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jié)

書友吧 6評論

第1章 序 放下劇本里糾葛

我在文章中經(jīng)常提到“劇情”這個詞。劇情,是我們內(nèi)在關(guān)系模式的對外展現(xiàn)。心理學所說的內(nèi)在關(guān)系模式,即是我們內(nèi)心的劇本。劇本里的人物形象、人物之間的基本關(guān)系模式已經(jīng)設(shè)定好。在我們的潛意識里,存在著許多劇本。這些劇本是童年經(jīng)歷內(nèi)化到心里形成的。在生理上,它們已經(jīng)形成腦神經(jīng)回路,成了細胞記憶。所以,我們成年后的人生,大多也是照著劇本一遍又一遍地重復(fù)那些熟悉的體驗。

一個人的心理健康程度,可以從一個角度來衡量:他能多大程度地走出劇情,看見真實的外界。有的人雖然潛意識里已經(jīng)設(shè)定好劇情,但也能夠根據(jù)真實的外界情況加以修正,即不過度執(zhí)著于劇情;有的人則極其執(zhí)著于自己的某些劇情,不愿意修正,無法看到真實的他人——這就是所謂的“全封閉自體”。

那些陷于全封閉自體的人,會要求周圍的人,尤其是家人,統(tǒng)統(tǒng)乖乖接受自己的人物設(shè)定。如果對方不肯按照劇本扮演,他就會勃然大怒,威逼利誘其回到既定的角色中,而威逼利誘的方式,往往不惜傷害自己和對方。

有一個經(jīng)典的例子。一位網(wǎng)友說自己從小體弱,他跟媽媽之間的對話通常是這樣的:

媽媽:你身體怎么樣了?

孩子:不太好。

媽媽:既然不好,就要注意休息,加強鍛煉,飲食也要規(guī)律一些。把身體搞好,媽媽才能放心,知道了嗎?

孩子每次接到這樣的電話,都會覺得媽媽關(guān)心自己,但又隱隱感到哪里不對勁兒。可是周圍的親人朋友都說:“你從小就體弱多病,你媽媽照顧你多不容易,為你的健康操碎了心,看看媽媽對你多好!”后來,孩子努力調(diào)整作息和飲食,積極調(diào)養(yǎng)身體。等媽媽再打電話過來,孩子說自己現(xiàn)在吃營養(yǎng)健康的食物,做各種運動,身體越來越好,不大生病了。本以為媽媽會開心,沒想到她卻勃然大怒,痛斥孩子不該這么吃、不該那樣練,總之沒有一點兒做得對。

這位媽媽為什么會勃然大怒?因為孩子居然不肯再扮演她設(shè)定好的那個體弱多病的角色了。如果孩子不再繼續(xù)扮演下去,媽媽還怎么扮演那個為照顧孩子犧牲自己、無私奉獻的偉大角色?戲演不下去了,媽媽很生氣。

這個例子很容易理解——劇情里沒有愛。

在劇情中,媽媽對孩子的照顧并非出于愛孩子,她愛的只是那個高尚的付出者角色。連真實的孩子都看不見,何談去愛他?所以我們經(jīng)常看到這種情況:如果一個家庭里有位特別標榜為所有成員犧牲自我的母親,那么這家的孩子或父親往往體弱多病,甚至短命。有一個極端的新聞案例,美國的一位單親媽媽通過下藥、心理暗示等方式,活生生地把健康的女兒弄成了只能坐輪椅的殘障。她用心照顧女兒,付出一切,把自己塑造成勵志榜樣,贏得所有人的稱贊。后來,這個女兒因親手殺死媽媽而入獄,然而在監(jiān)獄里,她變成了一個健康的孩子。

當然大部分家庭沒有這么極端,我們來看一些生活中常見的場景。一個人憑借自己的努力找到喜歡的工作,他父母居然跑到公司跟老板說:我的孩子還小,不懂事,請你多照顧他。結(jié)果老板把孩子開除了。還有的新聞報道,老母親不辭辛勞,為了給兒子占車位,在太陽下暴曬幾個小時。在這類例子里,父母都是一心為孩子操心的付出者,而孩子則被迫扮演無能又缺德的角色,不得不承受這種關(guān)系模式下的羞恥感、愧疚感。

這樣的劇情總結(jié)成一句話就是:父母要做有能力的付出者,為此孩子必須成為無能的索取者。

“為了你好”是一種攻擊,而不是愛。

小說中也常見這樣的橋段:父母為孩子付出一切,但當孩子不聽從安排時,父母就會捶胸頓足,呼天搶地:“當我們沒生過你這個逆子!”“從此不要再踏進家門半步!”接著咳出一口老血,眾人連忙上前攙扶、寬慰。這就相當于在說:你破壞了我的劇情,所以我要收回對你全部的愛,并不惜毀掉自己的身體,也要用道德來脅迫你繼續(xù)服從我的角色安排。

劇情里沒有真實的愛,那么同樣地,劇情里也沒有真實的恨。在美國西部片里常見到“真實的恨”:你侵犯我的土地、欺凌我的女人,我就追殺你到天涯海角,血債血償。但劇情中的恨,通常是投射的恨,也就是說,恨錯了對象。

劇情里沒有真實的愛與恨,然而被拉入劇情的孩子卻會真的把角色認同成自己。比如,孩子無法理解,那個為他付出一切、自我犧牲的媽媽,其實只是醉心于她的自我感動。孩子會真的以為虧欠媽媽很多,于是一輩子也不敢幸福,好像只有過得苦哈哈的,才能表達對媽媽的忠誠。

再比如,被父母仇恨的孩子,往往無法理解父母的恨與自己無關(guān),無論自己做得好不好,父母都會恨自己。孩子總是想:如果我再努力一點,做得更好一些,對父母付出更多,就能得到父母的愛。這樣的信念驅(qū)使孩子一次又一次陷入悲慘的輪回。有的孩子會選擇自暴自棄,認定自己只配被所有人羞辱和厭棄。

既然劇情里沒有真實的愛與恨,我們便無須再糾結(jié)于過去劇本里的愛恨糾葛:沒有什么需要被證明,也沒有什么需要去原諒。

佛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心理學說,放下頭腦中的劇本,試著去看見真實的自己、真實的對方。當我們彼此看見的一剎那,愛就發(fā)生了。

品牌:磨鐵數(shù)盟
上架時間:2019-01-02 16:44:39
出版社: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
本書數(shù)字版權(quán)由磨鐵數(shù)盟提供,并由其授權(quán)上海閱文信息技術(shù)有限公司制作發(fā)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丹阳市| 黄骅市| 彰化市| 青龙| 武邑县| 贺兰县| 贵定县| 前郭尔| 昭苏县| 岢岚县| 融水| 广丰县| 保亭| 定兴县| 泗洪县| 策勒县| 安福县| 精河县| 黔西县| 内乡县| 灵丘县| 广水市| 巴马| 洞头县| 汝城县| 雅安市| 格尔木市| 泸西县| 嘉禾县| 香港| 北安市| 罗城| 繁昌县| 惠州市| 盈江县| 那曲县| 九龙县| 武功县| 宽城| 南岸区| 南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