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西川平地起蒼黃
- 明末總兵官
- 漢鷹
- 3731字
- 2020-09-13 10:08:31
蜀王府在成都城內是最大的宅院。里面頗具江南的特色,假山、池塘、回廊、涼亭等建筑一應俱全。迎面拂來的春風讓人倍感愜意。
楊林三人也沒多問什么,隨著老太監一直向內走。途中不時的碰到一些丫鬟和巡府的衛士,他們見到老太監都低眉垂目肅立在道路兩旁,直至楊林等人過去才繼續前行。
一直進入第四重院子,老太監才將楊林三人引到一處僻靜幽深的房前,然后恭敬地向房中道:“蜀王殿下,老仆已將楊公子三人迎接到來。此時正在門外恭候!”
房中傳來一聲:“快快有請!”
房門一開,只見一身穿黃色袍服的人正站于房中。楊林三人一看,那人正是在錦江碼頭遇見的王澎。
只見王澎一笑,對楊林道:“賢弟,半年多不見,可安好?”
楊林見狀立刻就明白了,原來如此啊。怪不得胡七那個地頭蛇問自己是否認識王府的人,敢情人家問的“王府”二字是蜀王府,不是楊雷答得平常的“王府”。尤其是那句“王兄”,胡七定是認為自己也是王爺一類的人物,但又拿捏不準,怕惹禍上身,這才一溜煙的跑了。看來這個王爺在成都的名號還真不小啊。
見楊林愣在那不說話,那老太監提醒道:“楊公子,這是我家蜀王千歲,盼你們來可是盼得望眼欲穿,還不快快見禮!”
楊林三人急忙跪下叩頭道:“草民楊林、楊雷、于萬學三人,叩見蜀王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免禮!三位不要這么客氣!”王澎又一笑道:“本王并非那日你們所見之王澎,乃大明蜀王朱至澎。因喜微服游玩,所以化名王澎。”
“草民等有眼不識殿下,與蜀王千歲妄稱兄弟。草民實罪不可恕。求蜀王殿下責罰!”楊林現在真是不知如何處理現在的情況了。雖然他有前世記憶,但那又怎樣。現在可是封建王朝時代,你就必須要遵循這個社會的規則。
朱至澎聞言低頭沉吟一聲,語氣加重道:“不知者不怪!但你們三人不該對本王隱瞞真實身份,讓本王花了好大的力氣才知道你們的底細。楊林楊公子,你是山西平陽府洪洞縣楊家莊人士。乃遼東參將楊汝達第四子,文武出眾,不僅會胡琴又擅理財。刊印《建虜秘史》于天下,即出自你完成父兄遺愿的謀劃。哼!你們真以為本王僅僅是只知吃喝玩樂的藩王嗎?”
“草民不敢!還請蜀王恕罪!”楊林現在是一頭冷汗。都怪前世那些寫歷史書的磚家教授,你們不是說明朝的藩王都是沒有任何權力的豬嗎,除了吃喝拉撒別的一概不管不問。信你們的胡說真要害死人!人家蜀王既然能詳細說出自己的名字和籍貫,那么其他的事情都不用提了,全被掌握了。僅僅一個“罔上”的罪名就可以讓自己煙消云散了,更別提自己還是被通緝的要犯。人家藩王遠離權力中心不假,但不證明人家在屬地沒有權力。起碼調查個外來人口的能力還是有的吧。再說了,誰知道王澎是蜀王的化名啊。
朱至澎見楊林三人有些惶恐的樣子,暗自一笑,但依然不露聲色的道:“起來吧,別跪著了。本王若是想處置你們,完全不必花費周折。直接讓衙門辦理就是了。但本王看你等頗有能耐,便心生仁慈,你們被官府通緝的事情本王可暫且略過。不過,對本王隱瞞身份的事情不能就這么算完了。”
“草民三人愿聽蜀王殿下發落!”楊林現在感覺自己就是砧板上的魚肉,任人隨意宰割。這蜀王明顯玩的就是請君入甕的計策,而你明知是計又不得不陷進去。娘的,是誰說古人在穿越者面前都是豬來著?自己現在就是豬,被人牽著走的豬。
“具體怎么發落本王暫時還沒有想好。不過在想好之前,你等每隔半月,必須到本王府上陪本王解悶。否則,本王就不會再讓大總管去等你們這大半年了。而是讓衙門的捕快去直接找你們!”
