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征建虜王師出遼東

公元一六一九年,大明萬歷四十七年二月的遼東大地,氣溫依然是寒風料峭。放眼四野,天空青灰,雪花紛落,皆是銀裝素裹白茫茫一片。在這種天氣下,方圓百里內人畜蹤跡皆無,就連一只飛雀都看不見。

按照往年光景,此時的遼東百姓正家家戶戶忙著采辦年資,喜渡新春。或是在家中邀親聚友,乘著這正月農閑時節,捧出幾壇好酒,做上幾道好菜,一敘親情友情,席間推杯換盞好不熱鬧;或是忙于婚迎嫁娶,為家族添丁進口,殷實祖上基業。但凡人間天倫,概莫如此。

然而,從建州女真左衛指揮努爾哈赤接受其父祖職位后,借為父祖復仇之名,連番殺伐。明朝廷為剿滅其叛亂,歷經九個月的準備,調集兵馬十二萬,于萬歷四十七年二月二十五日從沈陽誓師出征,分四路直撲叛軍老巢赫圖阿拉。

此時天降大雪道路難行,但由沈陽通往撫順關的大道上卻正急行著一支以六路縱隊行軍的隊伍。只見隊前那桿迎著朔風獵獵做響的朱紅大旗上,日月和朱雀的圖案極為醒目,赫然就是代表大明帝國軍隊的戰旗。

在這戰旗之后,隊伍綿延逶迤足有二十余里。目之所及,皆是旌旗蔽日刀槍林立。將士精神抖擻,士氣昂揚。道路兩側一隊隊的偵騎斥候往來交錯,不時的將各處軍情上報主將,同時又將主將的命令傳達給大軍各部。

這支明軍的主將名叫杜松,字來清,南直隸(江蘇)人。是一位老將,現任山海關總兵。老將軍端坐在高頭大馬之上,一縷花白胡須飄灑胸前。

杜老將軍的周圍簇擁著大批的將校與親兵。但老將軍卻仿若視而不見,唯獨對身旁一位將官不時的大聲說笑著。

“茂才啊,汝本先鋒。老夫就是想趁著這行軍閑隙敘敘五年離別之情,否則戰事一起就再沒此機會了。”老將軍說到此處一頓道:“汝可記得與老夫是何時相識的?”

將官儀表堂堂,年近五旬,鞍前橫掛一桿長槍。聞言向杜松恭敬的道:“回稟大人,是萬歷二十二年的夏天,與您在延安府延綏衛相識的。”

杜松聞言略思片刻,點點頭道:“嗯,老夫想起來了。那時你還是軍中哨官,老夫當時剛升任參將也沒幾天。沒想到一轉眼二十五年就過去了。真是歲月如梭啊。”

將官姓楊名汝達,字茂才,山西平陽府(臨汾)洪洞縣人,原為大同游擊將軍,后調任撫順游擊將軍。在赴遼東的路上,撫順便為金軍襲占,只得在沈陽暫居下來。此次出征被升為參將。

楊汝達也是感慨道:“末將當年在大人麾下尚未屆而立之齡,若不是大人時時教誨提點,也沒有末將今日。此次出征建虜,末將父子三人及所部但憑大人驅使,以報大人多年知遇提攜之恩。”

“哈哈哈,茂才此言差矣!”老將軍大笑道:“人常道我杜來清一生讀書甚少,每臨戰陣勇多謀少,只逞那匹夫之勇。但茂才可知,若沒有這匹夫之勇,老夫如何統領這千軍萬馬?汝當年若沒有這匹夫之勇,何以冒死于亂軍之中將老夫救下?老夫也正是看汝為人忠厚,略盡綿力罷了。何談提攜知遇之恩?”

楊汝達回道:“大人言重了。末將當年能追隨大人在延綏抵御蒙虜進犯,是末將此生最為自豪之事。因此時常以大人的勇武忠義教育幾位犬子,望他們長大后能為朝廷效力。”

“嗯,不錯!”杜老將軍聞言看看楊汝達身后兩位年輕小將,道:“將門無犬子!不知飛兒和羽兒可及冠否?”

“回稟老大人,我兄長今年二十五歲,我二十一歲,是去年行的冠禮。”楊汝達次子楊羽未及父親回答便搶先回答道。

“放肆!”楊汝達見狀喝斥道:“我與大人談話,豈容你等小輩插言。還有無尊卑長幼之分?過后你自閉門反省三日!”

“是,父親!”楊羽紅著臉低頭應道。

一旁的楊飛瞪了兄弟一眼,暗說你不知道這么做的后果嗎。

“茂才不必如此。吾等百年之后,還需他們這些晚輩為國盡力。若是平日管束甚嚴失去少年心性,對他們成長也不利。兩軍對陣,最忌優柔寡斷。茂才莫將兩位公子變成那毫無主見之輩。”

楊汝達聞言面上一紅,拱手道:“大人教訓的是,末將謹記!”

杜老將軍長嘆一聲道:“茂才對朝廷忠勇之心甚是可嘉!此次出關征剿建虜,許多人唯恐避之不及,極盡鉆營取巧之事。為的就是不隨大軍出關。汝可好,不僅自己來了,還把兩個兒子帶來了。”

楊汝達望著沿途所過村鎮的片片廢墟,神情悲憤的道:“大人請看,遼東之地雖然苦寒,但沃野萬里。自秦漢以來,便為我華夏領土。那建奴本為極北通古斯森林蠻夷部落,前朝蒙元時陸續南遷《漢書》上所載渤海國故地。當年我朝成祖皇帝隆恩,視其為我大明子民。在努爾干都司之下特設建州衛,封其祖猛哥帖木兒為指揮使,子孫世襲。然建奴逆酋努爾哈赤不思天朝皇恩浩蕩,拼湊“七大恨”起兵叛我大明,殺我無數同胞子民。末將身為大明戍邊武將,對建奴此等忘恩負義之舉決不能等閑視之。不瞞大人,末將的壽材就在本部軍中隨行。雖然有失禮制,但末將決心以死赴國難!”

