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從唐朝滅亡到北宋建立的五十多年間,史稱五代十國。在這一歷史時期,先后出現了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五個朝代。在這一歷史時期,還出現了十幾個割據政權,主要有前蜀、后蜀、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北漢,統稱十國。關于五代十國的年限,一般傳統說法認為唐朝亡于907年,北宋建于960年,因此五代十國存在于907年至960年期間。
金開誠 ·中國史 ·3.7萬字
本書突破傳統的歷史寫作方式,以寫實手法全景式講述1981—2020年中國馬拉松四十年演進歷程。全書人物、事件以時間順序呈現,將發展的多個線索收攏于最具象征性的現象:跑族的誕生和興起,落點于中國馬拉松時代的興起和繁盛,著重于人物定位和現象剖析,對歷史所呈現出來的紛繁復雜、眾聲喧嘩進行了理論升華。全書既有深厚的歷史感又有現場般的活色生香。這本書是對馬拉松運動和跑步運動在中國發展的梳理和總結,頗具時代意義。
張路平 ·專業史 ·19.2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了有考古大發現、世界上最早的花園文化、太陽神廟、龐貝古城、恐龍化石、始祖鳥化石、漢謨拉比法典、吐坦哈蒙陵墓、巖洞藝術、數理化工大發現、歌德巴赫猜想、勾股定理、0的發現、黃金分割、浮力定律、單擺等時性、自由落體定律等。
聞明 彭萍萍主編 ·世界史 ·6.7萬字
拜占庭帝國又稱東羅馬帝國,是一個曾經繁榮昌盛、如今滅亡已久的國家。它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占據水陸交通的要津,也因此成為商業貿易的中心,聚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財富。但是較少被人注意的是,拜占庭帝國還是文化傳播的中心,古希臘和基督教的文化從拜占庭向外傳播,深深影響了西歐、阿拉伯和斯拉夫世界,并由此塑造了世界。作者以文化傳播者的個人活動為線索,講述了拜占庭的文化遺產如何向外傳播,以及接受者對這些遺產又有什么樣的態度。作者將文化傳播的過程放在歷史大背景之下討論,為讀者展現了一幅生動的歷史畫卷。
(英)科林·韋爾斯 ·世界史 ·16.9萬字
寒山寺是中國十大古寺之一,距今有1500多年的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是國際知名的歷史文化名寺。和合精神在寒山寺有深厚的基礎和廣泛的影響,寒山寺被公認為“和合祖庭”。如今,寒山寺已成為世界聞名的佛教圣地,成為中國人民與各國人民傳遞友誼、交流文化的紐帶和橋梁,成為世界矚目的活力城市——蘇州的一張靚麗的名片。本書從寺廟概述、古剎春秋、史海鉤沉、寺廟文化四個方面對寒山寺進行了生動的介紹,突出了寒山寺的文化特色。
溫波編著 ·地方史志 ·7萬字
英國的成就讓人驚羨、英國的衰落讓人感嘆,研讀英國歷史,也許你會找到英國興衰的答案。
郭方主編 ·普及讀物 ·42字
本書為杭州研究院《南宋叢書》之一種,為南宋文史通俗讀物。叢書第一輯三本將聚焦于杭州與南宋的關系,探討“作為南宋的杭州”以及“作為杭州的南宋”,再現杭州南宋的歷史場景,讓讀者更真切感受南宋杭州的魅力。杭州作為南宋都城,是眾多南宋風流人物的活動地,杭州城也留下了他們數不清的趣聞軼事,本書將細數這些南宋風流人物在杭州的事跡,帶讀者領略他們的流風遺韻。涉及人物包括抗金名將岳飛、韓世忠,思想家朱熹、呂祖謙、陳亮,文學家李清照、陸游、辛棄疾,名臣張浚、文天祥,杭州本籍名人等等,力圖完整呈現南宋杭州城的人物圖譜。
姚雙等 ·中國史 ·15.1萬字
作者通過爬梳由漢至清的三禮圖文獻撰作情況,對歷代三禮圖文獻進行了清理,并以傳統考據之法對三禮圖文獻進行歷時研究,藉以考索三禮圖之源流,勾勒三禮圖之整體,進而考辯歷來三禮圖象之是非,而彰其得失,是一部帶有歷史性質的三禮圖文獻研究史。
喬輝 ·中國史 ·19.5萬字
唐傳奇與唐詩并稱“一代之奇”,其纏綿悱惻的愛情、熱血勇武的俠義、怪奇迷離的神仙妖異,為大唐的輝煌增添了華彩。全書按照唐、宋傳奇的題材,分情、俠、變、仙、鬼、妖、物、夢八個部分共45篇,每篇由題解、正文、注釋三部分組成。既照顧到普通讀者的接受與理解,又基于歷史史實和文學狀況,知識性、趣味性兼備,對于傳世唐、宋傳奇名篇一一解讀、注釋,文史互證,評析人物性格,追索情節發展,于心弦顫栗處,頓悟情之深淺,引領讀者深入了解更廣闊、更世俗的唐、宋時代社會,體會今古相通的悲歡。
呂玉華選注 ·普及讀物 ·16萬字
