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清朝咸豐年間,距汴京圓明園十余里處,有一座大鎮叫謝莊,近六百余戶,大半以狩獵為生。莊的西北十余里處,橫矗一片山峰,其中一座主峰形同牛頭,故稱牛頭山。從遠處看,群峰羅列,郁郁蒼蒼,迭宕起落,連綿不絕。可謂山依山,山山相接;嶺銜嶺,嶺嶺相連。山勢巍峨,氣勢磅磺。從近處看,奇巒兀立,怪石嶙峋。山頂林豐葉茂,枝條遒勁。出上小路,縱橫交錯,曲徑通幽,直達山的深處。兔雉獐狍,熊豹狼狐麇集于山中,日夜出沒。

謝莊有一家姓馮的大戶,房屋座落在莊南端的柳林之中座北朝南,是一座方方正正、古樸大方的庭院。紅漆大門,灰色磚墻,院前有一條小河,婉蜒而過,河水淙淙,晶瑩清亮,似一條清白玉帶,流向東北方向。

庭院分前、中、后三層,一色是青灰磚墻,小巧魚鱗瓦片,菱形排列的窗欞,房檐卷起。前院是寬敞的客廳,三明兩暗,中院是二層家卷閣樓,后院乃是一座別致清雅的花園。三院相通處都有月亮門,地下鋪成一條石板小徑。

此時,正是初夏的清晨,紅日初懸,華光四射。馮家后花園傳出一陣清晰入耳刀劍相擊靜鏗鏘合鳴之聲。原來,花園中有一雙十四、五歲的少男少女正在練武,劍刺刀劈,銀光閃閃,互相廝殺在一起。

靠東面一張紫檀色條案中間,正襟危坐著一位年約五十四、五歲的練家,身材魁偉,儀表非凡。清癯的面孔上,兩道濃黑劍眉入鬢,雙目如潭,灼灼閃光;懸鼻闊口,唇土兩條雁尾短髯,腦后發辮盤結頭上。身穿一套深藍色綢緞農褲,腰扎黃色板帶,腳蹬藍色薄底短靴。他,就是京津一帶赫赫有名的武林高手,謝莊獵戶首領——鎮北俠馮三寶。

他為人正直無私,辦事果斷豪爽,氣質剛毅豁達,且又嫉惡如仇,不畏權勢。遇不平之事,勇于挺身而出拔刀相助,可謂扶正祛邪,一身俠氣。因此,這一帶強梁斂跡,土豪劣紳拔足,被鄉里們尊稱為馮三爺。

條案兩側,五個抖擻強悍的青年獵戶,全是皂衣皂褲,緊身打扮,一個個叉腰站立、威風凜凜,全神貫注地觀戰。

引人注目的是,馮三寶身后站著一個年約十八、九的青年女子,身材勻稱苗條,一身緊袖紅衣、紅褲,腰扎淺藍色鑲金寬邊腰帶,腳穿一雙足尖上端帶有一簇黃纓的薄底紅色短靴。白暫的瓜子臉,微染紅暈,明亮的杏眼,彎彎的細眉上挑,眉宇間蘊藏著一股逼人的英氣。嫵媚中顯得莊重,俊美里露著嚴峻。她,就是馮三寶的大女兒馮婉貞。

這對,比武的少年男女,一招緊似一招,一式快似一式,兵刃相撞時,火星四濺;兵刃出擊時,嗖嗖生風。刀劍上下翻飛,殺得難分難解,不分上下。

忽見男的一招玉帶纏腰,刀向對方腰部如疾風般橫掃過去。女的嗖地一聲來個早地拔蔥,縱起七、八尺高,當她還沒落下來的一瞬間,男的縱身跳起,一刀又朝女的雙腳閃電般平削過去。只見身懸半空、腳無踏處的少女,猛提丹蕊氣,腰部用力,一個后空翻躲過,然后輕飄飄落在地上。

這驚人、絕頂的空中鷂子翻身輕功,使旁觀的眾獵戶情不自禁的異口同聲喝起采來。

“停!”馮三寶一擺手,嘴角涌出幾絲笑紋:“過來”兩個少年忙走到案前,懷抱刀劍,雙雙施禮后,恭恭敬敬地站立,問:“爸爸,您有什么吩咐?”細看二人,也都長得目秀眉清,齒白唇紅,粉暈的臉蛋上浮現著一派孩童的稚氣。一個叫馮婉珠,一個叫馮婉靈,是馮三寶的次女和三子。

