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與自己相處》指出隨著城市的發展、生活壓力的加大、網絡科技的發達等因素,人們的社會價值觀、交流溝通方式、交友方式等都在發生著巨變,人與人之間的感覺也越發疏離,于是很多人都產生了一種孤獨感。事實上,“人生而孤獨”。在孤獨的人生旅程,人們往往尋找安慰,寄托渴望,將人生依附于他人,也因此迷失自我,深感空虛和痛苦。本書通過對家庭生活、職場,婚姻、人際關系等日常生活的多個維度進行心理解析,教會我們如何更好地處理孤獨感,更好地與自己相處。
張娟娟 ·百科 ·6.5萬字
本書通過許多真實案例告訴讀者,女人該如何說、怎樣說才能把話說到對方心坎里。讓女人因懂得說話的藝術而變得更有魅力,得到領導的賞識、受同事朋友喜歡、與愛人孩子更親密、成為不可替代的好同事、好母親、好妻子、好閨蜜。
西武 ·百科 ·4.3萬字
在日常生活中。微表情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一個人的真實情緒與想法。人們通過做一些表情把內心感受表達給對方看。在人們做的不同表情之間或是某個表情里。臉部會“泄露”出其他的信息。雖然一個下意識的表情可能只持續一瞬間,但這種特性很容易暴露真實的情緒。能準確地識別微表情對我們而言非常重要。如果我們錯誤地理解微表情的含義會讓我們對交流對象形成錯誤的判斷,這無疑增加了人們之間的隔閡,而不是相互信任;如果正確理解了微表情,我們就能夠從他人一閃而過的表情信號里發現有價值的信息,以此來準確地了解他人的真實心理。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曾說:“高貴和尊嚴、自卑和好強、精明和機敏、傲慢和粗俗,都能從靜止或者運動的面部表情和身體姿勢中反映出來。”因此,面試官可以通過微表情識別應聘者的職業素養,下屬可以通過微表情了解領導的真實意圖,推銷員可以通過微表情洞察客戶的心理活動……借由觀察并解讀他人的微表情,不僅能掌握他人當下的情緒與想法,對于其性格與行事風格也能推斷一二。
邢思存 ·百科 ·35.4萬字
本書例舉了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各種心理狀況和問題,結合理論和方法給予我們啟迪,讓我們猶如置身于北大學堂內,與北大學生共享心理學的盛宴。不僅以簡潔、精辟的語言對心理學的知識和規律進行了簡明扼要的闡述,更讓讀者跟著北大心理講師學會將心理學的知識運用于生活各個方面。
徐兵智 謝寒梅主編 ·百科 ·14.1萬字
《FBI超強讀心術大合集(套裝共5冊)》介紹了如何與不同的對象進行溝通的技巧;如何在不同環境中選擇最合適的溝通方法;如何解決溝通過程中遇到的瓶頸和困難;如何用最小的成本完成最有效的溝通等。編者站在一個客觀的角度為讀者講述了FBI的心理策略,同時選擇了許多FBI的案例,進一步解讀FBI的讀心、攻心、溝通等方面的智慧。
金圣榮 ·百科 ·68.4萬字
共情是人類與生俱來的能力,也是促使人類不斷提升自我的有效方法。不同的情緒代表什么?我們為什么要共情?如何實現真正的共情?如何運用共情建立良好的親密關系?如何抵御共情的陰暗面?本書作者結合多年心理咨詢一線工作的經驗,選取有社會共性的心理咨詢案例,以專業樸實的語言和精準深刻的分析,深入淺出地講解情緒的產生原因與運作原理,全方位多角度地探索共情的神奇力量。運用共情,我們可以看清事情的真相和全局,重新審視整個生命,獲得嶄新的希望;我們可以理清過去和現在,了解當下的情緒,確定人生的目標;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表達善意和寬容,將生命中的每一段關系帶向穩定、和諧與愛。
一沙 ·百科 ·15.1萬字
《拖延心理學》:拖延癥是一種人人都有的“疾病”,它會奪走你的財富、健康和幸福,不致命卻處處蠶食你的人生,讓你的人生變得低效、沒有價值。這本書介紹了拖延的來源和種類,有效解決和預防拖延的辦法,輔以現實案例。成功克服拖延還要靠個人的努力,這本書會是一個很有力的伙伴。《自控力心理學》:人們的生活中難免有壓力、沖突、困境,在處理這類問題時往往會失控、焦慮、痛苦、恐慌。這本書告訴你一些自控的技巧和調整心態的辦法,讓經常處于壓力中生活的人身心健康,用更多的精力去解決沖突、走出困境,最終幫助人們修煉出精英人士的心理素質,從而成就更好的事業和生活。《微行為心理學》:人們在參與人際活動時,有一些小動作往往透露著真實的想法。這本書就是“心理密碼破譯本”!《吃虧心理學》:“吃虧”的心態是一種不痛苦、不糾結的智慧。人們在生活中難免遇到吃虧的事,這本書用翔實的實例教我們辨明,哪些事情是不應該計較的事情,哪些事情應當退讓;吃虧是一種對得失的領悟,一種成熟處世的境界。
