,讓讀者在品味中華姓氏之美的同時,深刻理解到姓氏文化對于民族認同感和文化傳承的重要性。
朱彤編寫 ·中國文化 ·20.4萬字
《孫子兵法》是從戰國時期起就風靡流傳的軍事著作,古今中外的軍事家們都使用其中論述的軍事理論來指導戰爭,而且,其中論述的基本理論和思想還被運用到了現代經營決策和社會管理方面。然而,這部著的原作者是誰,學術界議論紛紛,一種認為是春秋時期齊國的孫武所著;一種認為是孫臏整理而成;一種認為是戰國初年某位山林處士編寫;還有的說是三國時代曹操編撰的。直到1972年,數百年的爭論方告結束,《孫子兵法》的原作者被確認為春秋時期吳國的將軍孫武。
韓震主編 ·中國文化 ·7.3萬字
本書跳脫出以個別古代家訓為主的說教式或文字釋讀式的寫作方法,而將中國古代家訓中的精髓提煉出來,將重要的家訓內容與歷史人物、典故融為一體,點面結合、寓理于情。作者身為大學教授,長期關注我國的教育體制,他主張現代教育應從中國古代傳統文化,尤其要從家訓家教中獲得啟示,汲取古人的智慧,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改進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思路與方法。本書榮獲2018第13屆“文津圖書獎”。
韓昇 ·中國文化 ·14.7萬字
《孫子兵法》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孫子兵法》是中國古典軍事文化遺產中的璀璨瑰寶,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贍,邏輯縝密嚴謹,是古代軍事思想精華的集中體現。作者為春秋時祖籍齊國樂安的吳國將軍孫武。《三十六計》或稱“三十六策”,是指中國古代三十六個兵法策略,語源于南北朝,成書于明清。它是根據我國古代卓越的軍事思想和豐富的斗爭經驗總結而成的兵書,是中華民族悠久文化遺產之一。
毛佩琦 徐昌強主編 ·中國文化 ·25.7萬字
本書為京味作家劉一達先生新著作,介紹了100條具有現實意義的中國人的老禮兒,比如問路的禮節、稱呼的禮節、見面問好、穿衣戴帽、請客吃飯、參加婚禮的禮節等,傳承老規矩、老禮兒,講述禮節背后蘊含的傳統文化內涵。娓娓道來,寓道理以情景之中,是送給孩子不可多得的禮物,是家庭不可缺少的必備工具書。
劉一達 ·中國文化 ·22.1萬字
如果你人緣差、事業不成功,不要埋怨自己不努力,其實根源在于你從小沒有受到良好的思維習慣教育。現代人生活的不如意、身心的失常,幾乎全是從性情失調而來,這根源于少兒時期的教育紕漏,各種心態、性格培養的不成熟,其實,《弟子規》里講的全是現代積極心理學的大智慧,能幫你從小到大構建完美人際關系和人生大格局。
羅大倫 ·中國文化 ·11.8萬字
本書系根據毓老師1992年在臺北奉元書院講授內容整理而成。《吳起兵法》《太公兵法》為古代重要兵法著作,是歷代兵家必讀書目,均在“武經七書”之列。《吳起兵法》,又稱《吳子》《吳子兵法》。相傳是戰國名將吳起所著,與《孫子》齊名,并稱為“孫吳兵法”。毓老師認為《吳子》六篇,皆兵家機權法制之說,但和《孫子》純用奇不同,《吳子》強調圖國以“和”,教民以“禮”,治兵以“信”。學習《吳子》,了解古代以儒家論兵主要觀點。
愛新覺羅·毓鋆講述 陳絅整理 ·中國文化 ·11.1萬字
中華民族禮樂興邦,人文化成,國學乃五千年文明與三千載學術之集萃,它不僅有知識譜系與實用理性,更蘊涵著人文智慧與生命情懷,中華民族賴以安身立命,興廢繼絕。近代以來,國學通過仁人志士的含弘光大,融入西學精華與創新精神,生生不息,在當今蔚然成風,從學院走入民間,成為我們共有的精神家園與身心寄托。《國學十講》對國學的來龍去脈、國學與中華文化以及國學與現代社會的關系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述,《國學十講》可以幫助廣大讀者了解國學、走進國學、觀賞國學,使國學與自己的人生和知識融會貫通。本書由袁濟喜著。
袁濟喜 ·中國文化 ·11.3萬字
《北大國學課》是普及國學知識的讀本,內容包括經學、史學、地理、諸子哲學、詩詞曲賦、小說戲曲、金石學、圖書學、中醫、藝術等中國傳統文化領域的常識知識,力求從五千年中華文化中擷取精華呈現讀者。立意明確,解讀深入淺出,用簡練質樸的語言將深奧的國學細細品讀,旨在幫助讀者對國學有一個系統化的認識,并日益精進,學有所成;使其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工作融會貫通,啟發智慧,指引人生。
經典課程編委會編著 ·中國文化 ·17.6萬字
叢書以探求萬事萬物的知識為切入點,濃縮了讀者應該知道的中外文史知識精華;以豐富的文化知識和歷史資料,對人類最寶貴的精神財富逐一展開,娓娓道來;集知識性、科學性和趣味性于一體。內容包括古今中外著名作家、作品、文學人物、文體知識、神話傳說、語言文字、俗語諺語、教育常識、新聞出版、稱謂官銜、藝術、節日民俗、飲食、天文歷法、山川地理、經濟科技、郵政交通、競技體育、歷史知識等方方面面的文史知識。
張振鵬 ·中國文化 ·34.9萬字
全面、客觀地描繪中國人的性格、品質,既包括缺點,也包括優點。缺陷和不足糾纏在一起,相映成趣。理論分析,與場景描述和故事記錄相融合。
(美)何天爵 ·中國文化 ·17.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