馮三寶手捋短髯道:“古語云,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惰,功成于練敗于拖,你姐弟倆的技藝雖有長進,然尚需進一步努力。在交手之中切記不要疏忽動作的頓挫性。譬如,在動作中,快動,中頓,加速,忽停等瞬怠變化,都應輕重分明,快慢適度。在一擒一縱,一打一拿中,都要蘊籍此種節奏感,剛才婉靈的躍起出刀就操之過急。應等婉珠勢盡而落時出刀,則婉珠就無力再翻躍,必傷刀下。故臨陣對敵,往往只差一絲而失機,爭一分而致勝。平時操練必須注意掌握節奏。一擒一縱,一打一拿,快慢適度,輕重分明,制敵于機先,攻敵以必備,才能產生克敵制勝的氣勢和威力。”

說到此處,稍停一下,馮三寶眉頭緊皺,若有所思,神色陰沉下來說:“當今朝廷軟弱無能,訂立喪權辱國的條約,洋人在我國橫行霸道,耀武揚威,我炎黃子孫豈能容忍?你們要加倍苦練,精習武藝,有朝一日,叫洋人們嘗嘗咱們的刀槍滋味。”

這時一個身材矮小的獵戶,走到馮三寶身旁,呲牙嘿嘿一笑,話音路帶油腔,獻著殷勤說:“師父,只要我們不缺油米醬醋茶,不愁吃穿戴,何必看三國掉艱淚,替古人擔憂?況且洋人有洋槍洋炮,連皇上都懼怕他們三分,我們何必與他們作對呢?”

他的話音未盡,馮三寶拍的一聲泊桌而立,雙目直規說話之人,久久方緩緩地說道:“長占,國難當頭,匹夫有責,堂堂男兒,五尺之軀,你說出這等話來,怎配做我的弟子。”

那人嚇得撲通一聲跪在地下,委屈地辯解:“師父,我這是好意,擔心給您惹來麻煩。”

“不!你我志向不同,我早有察覺,今日你既然說出這等話來你我師徒情義已絕,你另請高明吧!”言罷轉身不再理他。眾人見師父動怒都不知如何是好,一個獵戶悄悄對那人說:“快出去吧,別再多嘴多舌惹師父生氣了。”那人只得從地上爬起來,跚跚離去。

這人原是鄰莊的一個獵戶,酷愛舞槍弄棒,名叫丁長占,年約二十二、三歲;黃焦焦窄臉,三角眼,薄嘴唇,小元寶耳朵,平時學會一些花拳繡腿,因為長得矮小精干,所以身法、手法,步法靈活敏捷。他依仗會些拳腳,經常以大壓小,持強凌弱,鄉里們敢怒不敢言,對他敬鬼神而遠之,送給他一個綽號,叫黃面狼。

前三年,馮三寶擬收錄十名弟子,便從本莊愛好武術的青年獵戶中,擇優選取。當時,丁長占慕馮三寶威名,也登門欲拜納門下。馮三寶耳聞他平時舉止不端,再三婉然謝絕,但他苦苦哀求,跪下不走,聲淚俱下,發誓一定遵守師訓,割棄舊習,崇尚武德,替武林爭氣。馮三寶感他誠心,便答應收留下來。

此時,馮三寶從激動中慢慢平靜下來,長吁口氣,向后一轉臉:“婉貞!”紅衣女子聞聲從他背后繞過桌案,走到面前。

“你來練練天罡樁。”馮三寶用手一指花園的右側說:“我常講居安思危,富不忘國,在練中就要有練為實戰的的念頭。這樣才能遵循要領,演練得手疾、眼明、身靈、法妙、步輕、精盛、神聚、氣足、力壯,進而達到‘輕若風中絮,重如千鈞鋼’的高超境界,你明白嗎?”