“謝蜀王殿下!草民三人定遵照蜀王諭旨,每隔半月必到府上覲見殿下!”楊林三人聞言暗自松了口氣。要說不怕那是假的。
“好,此事就這么定了!”朱至澎這才露出一絲笑容道:“你們今日來本王府上,必是有事。說吧,什么事?莫不是胡七那幫青皮又找你們什么麻煩了?”
“回稟蜀王,不是什么要緊的事情。只是草民家中近日來人捎了銀兩過來。草民以此開了一家銀莊。不日即將開業。今日草民等準備了一些薄酒素菜。一是想答謝殿下半年多的厚愛和賞賜;二是想借著殿下的千金之軀,為新開的小店增加無上的福氣。”楊林也是萬分機敏之人,這話說的恰到好處。
“哦?這是好事啊!這幾個月沒出門,本王也是憋悶的很。”朱至澎眉毛一挑,向旁邊的老太監道:“大總管,告訴二總管準備些出去的衣服。我要去楊公子的府上坐坐。”
“是,殿下!老奴這就安排。”老太監躬身離去。
時間不長,王府的二管家劉宣便領著幾名侍女為朱至澎換上一身華麗的深衣。又恢復到“王澎”王公子的模樣。
衣服換好后,朱至澎和楊林幾人也不答話,由劉宣引路,沿著府中一條僻靜的小路幾經輾轉由后門出府。剛出門口,朱至澎一展手中的紙扇,仿佛換了一個人似的向楊林笑道:“賢弟,看我這身衣服怎樣?這可是上好的蜀錦織成。”
“草民不……”楊林躬身剛要施禮答話,朱至澎卻抬手阻止悄聲道:“賢弟萬不可如此。我現在是王澎,并非蜀王。府中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我時常出府。所以賢弟萬萬不可泄露了我的身份。否則若是被朝中御史言官知道,為兄將引禍上身。唉,你愣著干什么?就象我們在錦江碼頭時一樣。千萬別讓人看出端倪。”
楊林點點頭,暗道這可是你自己說的,別怪我們一會喝酒的時候灌你。遂道:“王兄所言甚是有理。小弟謹記在心!”
楊林與朱至澎幾人來到即將開業的平陽銀莊成都分號前,一番禮讓后相繼進屋。然后楊林為朱至澎一一介紹關海、羅英、周翠娘等人。尤其是介紹到周翠娘的時候,見她抱著過完年才三虛歲的蕓兒,又聽蕓兒叫楊林爹爹,不禁訝異的轉頭看著楊林道:“賢弟,沒想到不僅弟妹這么漂亮,而且令愛也這么俊俏可愛?我怎么從未聽你說起過?”
朱至澎是錯把周翠娘和蕓兒當成楊林的家室了。而最后那句話的意思是我的情報里怎么沒提你已經成婚了。
周翠娘聞言臉“騰”地一下紅到脖子根,而楊林也是尷尬不已。這時旁邊楊雷卻道:“王兄,這個事是這么……”
于萬學見楊雷要把這事情說明白,他留了個心眼,怕朱至澎萬一知道事情真相后垂涎周翠娘的美色,采取強硬手段對周翠娘不利。所以他暗中一掐楊雷的大腿,在他的怒目中上前道:“王兄,這個事是這么回事。我四哥與四嫂從小就青梅竹馬、兩小無猜。互相喜歡的不得了,達到了那種一日不見就事隔三秋的地步。如膠似漆的,好的不得了。兩人剛成年不久就成親了,所以有孩子也就早些。”
“哦,原來是這么回事。”朱至澎點點頭,又道:“不過聽口音弟妹不象山西人士啊。”
楊林此時正暗自氣惱于萬學胡謅自己與周翠娘的關系呢,卻又聽他道:“我四嫂的娘家在延安府,我四哥小時候與伯父在延綏鎮住過,兩下住的也不是太遠。我四嫂嫁過來的時候都成人了,所以我四嫂的口音還是她老家那邊的。”
朱至澎聽罷對楊林道:“賢弟與弟妹真是百年好合,天設地造的一對。比為兄可是好了不知多少。為兄與你嫂夫人那里有過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美好意境。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約。成婚之前卻是連面都不成見過。賢弟要珍惜啊!”