“好一個以死赴國難!”杜老將軍聞言大贊道:“我大明文臣武將若都有茂才這樣以死赴國難的氣概,何來建虜之猖狂悖逆。只是兩位公子太年輕了。老夫想將他倆人留在身邊隨待。不知汝意如何?”

“大人好意末將心領了。”楊汝達抱拳道:“俗言說,瓦罐不離井邊破,將軍難免陣上亡!末將兩位犬子并非初上戰陣,在大同時與蒙虜交過幾次手。雖無萬夫不當之勇,但自保的本事還是有的。若他們此戰陣前而亡,那說明末將教子無方,也是定數使然。況且末將此次出征為國盡忠之意已決,他們焉敢茍且偷生!”

“茂才,汝……”杜老將軍本想再說點什么,但憋了半天才無奈道:“好吧,就依你所意。”

楊飛見氣氛有些尷尬,忙道:“大人,晚輩斗膽,有一件事情想請大人定奪。”

“哦,飛兒所言何事?”杜老將軍側目道。

“這個……”楊飛抬眼掃向父親,見楊汝達沉默不語,知是被默許了,道:“晚輩與父親離家時,我家四弟楊林曾對我說,若見到大人您一定要轉告您幾句話,建奴非同一般叛逆,他們此次應戰的方略定是集中兵力、各個擊破、以快打慢,只要大人不輕敵冒進穩扎穩打,時刻保持與其他三路兵馬的聯系,即使此戰不能蕩平建奴,也可保大軍全身而退。只要大軍得存,日后建奴不足慮也!”

楊飛說完話后就聽得耳邊風聲突起,暗叫不妙。

“啪!”的一聲脆響,楊汝達一馬鞭抽在他的頭上。若不是他身穿甲胄,這一鞭子能把他抽下馬去。

“住口!”楊汝達聞言肺子都要氣炸了,怒罵道:“四子小兒信口雌黃,滿嘴胡語!軍國大事豈是他能隨便參言的?你身為長兄不辨是非。這么荒唐兒戲的話你也能替他說出來,汝豬首乎?”

杜老將軍見狀本想出言相勸,但卻仰天大笑道:“茂才息怒。老夫說過將門無犬子。看來茂才教子有方,我大明將來又多了一員上將。”

楊汝達不明白杜松話中是什么意思,忙道:“末將愚鈍,還請大人明示。”

“茂才,汝第四子可是老夫五年前見到的林兒?”

“是,大人。末將本有六子一女,但三子楊森早夭。楊林正是末將那不成器的第四子,今年虛歲十六了。末將離家之時,這孽子曾三番五次的跪在我面前痛哭流涕,甚至在我房前徹夜長跪,口出不孝悖逆之言,為的就是不讓末將和他兩位兄長來遼東。這孽子雖然天賦聰慧,但生性頑劣不思正途。除武藝還算上乘和拉的一手好胡琴(二胡)外。整日里惹是生非,攪得四鄰不安。末將自思家規甚嚴,但卻拿這個孽子實在毫無辦法。今日卻是讓大人見笑了。末將代子賠罪,還請大人海涵孽子亂言之罪!”楊汝達說罷離鐙下馬,拜倒在杜老將軍馬前。

“茂才不必如此。童言無忌,老夫焉能怪罪。”

楊汝達見杜松并無責備之意,這才告罪一聲起身上馬。

杜老將軍道:“茂才可知林兒那些話雖有些稚嫩,但老夫還是贊同其中的五層。”

楊汝達驚道:“大人萬萬不可聽我那孽子胡言。黃口小兒怎知兩軍對陣的兇險。”

“理是這個理。但林兒年僅十六歲,遠隔千里竟能參透建奴應對我軍之方略,此子將來必成大器。茂才應悉心栽培才是。”

“大人過獎了。犬子那能得大人如此高的評價,末將實在汗顏。”

杜老將軍道:“茂才不必自謙。林兒的話還是有道理的。”

楊汝達忙道:“大人,我那孽子不過是信口開河。建奴的應戰方略怎可象他胡說的那樣。請大人三思!”

“茂才莫多慮,老夫心中自有打算。”杜老將軍微微一笑道。

………………………………………………………………

1、謹以此章祭奠在薩爾滸大戰中壯烈殉國的杜松將軍、劉鋌將軍及四萬余大明將士!

2:楊汝達為史實人物,官拜撫順游擊將軍,后升為參將。于薩爾滸戰役中陣亡。其表字和家事,為作者依明末參將、神機營左副將張成純將軍一家為原型改編。

上架時間:2020-09-12 15:23:18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已經獲得合法授權,并進行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蕴县| 麟游县| 湟源县| 美姑县| 孟州市| 屏山县| 七台河市| 佛冈县| 阿坝县| 乌鲁木齐市| 抚顺县| 额尔古纳市| 滨海县| 论坛| 泾川县| 加查县| 宣汉县| 扎赉特旗| 珲春市| 怀远县| 澜沧| 墨玉县| 静宁县| 济南市| 凉山| 郸城县| 苏尼特右旗| 鸡西市| 乐业县| 英超| 栖霞市| 班玛县| 怀仁县| 凤山县| 西城区| 淮滨县| 晋宁县| 黄平县| 和平区| 泰顺县| 锦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