婉貞點點頭,向指處一瞥,轉身款步來到天罡樁前。但見埋在地下的天罡樁,乃從左至右分為十二行,每行前、中后豎插三樁,共計三十六樁,取三十六天罡之意。樁高七尺粗三寸,樁木間距約三尺有余。抬頭望去,象一排排削去繁茂枝葉的光禿禿矮林,密密麻麻排列在一起。

這種天罡樁是從古代魏晉時期的“七盤鼓”演變而成。“七盤鼓”是一項當時暢行的百戲技藝,如同雜技表演,頗受人們歡迎。表演者在七個有一定距離的豎起的盤鼓上,隨著器樂的伴奏,做各種跳來跳去、忽上忽下的舞蹈動作。唐代以來,便逐步繁衍成以“樁”代鼓了。時至今日,在武林技藝演練中,均按各種圖型豎樁,演練者可在樁上打拳,舞劍、耍棍等、除天罡樁外,還有梅花樁、七星樁、八卦樁、九宮樁等。

婉貞這時在樁前神態從容,沉著自若。先舒展開身手,簡要作了翻腕,擰肘,活肩,迭腰,擊掌,抖拳,抓握等準備動作后,只見她稍一弓腰屈膝,便嗖地一聲,輕輕縱身跳上了術樁。

首先,她每步一樁向前跳躍,沿木樁外緣由慢漸快地跑動,當速度達到健步如梭時,猶如在平地上跨步奔馳一般,步步踏在樁頂上。

接著她的腳步嘎然而止,疊腰向后躍起,翻出一迭連串的雞子翻身,象一團眩目耀眼的火球,在木樁上環繞滾動,雙掌,雙腳合攏,極精確地落在木樁頂端,場邊眾人不斷響起震耳的喝采聲。

突然,她一個跟頭翻起丈余高,向中心木樁如云絮飄然降下,落在樁頂上。這是一個右腳直立樁頂,左腿提膝腹前彎曲,右臂向后翻手,左臂向前翻掌的仙鶴獨立式。停在樁上,恰如鋼針入木三分,紋絲不動。只見她招式又一變,縱身跳到其它樁頂,雙掌直扎;前掌直扎腰平,后掌屈時芷肘芷腹,坐胯擰腰,腰如軸立,狀如大蟒懸空探壁之式;隨之又跳到舄一樁頂,前掌屈伸眼平,后掌曲肘頭上,坐胯擰腰,腰如軸立,狀如怪獅托形抱球之式,這是獅形陰陽斜抱掌。繼而又縱身跳到又一樁頂,前掌伸出屈肘向上,后掌屈肘右肋胸旁,坐胯擰腰,腰如軸立,狀如惡虎機警撲食之式,這是虎形子母鴛鴦豎掌。

如此,一縱一跳,一起一落,掌式變幻莫測,身法輕巧矯健。真是一招招劈、刺、撩、挑均灑灑脫脫、飄飄蕩蕩;一式式蓋、扎、點、撞均剛柔并舉,氣貫全身。

又見她五趾抓樁,腳步越縱越快,身軀愈動愈靈。一會如大蟒急行穿林,怪獅昂頭擺頸;一會似餓虎飛身撲食,黑熊扭臂反背;一會若白蛇直立吐芯,野馬揚蹄驚走;一會象猿猴垂臂尋物,大鵬盤旋飛落。還連續的起落扣擺,穿閃撲攔的動作,真是輕如飛燕,敏如猿猴,使人看穆眼花繚亂,目不暇接,場外頻頻響起嘖嘖贊嘆聲。

這是一套陰陽八卦掌,分八形、即蟒、獅、虎、熊、蛇、馬、猴、鵬。是明朝四川峨嵋山一帶的碧云和靜云兩位道人所首創。明代嘉慶年間先傳給仙子道人田豪杰,以后醫保守不傳外人,只傳本族,故成丁閉門之術。至清代道光初年,由田姓第七代八卦掌謠傳人武林名家田海江,親自傳給了少年時便跋涉名山大江,尋師學藝的馮三寶。

此時,婉貞從半空中翩翩落下,用一個干凈利落的擎天一柱香收式,如一尊雕像筆直立在樁頂之上。當掌聲、喝采聲再次響起時,忽然空中傳來一陣飛禽咿呀咿呀嗚叫聲。她抬頭一看,見一排大雁從上面飛過,便右手向腰側一探,摸出兩物猛向上甩去,只見兩道銀光如出弦的箭矢,流星般飛出,兩只大雁一聲哀鳴,撲簌簌地直落下來。運用暗器,一發而中的驚人技藝,使在場眾人看得瞠目結舌,喝采聲還未出口,就見她飛身向樁外的兩圍多粗的茁壯參天大樹縱去。碗口粗的斜干枝丫上,懸掛著兩個各約四百斤重的大沙袋,說時遲,那時快,她用子母連環腿先后擊去,只聽砰砰兩聲,兩個沙袋均飛蕩出七、八尺。場外的喝采聲、贊嘆聲不斷迭起,園中氣氛登時熾然,沸騰起來。婉貞氣不涌出,面不改色,回到桌案旁邊。馮三寶喜形于色地感慨說:“好!孩子,你沒有枉費十多年的苦工,爸爸的良苦用心也沒有付諸東流啊!”

