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吃東西的時候,究竟是嘴巴在動還是胃在叫囂,抑或是大腦的意愿?饑餓感會傳染嗎?——關于吃,竟然還有這些心理秘密。所謂吃貨心理,就是指人們通過對事物的選擇而反應的心理狀態。在《吃貨心理學》這本書中,我們可以了解到生活中經常發生的一些關于吃的心理事件,例如,經常吃辛辣食物的人容易脾氣急躁;體重超標的人往往抵抗不住油膩食物的誘惑等等事也為偏執于某一類型吃食的人們敲響了警鐘,同時,在《吃貨心理學》中也為讀者具體展現了吃的“文化”。
金圣榮 ·百科 ·14萬字
本書第一部分精選十五個刑事司法領域的案例,第二部分探討了在犯罪心理學領域我們都會關心的犯罪問題,兩部分共呈現了二十個不同的犯罪類型,每一個類型都從不同的角度折射了犯罪人犯罪心理的形成與變化特點。作者從犯罪心理學的專業角度對犯罪人的犯罪行為進行解析,力求在理論與實際結合的基礎上,讓讀者對犯罪人的犯罪心理有一個專業性的了解,同時對犯罪心理學這個學科有一個更深入的認識。
張蔚 ·百科 ·15.7萬字
為什么我們憎惡父母的某些行為,卻又不知不覺向他們的行為靠攏?為什么實施校園霸凌的孩子大都來自存在家暴行為的家庭?為什么童年創傷會成為我們一生揮之不去的心結?為什么有些父子、母女竟水火不容,無法好好相處?為什么在強勢父母家庭長大的孩子大都性格軟弱或特別叛逆?為什么我們對父母的依戀會影響長大成人后的愛情?為什么我們總是沒有安全感?)本書通過對原生家庭內部的心理動力的研究和探索,幫助我們找到影響我們人生成長的因素,最大可能地避免人生的不幸,從而突破人生中的一些限制,讓我們的生命潛能最大化,并以此獲得更多的成功、快樂與幸福。除此之外,相關研究還將對育兒、教育、心理咨詢等領域的工作起到積極的作用。)
沈家宏 ·社會心理 ·19.7萬字
如何在酒吧博弈中脫穎而出?重復博弈需要采取怎樣的策略?《博弈心理學》結合經典的博弈理論為您詮釋生活中的心理博弈策略。你能通過人的眼神、表情、肢體動作甚至是面相來洞察其內心世界嗎?善于解讀身體語言的人必然是一個心理博弈的高手。在人際交往、職場競爭、情感生活和談判過程中,我們又該采取怎樣的心理博弈策略,才能高人一籌,穩操勝券?如果要贏得心理博弈,我們應該克服哪些心理缺陷?又如何讓自己成為受歡迎的人?這些問題的答案就在這本書里,閑暇時翻閱一下,相信您一定有所收獲。
郭曉強 ·入門 ·11.4萬字
《自卑與超越》1932年首次出版,至今暢銷全球80余年。深度影響《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作者史蒂芬·柯維,以及人際關系學大師戴爾·卡耐基,是“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巔峰著作,激勵了全球數十億人走出人生的低谷。書中通過大量實例,深入剖析每個人心中的自卑情結,從教育、家庭、倫理、社交、婚姻等多個領域闡明人生道路的方向和人生意義的真諦,幫助人們打破自卑枷鎖,理解生活,超越自我,重新掌控自己的人生。
(奧)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百科 ·14.7萬字
作者在《自控力:和壓力做朋友》中提供這樣一個概念:壓力就是你在乎的東西發生危險時引起的反應。這個定義足夠大,可以涵蓋交通阻塞引起的沮喪和失去事物的痛楚。它包括感到壓力時的想法、情緒、生理反應,以及你選擇怎樣應對壓力情境。這個定義也強調了有關壓力的一個重要真相:壓力和意義無法分割。對不在乎的事情,你不會感到壓力;不經受壓力,你也無法開創有意義的生活。“在這本書中,你將學習到的策略來自成百上千項的調查、與我交談過的數十位科學工作者的智慧,你會了解他們最吸引人的研究。”但最重要的,這是一本幫你與壓力共存的實用指南。
(美)凱利·麥格尼格爾 ·應用心理 ·16.9萬字
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都避免不了選擇和決策,不同的行為、不同的選擇將決定不同的命運。掌握理性決策的原理,懂得心理學對選擇行為的影響,將對提升選擇的質量有很大的幫助。本書從心理學角度出發,告訴人們如何做出正確選擇,而且是從生活、學習乃至人生方向中的各個方面入手,引導廣大讀者認識和學習如何理智抉擇,希望為有選擇障礙的人們提供提示和幫助。
陳藝熙 ·入門 ·9.3萬字