韓春澤 汪思源等 ·百科 ·53.3萬字
心理學脫胎于哲學,因此,有許多心理學家同時也是哲學家,自心理學從哲學中完全脫離出來以后,由他們總結和歸納起來的關于心理活動的產生和破解規律的理論基礎,為我們今天了解和掌握心理學提供了可能。當今現代科學的發展日新月異,有人竟預言,在未來電腦將取代人腦,但是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這是永遠也不可能的事。人類活動的所有動機都受制于人的心理活動,它不完全獨立于純客觀世界中,它是人的主客觀相互作用的結果,找到了這種主客觀相互作用的結合點,就掌握了人的心理活動規律。這也是掌握心理學的目的所在。為便于廣大讀者能通過閱讀此書更好地掌握心理學。
張弛 ·百科 ·12.9萬字
脾氣不僅是一個人的秉性,更反映了他與人相處的態度和情商。不能掌控脾氣的人,只能淪為情緒的奴隸,得罪別人、損傷和氣,給自己制造障礙,甚至在成功的道路上埋下禍根。《你就是脾氣太壞: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結合心理學的內容,分析脾氣產生的原因、發作的引子,產生的后果,教會讀者摸清自己、朋友、家人、領導、同事的脾氣,從而遠離憤怒的情緒。同時結合富有趣味的生動故事和實例,細致解析生活中人們會出現的不良情緒,教會讀者控制自己的壞脾氣,巧妙擺脫不良情緒的束縛,讓自己的生活每天都五彩斑斕、充滿陽光。
鄭一 ·百科 ·12.7萬字
本書是斯坦福大學最受歡迎的心理學教程。只需10周,成功掌握自己的時間和生活。提高自控力的最有效途徑,在于弄清自己如何失控、為何失控。如果你總拖到最后一分鐘才開始工作;總是月光,信用卡透支;想放松一下,卻熬夜上網;一直想減肥,總是挫敗;那么這本書就是專門為你而寫的。這門課還闡述了人們為何會在誘惑面前屈服,以及怎樣才能抵制誘惑。此外,它還詮釋了為什么自控力非常有限,以及培養自控力的最佳策略。參與過本課程的人稱其能夠改變一生,這門課程就是《自控力》一書的基礎。本書為讀者提供了清晰的框架,講述了什么是自控力,自控力如何發生作用,以及為何自控力如此重要。
劉干才編著 ·百科 ·11.8萬字
本書融合了國內外眾多記憶大師的記憶方法和最新的腦科學研究成果。從創建“數字密碼本”到勾畫“思維導圖”,從“賭王”數字記憶術到無規則數字記憶規律,從兩分鐘記住一幅隨機打亂的撲克牌到3億人在使用的思維導圖,從日常使用頻率最高的記憶法到大腦隱性潛能的開發……不僅為學習、工作中的零碎記憶傳授了方法,也為最強大腦的開發提供了可能。本書為國內迄今超級大腦開發最資深權威著作,跟隨作者指示,組裝一套全新的“記憶操作系統”,記憶力、思維力、信息處理能力、演講力、決策力……將會逐一釋放爆炸性的能量。
姬廣亮 姬廣星 ·百科 ·9.8萬字
今天好似昨天的復制品,仿佛全世界都在阻礙你成功,而造成這一切的根源在于缺乏專注力!作為一種持久的動力,專注力是驅動人們獲得未來的堅實基礎,專注地投入到生活和工作中本身就能夠讓人們收獲成就感,增強自信心,逐步產生對未來生活的信念感。本書在結合大量真實案例的基礎上,通過心理學的分析,從意志、環境、思維、情緒等幾個方面,為讀者找到了豐富且有針對性的增強專注力的有效方法,幫助讀者養成專注的習慣,讓讀者能夠充分投入到學習和事業中去,逐步贏得未來。
蔣辰 ·百科 ·7.8萬字
以心理學、營銷學的觀點解析身份和影響力的內在邏輯。吸引高層次人群的人際關系法則。越是好的越多人搶,越多人搶就越是好的,你明白這種不成邏輯的邏輯背后的心理秘密嗎?場面大了,會嚇跑人群中的絕大部分;場面小了,有實力的人又看不上。你明白這個“面子”問題背后的心理秘密嗎?形象代表人的本質,影響力就是一種生產力,你了解這種名與實之間互相轉化背后的心理秘密嗎?外表漂亮者比不漂亮者更為成功,你知道這種視覺效應背后的心理秘密嗎?