婉貞微微弓腰施禮:“感謝爸爸的悉心栽培。”

馮三寶滿意地仰天哈哈大笑起來。笑停,他對婉珠說:“孩子,去把中廳大梁上高懸的長匣給我取來。”婉珠答應一聲轉身去了。頃刻問,見婉珠雙手捧著一個長匣回來,恭恭敬敬地輕放在案上。這是一個四邊鑲金嵌玉的桃木長匣。馮三寶打開木匣,拿出一個黃橙橙的絲綢包裹,長約尺八寸大家都屏住呼吸目不轉睛地看著。馮三寶把黃綢打開后,一把寶劍呈現在眾人面前。但見劍鞘和劍柄系花梨木制成,質地堅硬,紋理秀美;鞘身和柄身裝飾著多種金、銀、珠、玉的工藝圖案,一縷血紅劍穗墜于柄首。馮三寶用姆指和食指一按崩簧,嗖地一聲把寶劍掣了出來。但見一道青光閃現,炫人雙目,大家凝神定眸細觀,劍身雕有七墾和龍飛風舞的圖型。鐫鑄得入細入微,唯妙唯肖。馮三寶右手橫握寶劍,左手用中指一彈劍身,只聽柔甜潤美的嗡嗡共鳴聲縈繞于耳綿延不絕。他把寶劍插入鞘中,雙手托起,目光灼灼直視婉貞,微微一笑:“孩子,這是我們家十代祖傳之寶,在幾百年間,它伴隨管馮家飽經風霜,不曾做過一件有辱門楣和社稷大業的齷齪之事。今日傳授于你,望你能繼祖先宏大遺志,承武林高潔俠風,奮進不懈,造福于國家百姓。”

婉貞雙膝跪下,接過寶劍杏子核雙眼射出剛毅的光采,斬釘截鐵地說:“女兒深知從占至今都是‘只因世上少鐘馗,才有人間百孽生’的道理,女兒一定繼承先祖遺愿,為國雪恥,為民謀福,讓它浩氣長存,華光永泄,請爸爸放心!”

“孩子,你可知這柄龍泉劍的來歷嗎?”馮三寶扶起婉貞問。

“不知,請爸爸賜教。”婉貞緊握龍泉劍詢問。馮三寶坐下,思忖一下,便滔滔地講了起來。

據《晉書·張華傳》記載,西晉惠帝年間,廣武侯張華一天在京都洛陽登樓賞月,猛窺斗、牛二星間升有紫氣,以后便派人到豐城獄中,掘地數尺獲二劍,一日龍泉,一日太阿。兩年后張華死去,兩劍化為兩條金龍騰空而去。這兩劍中之龍泉,史載為春秋時精通鑄劍的歐冶子所遣。它的磨石是從他發現的“亮石坑”中采集來的,只有在這亮石上磨出的劍,才能閃爍出寒氣逼人的青光。

劍,作為權力象征和防身之器,成為帝王將相珍愛的腰下之物。龍泉劍有兩大特色:一是劍刃鋒利堅韌,切金斷玉,削鐵如泥;二是劍身剛柔相濟,劍作九十度彎曲,而手一松’又“噓”的一聲彈回原狀。圍成圓圈可束在腰間,攜帶隱蔽方便。據傳,列國時期有五大名劍,為三長兩短。三長是湛廬,將、純鈞;兩短是巨闕、魚腸。繼而相續問世的名劍,有諸如紫電、莫邪、太阿、工布、白虹、含光,七采,鹿盧,玉具、龍泉等。這些名貴之劍,千余年來輾轉顛沛于塵世間,但依舊熠熠閃光,犀利無比,不失本色,可稱舉國無雙,稀世珍寶。”

大家聽完,對龍泉劍紛紛稱奇。一致要求他當眾一試劍鋒,以飽眼福。馮三寶盛情難卻,便命人取來二十個銅錢摞在一起,放在一塊厚一寸的石板上,然后把石板放到離地約二尺高的石凳上。眾人圍攏過來,凝神觀看,馮三寶從女兒手中接過龍泉劍抽出劍鋒走到石凳旁,揚臂一劍向下揮去,只聽“咔嚓”一聲,不但銅錢身首兩分,四處迸濺,而且石板也被從上到下完全切開。大家看得目瞪口呆,不禁齊聲稱贊:“好劍!好劍!”