“是,謹遵王兄教誨!”楊林口中答著,暗中望向周翠娘。只見她此時的粉面更是紅的厲害,抱著蕓兒不知所措的站在那。
自古男女只要在一起處得時間長了,日久生情是必然之事。周翠娘年齡要比楊林大上一歲,這么長時間以來,對楊林照顧的那是比對任何人都細致。不僅能操持家務,還能教蕓兒讀書認字。俗話說“女大一,抱金雞。”楊林不動心那是假話。而周翠娘對楊林也是情意深切。都是源于這時間太長,耳鬢廝磨的難免不生出情愫來。又都正值情竇初開的年紀。被于萬學這么一胡謅,兩人除了有些尷尬,還真都有那么一些向往。
朱至澎對楊林新買的這座庭院開銀莊甚是滿意,鼓勵他放開手腳大干。楊林不斷點頭應和。不一會開席后,眾人分賓主落座。席間眾人妙語連珠,氣氛熱烈。尤其楊雷與于萬學。在楊林的授意下,左一杯右一杯的向朱至澎敬酒。劉宣見狀接連替朱至澎喝了不少酒。但朱至澎性質盎然,被眾人的熱情和實在所感染,也學著楊雷和于萬學的樣子用碗喝酒,感受不一樣的生活樂趣。
楊林還不失時機的拿出胡琴演奏前世的名曲《梁祝》、《女子十二樂坊》等助興。朱至澎大呼痛快,過癮。又是吟詩附和,又是做賦吟唱。酒宴的氣氛熱鬧無比。
就這樣,朱至澎在當天雖然喝的酩酊大醉,但他感到這是自己長這么大以來最快樂的一天,也是自己于萬歷四十四年繼位蜀王以來最快樂的一天。沒有王侯貴賤之分,只有朋友間的真情實誼,這如何不能讓他高興?
在楊林、劉宣等人的照顧下,朱至澎被人用軟轎抬著按原路回到了蜀王府。直到三日之后,朱至澎還依然沉浸在這次喜悅酒宴的回味當中。
按照與朱至澎的約定,楊林三人每月都要到蜀王府去覲見朱至澎。幾個人聚在一起沒別的事,就是喝酒侃大山。因擔心朝廷的耳目,國事在這里是一句也不提的。
隨著時間的流逝,楊林把生意的觸角伸到了餐飲業。因他前世是遼東人。他就回憶著把所有能想到的東北菜都記下來,然后請廚師一樣樣的試驗做。經過一番努力,一個頗具規模的遼東菜館在銀莊之后開業了。這飯館的生意好的出奇。就連王府的人都來菜館買東西帶回去。其實這是朱至澎特意安排的。就是為了給楊林壯連面。
天啟元年十月初,讓楊林感到總有什么事沒想起來的大事發生了。此時他正與周翠娘在銀莊的門口領著蕓兒玩,突見街上一陣大亂,一隊隊的士兵正向城上涌去。
只見柱子挎著菜籃氣喘吁吁的跑回來,大叫道:“少爺,大事不好了!城外出現叛軍,漫山遍野全是彝人!”
(本卷《潛龍在淵》完。請看下卷《西南驚雷》)