人們常常驚訝于他人的人生經歷,卻往往沒有意識到,其實自己的人生也像小說世界一樣,充滿了故事性和戲劇性。心理學泰斗、完形療法宗師埃文·波斯特從這種認識中洞見了心理療愈的潛力,為心理治療師建立了新的框架,并提供了獨到的見解。他說,我們要善于挖掘自己人生經歷中的事件,發現其獨一無二的特色和價值,學會用它們創造出精彩紛呈的成長故事。故事,被波斯特定位成人類獲得新生的基本工具。在本書中,他通過大量實例,針對如何引導出一系列故事,并將它們上升到我們生活中恰當的重要高度,提供了簡單實用的方法。一旦我們通過這些方法正確地注意到自己人生中的精彩,就能夠尋找到自身內在的奇跡,朝著已確認存在的滿足邁進。本書有如下幾個特點:超級硬核。凝聚作者20多年心理學研究及臨床咨詢的專業經驗。超級治愈。幫你發現否定自我的根源,找到戰勝心理問題的力量。超級專業。通過故事演繹心理咨詢全過程,見證療愈與改變發生。超級管用。幫助你學習心理學知識和心理咨詢技巧,自助助人。
(美)埃文·波斯特 ·心靈療愈 ·12.5萬字
《走出劇情:活在人生的真相里》只講了一件事,那就是——如何通過不斷地覺知,去看見現實生活中的真實發生。到底發生了什么?你做了什么創造了這樣的發生?是你的經歷創造了你的選擇?還是你的選擇創造了你的經歷?李雪帶你一起探尋事情背后的真相,同時也去看創造出這個現實的你,到底是什么樣子、你的自我真相又是什么。一次次地看見,原來事情是這樣發生的、原來自己是這樣的人。直到有一天,你愿意穿過表象的迷霧,重新做出一個新的選擇、成為一個新的人,創造出你真正想要的現實。
李雪 ·心靈療愈 ·8萬字
妥協,是避免溝通激化為爭執或沖突,而做出的一種退讓行為。在談判中,妥協意味著喪失有利條件,滿足對方要求,接受嚴苛條款等結果。所有人都希望在談判中避免妥協,贏得談判。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哈佛國際談判項目創始人丹尼爾·夏皮羅教授認為,談判中之所以存在“妥協”,是因為人們將談判對手視為“對立面”,把談判理解為“捍衛己方利益、要求對方做出犧牲”的零和博弈。這種談判方式,是一種以損害長期利益為代價的短視行為。通過畢生研究,夏皮羅教授建立了一種全新的談判技巧,并將其擴充為易于理解和實踐的“不妥協的談判”理論。這一理論通過理解導致僵局的五大障礙、重塑談判雙方角色等方式,運用心理學技巧打破對立身份,使雙方共同提出并優化解決方案,把對立談判變為協同合作,無需妥協就能實現共贏。運用這一理論,夏皮羅教授促成了“巴以沖突”后的和平談判;完成了波黑戰爭中看似不可能的沖突管理工作,并幫助達沃斯經濟論壇和多國元首化解談判僵局、實現共贏,完成不妥協的談判。
(美)丹尼爾·夏皮羅 ·百科 ·16.1萬字
本書作者遴選了一些犯罪心理專家整理和研究的經典案例,通過這些真實的案例,我們得以透視罪犯的內心世界,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犯罪心理專家精辟的分析和點評會給我們以啟迪,引導我們以專業的視角揭秘犯罪心理,了解罪犯的行為動機,消除心中的不安。
許大鵬 ·人格心理 ·11萬字
在乎他人的看法,是因為期待被認可、被贊同、被喜愛,但這樣容易受傷,“他人意見其實沒你想的那么重要”。日本超人氣心理咨詢師、暢銷書作家大島信賴從自身心理成長痛感發出:“真正討厭的人是過于在意他人的人,而不是不在意他人的人。”大島信賴從現實生活的實際問題出發,給出了你64個現身鈍感練習,幫助你擺脫憂郁、焦慮、郁郁不樂,找到內心安定的自己。
(日)大島信賴 ·心靈療愈 ·5.2萬字
在人際交往中,印象的好壞對溝通的質量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想要成為交際場合的“常青樹”,就有必要在打造良好印象上下些功夫,全面而準確地向讀者展現印象的真實面貌。另外,本書還介紹了諸多與印象有關的心理學效應和定律等,以幫助讀者從心理學的角度去認識和了解它。
周一南 ·入門 ·8.5萬字
在人均“社恐”的今天,你如何與別人交流?“社恐”一詞雖有自嘲的成分在,卻令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正視社交恐懼癥,努力尋求解決方法。而本書恰恰為這一人群提供了系統、全面的相關知識。作者也是在自身曾患有社交恐懼癥的經歷中總結出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書是日本心理學家岡田尊司講解社交恐懼癥的心理學普及讀物,是“再見,負能量”系列的分冊之一。書中系統介紹了社交恐懼癥的定義、癥狀、如何應對等內容。作者岡田尊司通過豐富的臨床經驗和具體事例、結合最新的研究成果,用簡單易懂的語言,為讀者們講述該如何克服社交恐懼癥。本書致力于尋找普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不局限于一種理論方法,充分利用各種治療機制的優勢,精心梳理,總結出一個系統化的方案,讓讀者能夠輕松執行。本書旨在為正苦于社交恐懼的患者提供具備啟發性的具體建議。可以說,這是一本邊緣型人格障礙的自助手冊。