馮三寶把寶劍歸回鞘中,意味深長地對眾人說:“人貴有志,志貴有恒。只要大家具有古人聞雞起舞,鑿壁偷光的精神和毅力,在演練中善于思索、揣摩;在實踐中把各路招數融為一體,入境入化,隨機應變地運用,那么,就會人如此劍一般,以砥礪之鋒所向披靡!”

這時,一個家人進來稟報:“三爺,東方老爺派人來請您,說是有事相商;來人正在門外恭候。”

馮三寶隨家人來到大門外,見一個小廝牽馬在門外等候,就命家人備出一匹棗紅馬騎上,跟著小廝一先一后向來路揚蹄奔去。不過半個時辰,便進到縣城里,來到院宅門前,下馬步入天井,庭院寬闊,中間一條石徑甬道。右側是一片密密層層的梨林,梨樹葳蕤,勁枝秀葉,流光溢翠。葉簇間開滿嫩白似雪的小花朵,隨風襲來發出沁人心肺的幽香。左側有一水池,石塊砌起,綠波蕩漾,中間一座假山。池邊的幾條石凳上,擺滿了盆花,一色的牡丹,有雍容華貴的“昆山夜光,”、“紫雁奪金”,還有姿色皆佳的“勝葛巾”,“粉莢蓉”、“芷花紅。”此外,還有花失色艷,香氣襲人的“醉西施”、“妒嬌紅”、“黃絨披綿”、“灑金桃紅”;以及奇異別致、姿態端雅的“青龍臥墨池”、“嫻籠紫玉盤”,“四月梨花雪”,“玉露瑤臺黑”,“嬌容三變”等。真是灼灼繁芙,百態千姿,不愧為國色天香。

正面是高大朱紅圓柱中廳,油光漆亮,圈屏嶄新。廳前檐下站立一人,降階揖迎來客。此人頭戴一頂半紅結子的玄色瓜皮帽,文管補服,上身套藍色馬褂;雙目烏黑,閃閃有神,長臉直鼻,大耳高骨;一縷長髯頦下飄拂,絲絲如柳,根根見肉,年約六十余歲。

兩人攜手邁入客廳,賓主坐定,上茶。三寶見窗下墻根處,也別致有序地擺設了許多盆牡丹,交相輝映,異香滿室。

三寶饒有風趣地說:“東方兄,你竟然身居花世界,根扎樂壤中,真可謂桃花園中客,逍遙世外人,悠哉、游哉呀:”東方蒴一捋長髯,苦笑一聲:“賢弟見笑,為兄也是無可奈何啊原來東方朔本是七品正堂,多年來因辦事秉公,待人無私而得罪和觸怒了一些豪紳權貴,他們暗中串通一氣,在上邊參了一本,雖然沒查到實弊,但在兩年前還是派了新縣令,將其貶為縣丞。東方萌空有宏愿,只是英雄無用武之地,萬般無奈只得在家種花侍草韜光晦跡,靜待以變。三寶與東方萌乃多年密友,自是知道東方蒴的心胸,以此取笑,東方蒴也只有苦笑了。落座后,三寶對東方萌說:“不知兄臺叫我有何事情?清耳提面命。”東方萌緘默片刻,仰天深深長嘆一聲:“唉!有目共睹,有耳共聞,你看我堂堂我大清王朝自從鴉片戰爭失敗以后。朝廷陸續和洋人簽訂了一系列喪權辱國的條約,除了割地、賠款還容許這些洋人在我們國土上為所欲為、無惡不作。”他說到此處,脊背往后一仰,閉上噙著淚水的眼睛,屏息片刻,又緩睜雙目,傷心地說:“你看前一年英法洋人又得寸進尺,借口‘亞羅號事件’、‘馬神甫事件’聯合攻陷廣州,又攻占了大沽口。皇上被迫又簽訂了《天津條約》,這樣奇恥大辱,大清帝國要毀于一旦了。”

