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從軍入伍男兒行
- 明末總兵官
- 漢鷹
- 3641字
- 2020-09-13 10:08:31
因為地理的關系,十月的四川并不象北方各地氣溫驟降。但也是天氣漸寒,豐沛的溪流河道也略見干涸。但總體來說,四川依然象含苞待放的花蕾一般美麗。然而世事多變,誰也沒有料到“天府之國”竟然會遭到兵災戰亂之苦。
大明天啟元年九月中旬,四川土司永寧宣撫使奢崇明父子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舉兵叛明。在極短的時間內陷重慶、合江、瀘州,遵義,建國“大梁”,設丞相、五府等官,全蜀震動。爾后奢崇明攜子奢寅率軍數萬分道向成都進發,先后攻陷富順、內江、資陽、簡州(今簡陽)、新都、龍泉(今成都東南)等地。其兵鋒可謂銳不可當,所向披靡。
楊林聽完柱子的報告后,立刻明白了局勢的嚴峻性。他命令伙計關門停業。隨后召集眾人于銀莊后院屋中,望著大家緊鎖的眉頭,他明白所有人都得知叛軍兵臨城下的消息了。他后悔沒有及早想起歷史上著名的“安奢之亂”,以至于現今身陷孤城。雖然史書上記載叛軍沒有攻下成都城,但被困百余日,城中軍民傷亡慘重。娘的,誰知道自己和弟兄們是不是在傷亡慘重之列。不行,自己不能坐以待斃。必須要想辦法幫助官軍打退叛軍。否則真要被圍上個百八十天的,誰能保證不出現史書上沒記載的意外。尤其象自己這樣平民百姓的命運,在史書上不過就是短短的幾個字。自己可還是有很多事情沒有辦呢。
“各位,不用我說你們都知道怎么回事了。現在城外有數萬叛軍占據了各處關隘。想逃出去是別想了。弄不好我們都得困死在這。我不想城破之后白白成為叛軍的刀下鬼;也不想就這么老老實實的呆在家中祈禱老天開眼讓自己活下;更不想如羔羊般束手待擒而毫無抗爭!人生在世,大丈夫應有所為有所不為。生亦何歡死亦何懼?不管當今官府衙門如何腐朽不堪,畢竟還是我華夏正統。其他姑且不論,現今形勢下,我決不能讓蕓兒受到任何傷害!所以我要從軍入伍,為活下去而戰!”
楊林望著一道道凝重的目光,心中不免一陣酸楚。他原先的打算與那些穿越眾一樣,先斂財,再找個遠離禍亂的根據地,然后趁著天下大亂的時候拉隊伍崛起一方。但一切都偏離了計劃。老天雖然讓他擁有了前世記憶,但一切都不讓他順順當當的。現在看來,還是現實些的好。若是能在此次圍城戰中出人頭地,也不失是一條實現理想抱負的途徑。
“我從軍后,希望各位能幫我多照顧蕓兒。至于店鋪和生意的打理,你們今后就以周姑娘的意思辦。請多幫襯幫襯,楊林在此多謝了!”楊林說罷向眾人深深抱拳施禮。
楊雷見楊林要從軍,立刻站起身來道:“四哥若從軍沒有我在身邊照顧可不行!四哥,五弟愿與你同往!”
于萬學也站起身來道:“就五哥這大大咧咧的性子還要照顧四哥,那兄弟我又有何不可?四哥從軍,算小弟一份!”
隋德剛將手中的茶碗一放,向楊雷于萬學笑道:“我僅喝了一口茶的功夫就讓你們兩個搶了先。在這險境之下,從軍報國乃大丈夫一生最為榮耀之事!哥哥我怎能落后?老四,算我一個!”
羅英幾人見楊家兄弟要從軍,不禁站起抱拳道:“當初我等逃荒至此,若沒有關大哥和東家仗義相救,早已命喪他鄉。我等在世上已無親人,身如浮萍。蒙東家不嫌棄,收留照顧至今。今日東家要投軍入伍,我等必當追隨。以報大恩!”
柱子和老黑等人喊道:“四少爺要從軍,咱們楊家莊出來的弟兄可沒有孬種!我們也去!”
此時一直未開口的關海道:“楊兄弟,別的話我不想多說。關某與舍妹本是江湖中人,行走他鄉,四海為家。這天下的事也懶得去管。若不是與你投緣,我們早已去別的地方了。沒說的,既然你想從軍,那關某就陪你走上一遭!但是,關某只看你一個人的面子,那些朝廷的命官可管不著我!”
關穎聞聽可急了,大叫道:“哥,你要從軍我怎么辦?再說了戰場上刀槍無眼,你有個三長兩短的怎么辦?”
“小妹別急。”關海輕撫著關穎的后背道:“為兄的功夫你應該知道。雖然沒有萬人敵,但自保還是有余的。今后你就與周姑娘在一起幫著她料理生意。把楊兄弟的家看好了,等我們回來就一切無事了。記住,千萬不許再耍小性子了。”
楊林沒想到大家都要跟隨自己從軍,心中萬分感激之余但又斬釘截鐵的道:“好!不廢話了,我們現在走!周姑娘和關姑娘,家中的事就拜托你們了,多謝!”
周翠娘沒想到楊林竟會做出從軍這個決定,事情突然的讓她不知所措,直到楊林與她道別才反應過來。她急忙奔進廚房,然后又抱著蕓兒急三火四的追上已走到大門口的楊林等人,逐個向他們懷中塞雞蛋和面餅。輪到楊林時,她關切的道:“一定要小心!我和蕓兒等你回來!”