(日)岡田尊司 ·百科 ·4.7萬字
有一種療法可以替代藥物治療,即把自然環境當作許多生命健康和幸福問題的治療手段。很多人面對生活中的壓力和精神疲勞的優先選擇,都是置身于自然環境之中,這樣可以讓他們放松身體、愉悅精神。因此,大自然能夠舒緩壓力、增強幸福感,這一點值得研究。的確,在整個歷史進程中,我們一直將自然當作一種“療法”。但是近年來,由于現代醫藥的進步和應用,我們已經在某種程度上舍棄了自然的治療作用。身處海邊讓我們更快樂、更健康,盡管我們對此有強烈的直覺和感受,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足夠的科學證據來量化這一點。本書從這個特別的角度出發,揭示了環境心理學在人類與自然之間的紐帶關系,環境對我們的感覺、思考和行為的影響,以及這個領域的科學家發現的呼吸和冥想的顯著益處。
(英)黛博拉·克拉克內爾 ·應用心理 ·6.6萬字
即使騎象人手握韁繩,大象卻依舊野性難馴,根本不聽他的。在每個人的身體里都存在著類似“象與騎象人”的爭執,大象就好比我們的感性行為本身(習慣和情感),騎象人則是我們的理性思考(意志力)。大部分心理活動的處理過程都在無意識的狀態中進行。人們那些看似復雜、怪異、令人迷惑的行為,其實都有跡可循。來自超過50萬人的B站課堂心理課,結合近年來心理學、神經學、基因學的最新研究成果,基于心理學經典著作,帶領我們深入了解人類行為背后的25個心理學原理。通過硬核科學的理性分析、對照實驗、理論知識,幫助讀者建立起系統全面的心理學認知,學會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解讀人類行為、情緒背后隱含的信息,從而更了解自己,也更理解他人。
魏知超 ·百科 ·11.2萬字
沒有完美的原生家庭,我們都曾受過傷。或許是爸爸媽媽期望太高,管教太嚴,總繃著臉,在提心吊膽中,我們無從反抗,只能壓抑自己,討好他們。或許是父母太忙,沒有時間照顧,在孤獨和無助中,我們變得性格孤僻。或許是父母不和,常大吵大鬧,對孩子也怒目相向,為了保護自己,我們開始反抗,逐漸變得脾氣暴躁。無論是性格中的討好、孤僻,還是暴躁,都是一種應激的保護策略,就像一層僵硬的外殼,讓自我扭曲,變形,失去原來的模樣。即使現在已經長大成人,我們的內核依然被這層外殼卡住,動彈不得,憋屈得透不過氣來。盡管傷心過、抱怨過,憎恨過,也努力掙扎過,但我們卻無能為力,不知道如何突圍,找回真實的自我。于是很多人悲觀地相信:原生家庭的傷害是“原痛”,就像“原罪”一樣,基本無解,即便通過漫長艱難的心理治療也收效甚微,只能終身背負。但德國著名心理醫生斯蒂芬妮·斯蒂爾通過多年心理治療經驗,開發出一套自行療愈童年心理創傷的方法,成功幫助無數人擺脫心理陰影,改變扭曲性格,做回真實的自我。而她的這本書也因此成為德國超級暢銷書。
(德)斯蒂芬妮·斯蒂爾 ·心靈療愈 ·12.4萬字
本書著眼于生活中的心理學,介紹了心理學在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實際應用技巧,涉及教育心理學、人際關系心理學、職場心理學、自我管理心理學、性格心理學、行為心理學、投資心理學、婚姻心理學等方面。閱讀本書,可以幫助20幾歲的年輕人輕松掌握心理學,系統而全面地了解和應用心理學的知識及技巧,輕松解決生活中出現的各種心理問題,從而擁有健康的身體、和諧的家庭、滿意的工作、融洽的人際關系、完美的心態和幸福的生活,讓你充滿智慧,成就夢想,改變生活。
連山 ·入門 ·9.7萬字
《自卑與超越》是個體心理學先驅阿弗雷德·阿德勒的巔峰之作。全書立足于個體心理學觀點,從教育、家庭、婚姻、倫理、社交等多個領域,以大量的實例為基礎,《自卑與超越》闡明了人生道路的方向和人生意義的真諦,幫助人們正確地面對人格缺陷,進而正確地理解社會、理解生活、理解人性,《自卑與超越》具有極深的現實性和巨大的思想價值。
(奧)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理論研究 ·14.4萬字
本書是寫給普通讀者的邏輯入門書,以邏輯小故事為線索展開。以邏輯小故事引導讀者進入邏輯的殿堂。包括概念、命題、推理、邏輯規律、非邏輯思維等邏輯學基本內容。引用生活相關的邏輯故事,按照反語,嚴謹的推理邏輯,敏捷的思維邏輯,巧妙的演繹推理工具,歸納和類比邏輯推理,在故事中以很多生活細節講解邏輯,教人如何“清晰思考”。
郭志亮 ·心靈療愈 ·1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