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前言
一路有善,無所不能
現在很多幼兒園、小學,甚至一些單位,都在學習《弟子規》。可是,對于為何要學習《弟子規》,《弟子規》到底是講什么的,很多人還心存疑慮。甚至有的家長非常抵觸,認為這是封建余毒,拒絕讓孩子學習。
那么,《弟子規》到底是講什么的呢?
其實,《弟子規》講的就是一些做人的最基本的道德要素,比如孝順、關愛、忠誠、互助,等等。
我們教給孩子這些內容,并讓他們從小就背誦,有用嗎?
答案是:不但有用,而且有大用。
現在很多人討厭道德教育,認為它虛偽、枯燥。為何會如此呢?以前我們認為人類的道德要素都是圣人制定出來教化老百姓的。其實,這個看法是大錯特錯的。現在國外的大量研究表明:道德要素,是人類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進化而來的,是我們每個人的大腦中生下來就有的。圣人們教我們所做的,就是啟發它、強化它而已。
那么,我們人類為什么要進化出這些道德要素呢?因為我們要生活在一起,突破血緣關系,結成更大的群體,對抗自然界的惡劣環境。這些道德要素,可以使我們減少摩擦,和諧相處。按照進化論的觀點,沒有進化出這些道德要素的人類,估計已經被淘汰了;而留下來成為人類的我們,每個人生下來就有這些道德要素。
美國耶魯大學對三個月的嬰兒進行測試,發現他們已經懂得討厭“破壞”了。這說明這些沒有經過教育的嬰兒,已經有了朦朧的善惡觀。
所以,大家看看,這種力量多么強大!它是進化的結果,也是推動我們進化的力量。
這樣看,我們就能明白了,如果我們能夠培養、啟發孩子心中的道德要素,孩子未來就能在社會中與人和諧相處,甚至可以成為社會發展的引領者。
而國學,就是培養這些道德要素的一套工具。
所以,我這次講《弟子規》,并不是簡單給大家講古代的道理,而是貫穿東西方,用心理學的原理來闡述《弟子規》的內在含義。大家閱讀后,可以思考一下,你就會明白古人為何講這些內容了。相信大家能得到新的啟發。
這本書,嚴格地說并非是寫給孩子的,而是寫給家長的。家長如果能把其中的原理弄懂,就可以給孩子解讀了。接著,需要家長自己去做,孩子耳濡目染,就會將這些原理融入到他的心靈中。
我相信,這樣的孩子會真正成為品性優良的有用人才!
在這本書中,我只講了《弟子規》里面“入則孝”部分的內容,接下來,我會陸續把《弟子規》里面的其他內容,與大家一點點分享。
羅大倫
2016年1月1日于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