《激蕩的百年史》一書共有5章,其中前4章吉田茂按照時間先后,將近代日本的百年史劃為4個階段——明治維新、走向近代化、戰后的困難時期以及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的時期,并一一對其做出具體論述,在最后一章中,吉田茂做了一個簡短的總結,并滿懷希望地提出了日本未來的計劃和構想。每一章節都另外劃分出若干個小標題,所有小標題都帶有鮮明的指向性,基本都是直接提出當時社會所面臨的具體問題,再一次扣合了作者的政治身份。當然,《激蕩的百年史》真正閃亮的地方還在于它提出的富有創想力的治國方略。這些治國方略得以最終實施,一方面是由于日本政府與人民所做出的種種努力,而另一方面也是充分利用了當時的國際環境,正如吉田茂在書中所言,日本“有生逢其時,憑借幸運的一面”。文末收錄吉田茂《隨憶錄》。
吉田茂 ·世界史 ·10萬字
《顯微鏡下的晚清》從清人奏折、日記、書信、國外文獻等數百萬字資料中,精心抽取了晚清時期的74個歷史片段,或人或事或物,以多角度、全方位的方式展示了一個古老帝國在新舊交替之際不斷掙扎與沉淪的滄桑歷程。為什么倡導簡樸的道光卻懲治不了貪腐?常寫錯字的慈禧如何用兒子的啟蒙教材扳倒顧命大臣,為清廷續命?帝師翁同龢和維新領袖康有為有著怎樣令人驚嘆的一面?張之洞的改良和湖北新軍是挽救晚清還是在為革命輸血?革命軍是否真的吊打腐敗的清軍?……見微知著,窺斑見豹,《顯微鏡下的晚晴》給大家呈現了一個讓人頓足、嘆息、顛覆認知的晚晴歷史盛宴。
金滿樓 ·普及讀物 ·12.9萬字
里斯本,這座擁有2000年歷史的葡萄牙首都,有過輝煌,也有過黑暗。1755年的地震及其所引發的海嘯、火災,給這座“被困在西班牙與大西洋之間”的古城負上了沉重的傷痕。里斯本的故事是一個從災難的灰燼中涅槃的故事。旅居里斯本逾30年的英國記者巴里·哈頓,以其對這座城市深切的愛、詩意而親切的文風,帶領讀者漫步里斯本的街角巷弄,探尋歷史遺跡留給當代的線索信息,一睹葡萄牙帝國的今昔往事。
(英)巴里·哈頓 ·世界史 ·16.7萬字
本書將洪武帝朱元璋在《大誥》中寫到的十三個案件抽絲剝繭,詳盡地闡述了在這些毫無法理、常識和邏輯的案件背后的來龍去脈。從明初的軍事、土地、政治、法制等政策制度入手,梳理涉案人員的行為動機,解讀洪武帝審案和判決的依據和目的,從而勾勒出洪武時代各色人物的荒誕命運以及可怖的生存狀態,再現了洪武帝“重典之治”的本來面目。在這些案件中,我們可以看到毫無人身自由的衛所軍奴,被捆綁在土地上不得離鄉的農民,說錯話連累鄰里被沒收家產的老婦人,不想做官只能切指的士人,遵行合理的立案程序卻沒能揣測出“圣意”的官員……通過這些小人物如草芥般的命運,我們看到一個腦回路清奇的開國皇帝,是如何欺騙控制官員,如何監視窺探民眾的。這些案件,讓我們看到了“洪武之治”的另一面。
諶旭彬 ·中國史 ·19.4萬字
《唐宋歷史評論》是由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主辦的以唐宋史研究為主的專業歷史刊物,以關于唐宋歷史的專題研究與評論為特色,主要刊發問題導向的關于唐宋歷史專題研究論文,以及以梳理唐宋研究學術史為目的的專題述評和書評。文章類別包括論文、書評、序跋、讀史札記等。
劉后濱 包偉民主編 ·史學理論 ·17.2萬字
本書特重歷史演化與中國教育實際問題,在論述教育與各種教育活動關系的同時,反映了當時中國教育理論研究和教育實踐的一般成果,對啟發和指導人們研究教育具有重要意義。
舒新城 ·隨筆 ·7.2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了有古羅馬文明的開端、拉丁人的傳說、羅馬城的起源、圣鵝傳奇、維納斯的傳說、兼容并蓄的宗教文化等。
李劍橋 竭寶峰編著 ·普及讀物 ·5萬字
一本充滿逸趣的古史大觀,收錄了各種有趣的歷史事件、人物趣聞和文化現象。讓你在輕松愉快的閱讀中,感受歷史的趣味與魅力。
楊錦程 ·逸聞野史 ·12.2萬字
本書將故宮收藏的宋元明三個主要朝代的藝術藏品,由書畫及人,將蘇東坡不同人生階段的不同生命際遇聯系起來,時代的洪流與人物的細節在書中相互交融,不僅僅呈現了蘇東坡一生的所有軌跡,更書寫了整個宋代的精神文化風貌。
祝勇 ·文物考古 ·11.9萬字
隨著“14世紀危機”的爆發,由蒙古帝國構建的歐亞世界體系解體,東方和西方走向分離,逐漸演變為影響至今的近代世界新秩序。推翻蒙古統治的明朝建立起新的東亞體系,在“17世紀危機”到來、明朝終結之后,這一體系又被清朝所繼承。夾在“元末明初”“明末清初”兩大危機之間的明代(1368—1644)是什么樣的面貌?除了殘酷、血腥、互相傾軋的政治,這一時期還有哪些看點?明太祖制定的祖制禁錮,其后出現哪些乖離?大航海時代的到來又對中國產生了什么樣的影響?本書綜合多種最新研究成果,讓看似“一成不變”的明代變得鮮活、“有趣”了起來。
(日)岡本隆司 ·中國史 ·14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了有古希臘戲劇的萌芽、歐里庇得斯與《美狄亞》、亞里斯多德的悲劇理論、米南德的喜劇、古羅馬戲劇、古印度的梵劇、梵劇的成熟、迦梨陀娑和《沙恭達羅》等。
聞明 彭萍萍主編 ·世界史 ·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