馮三寶,眼睛直勾勾的,默默無言。‘東方萌從袖中掏出手帕,擦了擦淚水,繼續說:“當今朝廷里庸臣當道,文官搶錢,武官死,宦官弄權;地方官府與豪紳相互勾結,橫行不法,對百姓敲骨吸髓,極力搜刮。一些無恥之徒,還陪著小心去拍洋人的馬屁,才求保住自己的頂戴花翎,正氣泯滅,邪氣大升。如今,江山社稷,黎民百姓處于風雨飄搖之中,咳!大清王朝是千瘡百孔,根柢已爛,大廈將杞,獨木難支了。”

馮三寶聽此,仰天長嘆一聲,情緒激昂地說:“我神州風物,華夏沃土,中原山河,豈能容忍猖狂踐踏,恣意蹂躪?但三寶一介武夫,雖有雄心,然報國無門,又能奈其何比如你東方兄,雖有滿腹經綸、中興之意愿,不也讓宵小之輩所傷,空自遺恨嗎?”

東方萌鎮定一下心緒,推心置腹說:“國家江河日下,百姓正在受苦受難,你我兄弟多年莫逆,均是憂國忱民之士,所以為兄請你來敘談敘談,探索一下你我是否有可為國為民盡效之處?”

三寶直言不諱:“兄臺,您滿腹經綸,老謀深算,手握靈蛇之珠,胸藏荊山之玉,三寶愚魯,專候兄臺指教。”

東方萌一擺手:“賢弟盛譽為兄擔當不起,我年華已邁,力不從心了。今日只有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了。賢弟,愚兄近聞,廣州、廈門,天津和其它一帶地方的鄉眾,成立了衛國保家的民團組織抗擊洋人,你看我們是否也可效法當年的三元里?”

三寶冷峻的雙目頓時射出光輝:“對!我也有些耳聞,看來我們不能甫坐以等待無所作為了,愛國之心應化為報國之行,好,我們來組織民團,報效國家?”

東方萌舒眉展目說:“好!好兄弟。盡管現在是黃葉下山秋滿天的形勢,如果我們的民團組織起來,再發動附近各地民眾,就會形成怒潮上岸紅似火的局面!”

三寶進一步問道:“兵未動而知機,事將行而有謀。兄臺,你看首先我們該如何去做?”

東方萌成竹在胸:“古訓日,合抱之木生于毫米,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依我之見,你先和附近王莊拉起手來,聯合組織,待基礎奠定鞏固后,再逐步擴展力量!”

三寶興奮地問:“你是說和王莊的首領京津大恢王興邦兄合作?”

東方萌飲下一口香茶,哈哈大笑;“蕭何當年向漢劉邦推薦之賢才,豈能不是韓信?”說完,兩人又一陣會心地爽朗大笑。

東方萌命人擺上酒席,他高擎酒杯,興致盎然地說:“守著青草餓不死馬,愚兄只要有你們二位這樣烘云托月,璧合珠聯的賢弟出頭舉旗,豈能不做出一番轟轟烈烈的業績!”

三寶端杯感奮地說:“鴉片戰爭以來,我無數將士和百姓不怕犧牲,奮勇抗擊洋人進犯,忠骨堆堆,立楷模于九泉之下,樹豐碑于大地!愿我們繼他們的大業,狠狠打擊洋鬼子,為黎民百姓報仇。”

“干!”兩人仰頸一飲而盡。彼此。飲舒懷,觥籌交錨,三寶喝得酩酊大醉,東方萌派人將他護送回莊。

品牌:四維文學
上架時間:2023-01-08 16:53:30
本書數字版權由四維文學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禾县| 扎鲁特旗| 沙雅县| 林州市| 伊通| 平江县| 杨浦区| 美姑县| 莱西市| 蓝田县| 嫩江县| 保山市| 清水县| 南木林县| 讷河市| 井陉县| 天津市| 东乡| 长白| 重庆市| 九江县| 肇东市| 博乐市| 普洱| 隆回县| 卫辉市| 吴堡县| 黑龙江省| 台北市| 奉贤区| 舞钢市| 宁德市| 忻城县| 佳木斯市| 阜城县| 泰顺县| 钟祥市| 凤庆县| 西畴县| 沈丘县| 虞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