亞瑟 ·百科 ·9.9萬字
本書是一本心理學通俗讀物,旨在向大眾讀者介紹心理學的知識。本書內容豐富,包括奇葩的心理學實驗、有趣的心理學家、生活中的心理學、顛覆常識的心理學、兩性間的心理學、家庭中的心理學、色彩心理學。本書通過54堂輕松有趣的案例課,教給讀者心理學核心知識,教會讀者用心理學改變生活、提升生活品質。這54堂心理課包括心態、情緒、人格、職場、經營等方面,可以讓讀者輕松讀懂心理學。
心靈花園 ·百科 ·11.7萬字
身在職場,總要會點心理操控術,作者運用心理學,社會學,營銷學等方面的知識,讓我們在談判桌上,激烈的競爭中不斷改變思維,調整自己的位置,水漲船高。書中一些列心理的操控巧妙,犀利的透析放大效果,無異于一場思維上的饕餮盛宴。
李潛 ·百科 ·4.6萬字
《讓你人際煩惱一掃光的社交心理學》巧妙地將心理學和社交學融合在一起,揭示了人們心理變化的規律,對社會交往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和困境進行了詳盡的分析,并提供了最具實戰效用的解決思路與方法,幫助你提升社交技巧和能力,了解人們外在行為背后的心理奧秘,掌控人際交往主動權,開創左右逢源、如魚得水的人生局面。
牧之 ·百科 ·18.7萬字
《不要挑戰人性》作者潘楷文全新力作,用腦科學解鎖自律密碼!一本人類的大腦說明書,用12個真實案例探索大腦規律,揭秘人性,拆解教育、職場、情感困境!人性是一門科學,有規律可循。實現認知覺醒,就能重塑天性,用順應人性的方式實現爆發式成長!人性中有許多無法克服的弱點,比如想要成功,先要自律,而自律這件事情似乎是反人性的,怠惰才是更輕松的選項。教育子女、學生應試、職場打拼,都要求人們克服“弱點”才能達成目標。難道順應天性,只會得到變壞、變墮落的結局嗎?其實這些所謂的“弱點”,往往和我們的神經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相關。了解了人腦的特性,這些困境也就迎刃而解了。本書是心理學科普作者潘楷文關于人性的第二部作品。延續了上一部《不要挑戰人性》的寫作方法之外,本書更聚焦在學習和生活認知層面的弱點和解法,以腦神經科學數據為佐證,通過大量的心理學實驗,深入探究人腦的運作機制,幫助我們去探索那些撲朔迷離的主觀體驗背后真正的科學解釋。
潘楷文 ·百科 ·12.2萬字
“讀心”與“表達”是溝通中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在人際交往的博弈中,溝通能力強的人必定是占據主導地位的一方,而高明的溝通者往往都離不開心理學知識的幫助。本書著重講述讀心,想要高效溝通首先要讀懂對方的心理;講述溝通技巧,想提升影響力就要充分、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會揣摩,會表達。本書會告訴你如何用有效的溝通處理生活中的細枝末節,幫你修復受傷的交流自信心,讓你說出口的話不再打折扣,跟誰都能“好好說話”。
徐文 ·百科 ·11.1萬字
“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伴侶間的大多數爭吵實際上是對情感失去聯結的抗議。在所有的痛苦背后,伴侶們其實是在詢問對方:我可以信任你、依靠你嗎?你會支持我嗎?當我需要你,向你求助時,你會回應我嗎?你是否需要我、依賴我?那些憤怒、指責和要求都是對伴侶的呼喚,只為激起對方內心的回應,吸引他們在情感上回頭,重新建立有安全感的聯結。在本書中,情緒聚焦療法創始人蘇·約翰遜根據她30多年的臨床經驗和研究成果,總結出了7種可以轉變親密關系的方法,告訴我們:如何遏制不良的互動模式,以避免在情感上斷開聯結;如何以一種能夠建立持久情感回應性的方式相互理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經營親密關系等。
(加)蘇·約翰遜 ·百科 ·15.4萬字
本書從心理學專業知識出發,從抗爭挫折、戰勝恐懼、澆滅憤怒、克服自卑、降服焦慮、緩解壓力、治療抑郁、矯正孤獨、遠離抱怨、創造快樂等10個角度分析,為讀者分析和破解內心的“大魔咒”,讓我們能夠自己清除掉焦慮、自卑、憤怒、恐懼、抑郁等負面情緒,并深入淺出地告訴我們如何重塑自我、安頓身心,走出內心深處的心理陰影。所以,你還在等什么呢?與我們一起打開這本書來一場自我治愈之旅吧。
王利利 ·百科 ·12.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