“爹,小心點!”蕓兒眼淚汪汪的看著楊林。小姑娘雖然只有幾歲,但是卻堅強的很,硬是沒讓眼淚流下來。
“好!我會小心的。”楊林對周翠娘展顏一笑。然后又伸手摸了摸蕓兒的臉蛋,道:“爹不在家的時候,蕓兒一定要聽周姑姑的話。等爹回來給你買好吃的。”
“嗯,蕓兒記住了。”小姑娘用力的點點頭。
楊林等人來到大街上,只見空無一人。地上撒滿了各樣被踩爛的水果、食物和丟棄的衣物、包裹等雜物,簡直一片狼藉。這時,只聽見城外四方鼓角喧天,人聲如潮。楊林知道定是叛軍調集人馬準備攻城。
楊林等人見情勢危急,便順手從路上抄起一些被人丟棄的扁擔、頂門杠、菜刀之類的東西,快速來到離家近些的南門。
離城門還有幾百步的時候,一隊頭戴氈笠,手持弓弩,身穿裲襠甲的官軍站在路中間。一名披掛整齊的把總一指楊林等人,大喝道:“站住!城門重地,閑雜人等不得靠近!違者立斬!”
楊林急忙上前施禮道:“大人,小民等十七人是來投軍的。希望大人能讓小民等有為國效力的機會。”
把總聞言仔細打量了楊林等人一番后,點點頭道:“你們年紀倒是相當。但我不管募兵事宜。如想投軍,去府衙門前報名。”
“哦?”楊林等人一愣,心說投軍還要去府衙報名?正要上前問個明白,卻聽得身后傳來一陣雜亂的腳步聲。一人高聲喝問道:“這些人是什么人?大戰將至,嚴防奸細!”
楊林循聲望去,只見一年過五旬身材偉岸的老者,外穿從二品的官袍,內襯甲胄,在大隊親兵的簇擁下正疾步走來。
把總見狀急忙上前躬身施禮然后道:“啟稟大人,這些青壯是來投軍的。屬下已告知他們去府衙門前報名!”
楊林現在已經猜出眼前這位老者是誰了,因為他曾聽朱至澎提起過這個人。他就是朱燮元,大明在四川的最高行政長官。歷史上最終平定“安奢之亂”的就是他。
與那把總一樣,朱燮元也是上下打量了楊林等人一番,爾后一捋頜下須髯對把總道:“王杰,這些人劃入你們隊中防守城門重地。記下他們的名字,然后去衙門核對一下戶籍。”
“是,屬下明白!”王杰躬身領命。
楊林可不想成為一名無名小卒,然后被史書劃到“軍民傷亡慘重”的行列里去。他認為既然決定從軍,那么就必須要出人頭地。而要出人頭地僅有戰功是不夠的,還要引起上級的極度重視和信任。如果沒有上級的關照和支持,即使取得再大的戰功都會被人冒領或是略過。自己與蜀王是好哥們不假,但藩王不得干政的規定讓朱至澎也是有心無力。而眼前這個朱燮元則是自己最大的上級,只要獲得他的賞識,那么自己就有極大的地機會出頭。
想及此處,楊林上前一步道:“大人,小民兄弟等是來保衛城池與敵寇廝殺的,而不是來這里看門的。若僅是看門,小民等莫不如回家看好自己的家門!”
朱燮元現在軍務繁雜,而敵軍又攻城在即。見楊林這么說,他本可以轉身離開不搭理楊林。但現在苦于全城兵力不足三千,若不招募青壯加入城防,那么如何守住偌大的成都。又見楊林等人俱是英武少年,與其他應募從軍者不同。對他們的第一印象就頗有好感。
沒待朱燮元開口,一旁的王杰道:“大膽!你怎敢如此對大人說話?讓你們守城門是大人美意。你們連血都沒見過就要上城頭廝殺?真是活的膩味了!”
楊林聞言也不答話,抽出懷中匕首在自己的手腕上割出一道口子,望著不斷流淌而出的鮮血慷慨激昂的道:“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大人可嘲笑我等沒見過鮮血。但是現在,我以我血熱我土!”
隨后楊林將刀拋給楊雷,看著他同樣割破手腕,大聲道:“敵軍人多勢大,又連戰皆捷。其乘勢必挾銳攻城。我軍只有死戰,破其銳氣;再以計謀亂其軍心;最后待大軍來援,敵必敗!”
“哼,幼稚!”朱燮元嘴上說道。但心里也是略有所動。尤其是那句“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讓他感到用在眼下的局勢真是太貼切不過了。沒想到眼前這個十八九歲的小子竟能喊出這樣的話。真是出乎意料。
看著弟兄們一個個割破手腕歃血明志,以及朱燮元不屑的樣子。楊林解釋道:“奢崇明世居西南崇山峻嶺之中,其軍以族類聚,多為步卒,擅長叢林山地作戰。雖彪悍勇猛,但缺乏火器。面對堅城只能蟻附而攻。只要我軍于首戰中挫其銳氣,予以重創,其勢必衰。敵軍內部等級森嚴,士卒多為娃子(奴隸)和貧民,金銀財寶幾乎與他們無緣。也就是說其軍心不知為何而戰。此乃兵家大忌!也正是我軍用計破之的命門所在。再則成都地處平原,敵軍無山地所依,又盡屯堅城之下。只要援軍可如期而至,嚴守周邊各個隘口,敵軍必插翅難飛。所以大人請放心,成都雖為孤城,但敵軍未必可一鼓而下!小民等不才,愿在城頭與敵軍死戰,誓與成都共存亡!”
朱燮元聽完楊林的分析,不禁問道:“你叫什么名字?”
“回稟大人,小民楊林。山西平陽府人。”
“嗯。后生可畏啊。”朱燮元點點頭道:“楊林聽令,現升你為什長。帶著你這些弟兄上城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